A | B | C | D |
酸式滴定管 | 酸式/碱式滴定管 | 碱式滴定管 | 酸式滴定管 |
涂抹凡士林在图中旋塞的a端和旋塞套内的c端,防止漏水 | 正确读取滴定管的读数为 | 排出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 | 用标准浓度的酸性溶液测定溶液中的含量 |
编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 | 常温时,向两支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的溶液和的溶液 | 后者产生气泡又快又多 | 催化效果更好 |
② | 常温时,同时向体积均为的和酸性溶液中各加入溶液 | 后者先褪色 |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③ | 向和的草酸溶液中同时滴加3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前者褪色快 | 反应物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
④ | 常温时,同时向同体积和的溶液中各加入2mL的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无法作为判断速率快慢的依据 |
编号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
Ⅰ | 280 | 80.0 | ||
Ⅱ | 120 | |||
Ⅲ | 360 | 80.0 |
实验测得三组实验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0 | 10 | 20 | 25 | 40 | 50 | 90 | 100 | |
0.115 | 0.296 | 0.687 | 1.01 | 2.87 | 5.31 | 37.1 | 54.5 |
温度 | 氨的含量 | |||||
200 | 15.3 | 81.5 | 86.4 | 89.9 | 95.4 | 98.8 |
300 | 2.20 | 52.0 | 64.2 | 71.0 | 84.2 | 92.6 |
400 | 0.40 | 25.1 | 38.2 | 47.0 | 65.2 | 79.8 |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溶液 | 氨水 | 溶液 | 醋酸 | 溶液 |
11 | 11 | 3 | 3 |
取冰醋酸样品配成溶液,然后用溶液滴定样品溶液.
完成上述实验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实验次数 | ① | ② | ③ | ④ |
消耗溶液的体积 | 20.05 | 19.93 | 18.40 | 20.02 |
该冰醋酸的纯度为.
【实验二】探究溶液滴定醋酸溶液时酸碱度的关系.
某温度下,向上述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溶液,溶液中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Q点(填“>”“<”、或“=”)【实验三】探究醋酸电离时的热量变化.
用上述醋酸溶液与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 | 终止温度 | ||
醋酸 | 平均值 | |||
2 | 26.2 | 26.0 | 26.1 | 28.1 |
2 | 25.9 | 25.9 | 25.9 | 27.8 |
3 | 26.4 | 26.2 | 26.3 | 28.4 |
已知: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密度为 , 比热容 . 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①已知,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数值为 ,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②上述实验所测中和热数值明显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
C.一次性把稍过量的溶液倒入小烧杯中
D.醋酸挥发,带走部分热量
化学键 | |||||
键能 | 1072 | 339 | 745 | 493 | 436 |
①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②达到平衡后,如果同时增加和 , 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则①点时
②(填“>”、“<”或“=”).
③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增大的倍数(填“>”、“<”或“=”).
①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 , 通常认为反应进行得较完全;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 , 则认为该反应很难进行.
②
③即
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测得反应体系中气体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①若容器容积保持不变,则前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③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该反应(填序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一定是使用了高效催化剂
①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若向浓度均为的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吸收液,则首先出现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一般不用溶液直接吸收气体的原因是:.(通过计算平衡常数解释).
①以上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 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 D.加入
编号 | 待测溶液 | 溶液温度 | |
① | 溶液 | 25 | 1.9 |
② | 溶液 | 25 | |
③ | 溶液 | 35 | |
④ | 对照溶液 | 25 | 1.9 |
⑤ | 对照溶液 | 25 |
实验②和③是为了探究对水解的影响,根据表格数据ac(填“>”或“<”)等可说明稀释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