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1-09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29分)
  • 1. 默写古诗文。
    1. (1) ,百草丰茂。,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2)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作者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句子是“”。
    3. (3) “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次北固山下》中游子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诗句“”。
    4. (4)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诗句是““”。
    5. (5) 默写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春天像 jiàn zhuàng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 (2) 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ao miì了,知道“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3. (3)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 huā tuán jǐn cù,美不胜收。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 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 . 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 .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 . 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去掉“能否”) B . 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句末加上“权利”) C . 港珠澳海湾隧道是首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层、综合难度最大的大直径盾构法海底隧道。(将“最大”改为“最强”) D . 近期,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欧洲能源困境,不过欧洲想在短期内摆脱对俄能源依赖并不现实。(将“加强”改为“加剧”)
  • 5. 2023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七年级(1)班要举办以“读好书,与好书同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下图书法作品内容出自唐代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请同学们把它完整、准确地抄写在横线上,并标上标点符号。

    2. (2) 任务二:活动开始,主持人请你从下列读书方法中选择一种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解释。

      朗读法   默读法   圈点法   略读法   精读法   勾画法

    3. (3) 任务三:活动中,主持人向同学们作名著《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写出①和②的篇目的名称。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阅读其中的①知道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阅读了②仿佛看到了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乌,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4. (4) 任务四:《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可以分三类。请仿照第一类,写出第二类和第三类,每类要列举1篇文章。

      ①第一类:(童趣类。)如:《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五猖会》《琐记》等。

      ②第二类:类  如:

      ③第三类:类  如:

二、阅(41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侯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软?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侯:等待。③软(yú):句末语气词.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

      而去

      友人

    2. (2)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元方入门不顾。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返而食/日中 B . 故人至暮来/尊君在 C . 起不食待/友人惭,下车引 D . 欲服三军/三军可夺帅也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5. (5)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陈元方与吴起在待人处事方面的异同点。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1)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 B .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C .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D .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声音的延长。
    2. (2) 赏析文章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
    3. (3)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偶遇

    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极有意思,叫“偶遇”。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年轻时,她迷恋小饰物,一直没有机会开这样的店。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班得如花似正

    ②那条街道我不常去,自然不知道这间“偶遇”。那天突然撞见,欢喜莫名。这样的相遇,不约定,带来惊喜。后来的一些天,我脑子里不时会确出那家小店来,一屋的小饰品,丁丁当当,丁丁当当。与老妇人的优雅,竟十分的般配。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岁月里,我们会渐渐老去,梦想却不会,

    ③也是这样的偶遇,在武汉。文友拉我去逛光谷步行街。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牵住了脚步。确切地说,那不是花,那是一堆橡皮泥。可它分明又是花,瓣瓣舒展,鲜艳欲滴。

    ④捏橡皮泥的,是个矮个子男人。眼睛细小,皮肤黑,满脸沧桑。沧桑中却有种淡定的平和。他在眨眼之间,把一小坨橡皮泥,捏成一朵盛开的玫瑰。我蹲下去,看他捏,他十指扭曲,严重残疾,却灵活。手像被施了魔法似的,在橡皮泥上轻轻一按,一瓣花开了。再轻轻一按,一朵花开了,

    ⑤我挑起一枝,紫色,典雅大方。想买。他说,这个不卖,人家预定好了的,你要买,我再给你捏。我惊讶了,我说,你可以重捏一个给预定的人啊。他却坚持不卖,说他答应过给人家留着的,就一定得留着。一会儿,他给我捏出另一朵来,洒上荧光粉。他关照:你回去对着灯光照上十来分钟,它会发光的,很美,很温暖的。

    ⑥从武汉回来,别的东西没带,我只带了那枝花回来。看见它,我总要想一想花后的那个人,生活对他或许有诸多不公,他却能够做到心境澄清,让花常开不败!

    ②还是这样的偶遇,在云南。夜晚的广场上,一群人围着篝火在跳舞,不断有人加入进去,天南地北,并不熟识,不要紧的,笑容是一样的,快乐是一样的,心灵因一团篝火,在瞬间洞开。我站在圈外看,有人跟我招手,来呀,一起来跳啊。我笑着摇摇头。手突然被一女子牵了,她不由分说把我牵进那欢乐的人群中。灯光暗影里,她脸上的笑容明明暗暗,如星星闪烁。她说,跳吧,一起跳吧,很好玩的呀。她很快踩上音乐的节奏,身体像条灵活的鱼,看得我眼热,跟在她后面跳起来。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跳舞,完全不得章法,欢乐却像燃着的篝火,把人整个点燃。曲终,转身跟寻她,不见。满场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⑧人生还有多少这样的偶遇?在时间无垠的荒野里,我们都是跋涉的旅人,却因这偶然的相遇和眷顾,布下温暖的种子。日后,于某一时刻,不经意地想起,那些温暖的种子,早已在记忆深处,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人生因此变得丰盈,

    (选自丁立梅精品十年精选集《遇见》,金城出版社)

    1. (1) 根据选文内容,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表格。

    2. (2) 第⑥段中加点的“花常开不败”有什么深层含义?“我”为什么会认为矮个子男人能“让花常开不败”?
    3. (3)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退休了,她重拾旧梦,天天守着一堆“宝贝”,把日子过得如花似玉

      ②天桥之上,我被一朵一朵怒放的玫瑰花住了脚步。

    4. (4) 文章以“偶遇”为标题,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
三、作文(50)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冒犯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请以“我学会了 _"为题,写一篇关于近期初中学习生活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