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获得了胜利。上述传说反映了( )
    A . 仰韶文化前期各部落战争频繁 B . 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 C . 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 D . 阪泉之战标志着华夏民族形成
  • 2. (2024高二下·汕头月考)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 .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3.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新唐书》、《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该现象反映了( )

    朝代

    望族公卿子弟占比

    小姓子弟占比

    寒素子弟占比

    唐朝

    71%

    13.1%

    15.9%

    A . 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特权 B . 科举制之下考试风气不正 C . 科举制选官模式尚待完善 D . 科举制极大促进阶层流动
  • 4.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魏晋以后,隐瞒人口、逃避赋税的现象屡禁不绝。隋文帝时,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薄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流配远方。这( )
    A .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 . 抑制了土地兼并 C . 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D . 便于推广均田制
  • 5.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魏晋时期,官方藏书以万卷计,普通官员私人藏书也可达千卷,藏书之风和抄书之风尤为盛行。晋人张华搬家时,运输书籍的车就达30辆之多,以至于“四海之内,家有文史”成为当时书籍兴盛的写照。对这一现象分析合理的有(    )

    ①造纸术的改进促进藏书量增加         ②雕版印刷的发明推动文化兴盛

    ③抄书之风兴盛有利于文化传承         ④私人藏书增加适应了科举需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俗语说文史不分家,要学好历史,可以借助文献来了解历史情况。据《鸡肋篇》记载:“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经济情况( )
    A . 宋代 B . 元代 C . 汉代 D . 唐代
  • 7.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单元导语高度概括时代特征,在历史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以下文字由小肖同学摘录自《中外历史纲要》某一单元导语,据此判断该单元是( )

    “北方少数民族活跃”“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A .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C .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D .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 8.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   )
    A . 内阁逐渐具有决定权 B .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 . 内阁是法定中枢机构 D . 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
  • 9.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有学者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不平等条约,“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转变,因此在条约中并未出现增设通商口岸的内容”。下列有关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促使“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 B . 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 外国公使自此开始进驻北京 D .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10.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19世纪70年代,清廷默许左宗棠以胡雪岩的“商人”名义向外商银行借款,以购买德国军火抗击阿古柏。借款完成后,外商将“政治借款”的内幕泄露给李鸿章,李鸿章指使下属检举胡雪岩挪用公款,不久胡雪岩被查办。这一事件表明( )
    A . 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矛盾斗争 B . 洋务运动遭到顽固派的阻挠 C . 列强利用金融资本压榨中国 D . 清廷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11.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据统计,英国输华商品总值1843年增加到145.6万英镑,1845年达到239.4万英镑。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基本维持在150万英镑左右。造成英国商品滞销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 通商口岸较少限制了进口 B .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作用 C . 农民起义造成政局的动荡 D . 白银的大量外流导致购买力下降
  • 12.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氏、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这是小明同学看过毛泽东诗集选后的摘录,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

    A . 国民革命运动 B . 国共十年对峙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3.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金冲及是著名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专家,其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描述中共一大时说道:“凡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新事物……尽管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种种困难和挫折,会经历一些迂回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任何陈腐力量阻挡不住的。”作者意在强调( )
    A . 中国共产党诞生具有必然性 B . 党的自身建设走向了成熟阶段 C . 中国革命任务开始发生转变 D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时机成熟
  • 14.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台儿庄战役,历时1个月,名震中外,在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四川遂宁横山场人税梯青(川军孙震部124师师长)率部浴血奋战,迟滞日军,为这次战役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战役( )
    A . 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B .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D .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 15. (2024高一上·延庆期末)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文件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 . 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战役的胜利 B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 华东野战军消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 D .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官职的设立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 17. (2023高一上·叙州月考) 《南京条约》阴影下的中国

    以下为《南京条约》部分条文: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三、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五、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且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银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六、……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银元,大皇帝准为偿补八、凡系大英国人,无论本国、属国军民等,今在中国所管辖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准即释放。

    九、凡系中国人,前在英人所据之邑居住者,或与英人有来往者,或有跟随及俟候英国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御旨,誊录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国人,为英国事被拿监禁受难者,亦加恩释放。

    十、前第二条  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十一、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若两国商贾上达官宪,不在议内,仍用禀明字样为着。

    1. (1) 《南京条约》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签订的?
    2. (2) 你如何评价《中英南京条约》?
  • 18. (2024高二下·顺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监察院是颇具特色的独立监察机关,它直接源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在近代中国,基于中国传统的独立监察制度和源自西方的议会监察制度互相竞争,经过民国初年的探索与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的实践,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将美国式的参议院制度与中国传统监察制度融于一炉。这种中西合璧的制度探索在当时受到很多批评,但这并不构成废除独立监察制度的理由,源自中国传统的独立监察制度至今仍有重大价值。 

    ——摘编自聂鑫 《中西之间的民国监察院》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不断高涨,我国监察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由先期试点到全国推行,提高了监察机关的地位和独立性,实现了监察的无死角、全覆盖,整合了监察资源,形成了强大的反腐败合力,这是我国反腐败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一次重大变革。 

    ——摘编自李凌云 《新中国监察制度七十年的嬗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 19. (2023高二上·济南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奇迹

    材料一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毛泽东判断:“长期抗战中最困难问题之一,将是财政经济问题。”从1938年12月起,毛泽东反复强调经济建设的问题:“以后会有那样一天,没有钱,粮食困难,怎么办呢?不饿死不解散就得要生产。以后我们要自己解决物质上的供应。”

    ——摘自宫正《简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材料二  毛泽东认为,根据地人民负担一定要有个限度,只有自己动手搞生产是最靠得住的办法。1939年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一次参政会上发出“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号召。1940年2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要求各部队“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朱德提出了屯田军垦的构想,发现了适于垦荒的烂泥洼,并取名南泥湾。1941年春,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鼓舞下,王震率359旅进驻南泥湾,上至旅长下至伙夫,都编入生产小组开荒种地,养猪种菜。到1943年,359旅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完成了王震提出的“二人一猪、一人一羊、十人一牛”的指标,初步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的自给自足目标。

    1941年12月12日的《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边区军民积极实行南泥湾政策,毛泽东亲自题词称359旅是“发展经济的先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也以身作则,亲自种菜、种粮、纺纱、织布等。全边区机关、学校的大生产运动,满足了自身大部分需要,丰衣足食的美好蓝图也渐成现实。大生产运动中,不仅涌现出一大批劳动英雄,而且以英雄为楷模的劳动竞赛也在边区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英模运动走向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

    如果说,遵义会议在政治上开创了中国共产党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那么,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则使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中也踏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摘编自于隶群、张廷建《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以“奇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