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二)

更新时间:2024-01-06 浏览次数:19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上·遵义月考)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 . 割地赔款 B . 开埠通商 C . 协定关税 D . 设立工厂
  • 2. 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 .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 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 . 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 . “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 3. (2023八上·六盘水期中) 洋务派在提出“求富”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深深动摇了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中国几千年文明中“重农抑商”的观念。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 .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 .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 .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 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进程
  • 4. (2023八上·高要期中)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 等……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起责任,司法独立等。”该材料出 自哪部法律文献( )
    A . 《中华民国约法》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D . 《告国民书》
  • 5. “战争结束了,和平重现了,但中国人没有弄清这场战争的意义……中国没有 利用这五个新通商口岸引进西方近代以来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创造,没有利用五 口通商去培养中国市场,培养新兴产业,培养新的社会阶级和阶层。清政府上上 下下在战争结束后依然浑浑噩噩,继续陶醉在中国文明的昔日光环之中,”材料 描述了这场“战争”的( )
    A . 原因 B . 经过 C . 背景 D . 影响
  • 6. (2023八上·高要期中) 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戊戌变法时绘制 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与序号①对应正确的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变法图强 C . 民主共和 D . 民主与科学
  • 7. (2023八上·高要期中) 铭记历史的民族才有根,热爱英雄的民族才有魂。某校八年级某班同学准备 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 的栏目是( )
    A . 农民领袖 B . 禁毒先驱 C . 甲午英烈 D . 变法志士
  • 8. (2023八上·高要期中) “袁世凯时代,各省的督军还多多少少对中央保持着一点服从,还能给中央 上缴一点钱粮税款,但是袁世凯死后,这种事情就没有了,中央政府从此政令难 出都门……所以就国家重建而言,袁世凯的失败意味着中国也输了。”由此可见, 北洋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是( )
    A . 中国退回封建时代 B . 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地方 C .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 . 中央政府陷入财政困难
  • 9. (2024八上·期中)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 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 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10. (2023八上·南海期中) 民国时期,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曾先后设置了自由县、平等县、博爱县和民权县四个模范县,其中博爱县和民权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县名的设置体现的时代思想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变法维新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科学
  • 11. (2023八上·萍乡期中)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 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B .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广泛传播 C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 12.  1938年的一天,毛泽东跟董必武谈起--件他们共同经历的往事,涉及下列关键信息:上海法租界陈独秀、嘉兴南湖、共产主义。据此推断这件往事应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中共二大召开
  • 13. “在1919年的五六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这段话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
    A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 由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 . 是一场群众性爱国运动 D .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 14.  1927年9月至1928年上半年,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人们踊跃参军,仅半年多时间,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就有3万多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 .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 C . 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D . 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开展
  • 15. 下表内容是对红军长征的相关论述,从中可以提炼出的共同结论是( )

    论述

    出处

    我们那时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要克服这些困难,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最后,我们完成了我们当时的任务,到达了当时的目的地

    张闻天《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尚长草:

    长征是一次充满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理想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陈载舸等《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

    A .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长征中得到集中体现 B .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行动 C . 为理想信念而艰苦奋斗是长征胜利的法宝 D . 长征展现出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
  • 16.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这导致了 ( )
    A . 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B .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 C .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D . 国民革命的失败
  • 17.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按军法处置。孙连仲对死守最后阵地的池峰城师长命令道:“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此段史事描述的战役是( )
    A . 南京保卫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万家岭战役 D . 平津保卫战
  • 18. “武汉会战震宇寰,百万雄师战犹酣。长江两岸同抗击,中部四省共围歼。四个半月我威振,二十五万日军完。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这首诗表明武汉会战( )

    ①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彻底粉碎日本速亡中国的企图

    ③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奠定基础 
    ④有力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盟军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说:“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标志着“胜利的欢呼”彻底幻灭的历史事件是( )
    A .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发动重点进攻 C . 国民党军队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D .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 20. 如图示意图中①②处,应填写( ) 

     

    A . ①三大战役②挺进大别山 B . ①挺进大别山②三大战役 C . ①台儿庄战役②威海卫战役 D . ①威海卫战役②台儿庄战役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八上·高要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兹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

    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

    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 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这场爆发于 1894 年的战争,以中国在次年战败告终。这场战争对 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来说,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因为中国此前一直把日本视为“小 弟”,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竞争者。这场战争还被视为东亚权力中心从中国向日本 转移的转折点,日本控制了中国的台湾和辽东半岛,并把中国的附庸国朝鲜,变 成了受它控制的国家。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列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 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她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 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永久和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的签订的?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 日本获得了材料一中英国没有获得的哪项特权?
    3. (3)  材料三中《辛丑条约》中的哪一内容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 (4) 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了列强任人宰割的羔羊,历史绝不能再次重演,作为一 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数量

    约430万

    约127万

    武器装备

    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

    只有陆军,装备差

    拥有人口

    国统区人口约3.39亿

    解放区人口约1.36亿

    占领地区

    面积占全国的76%,拥有大中

    城市及绝大部分交通线

    面积占全国的24%,主要在中小

    城市、农村、偏远地区

    材料二:1947年3月,面对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美国记者贝蒂·格兰姆说:“当共产党军队开来的时候,沿途的每个村庄都喜气洋洋,所有村民都站在那儿迎接队伍……"(孟良崮)战场四周,到处都可以看见抢救伤员的担架队,青壮年们抬着伤员,老人和妇女则在一旁给伤员喂水和干粮。

    ——摘编自王树增《解放战争》

    1. (1) 材料一表明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2. (2)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丰硕战果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