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

更新时间:2024-01-22 浏览次数: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 . 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 C . 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即列强的掠夺和侵略 D .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 2. “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日德兰海战 D . 马恩河战役
  • 3. 到1914年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这种情况必然产生了使美国参战的压力。材料说明的是(    )

    A . 美国参战的过程 B . 美国参战的原因 C . 美国参战的目的 D . 美国参战的结果
  • 4.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引发了一战,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的威胁,这告诉我们(    )

    A . 只有反对任何形式的结盟,就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的出现是战争的根源 C . 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中国应该与俄罗斯结盟共同对抗美国 D . 应依靠大国的保护,维护自身利益
  • 5. 欧洲火药桶指的是(  )
    A . 马来半岛 B . 迈锡尼 C . 巴尔干半岛 D . 意大利半岛
  • 6.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 7. 下框为1922年北洋政府与列强所签条约的部分内容。以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A . 方便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B . 是凡尔赛体系的组成部分 C . 主要协调德国与英国的矛盾 D . 实质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 8. 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大大缩小,这说明了(    )
    A .   推行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成效 B . 实施高度集中体制没有副作用 C .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D .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重创
  • 9. 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材料中的“实验”( )
    A . 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力量 B . 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 C . 开创了工业化建设新道路 D . 加速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10. 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 . 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 B . 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 C . 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 . 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 11.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墨西哥社会经济,原料生产因世界市场萎缩大量减产,国家财政极其困难,失业剧增,农产品价格大跌,社会矛盾尖锐。为此墨西哥 (  )
    A . 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B . 制定颁布新的宪法 C . 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D . 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 12. (2022九上·桑植期末)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表现是(    )
    A . “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洲独立运动 B .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C . 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D . 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 13. 好莱坞影片《甘地传》中有这样一幅情景:20世纪20年代,甘地号召民众自己纺纱织布,并身体力行,穿戴土布缝制的白衫白帽,一时间,这种打扮成为印度人的流行服饰。材料中的“流行服饰”现象表明(  )
    A . 影视演员引领服饰潮流 B . 甘地主张与殖民政府合作 C . 政治运动影响生活变迁 D . 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 14. 根据下面内容,可知该条约是(    )

    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A . 《凡尔赛和约》 B . 《四国条约》 C . 《五国条约》 D . 《九国公约》
  • 15. 下列条约中,明显体现美国对中国实施“门户开放”政策意图的是(  )
    A . 《凡尔赛和约》 B . 《九国公约》 C . 《联合国家宣言》 D . 雅尔塔协定
  • 16.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 1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主要是因为该体系(  )
    A . 暂时调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B . 建立在对战败国的严厉惩治上 C . 依据各国当时的实力而确立 D . 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 18. 如图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结合社会背景看,该漫画反映的情况是(  )

    A .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B . 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嘲讽 C . 反对“尊孔复古”,颂扬新文化运动 D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非选择题
  • 19.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斯基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倒台了,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据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

    材料二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俄罗斯》

    材料三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指出材料一中“新政权”的名称,)该新政权建立后“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苏俄调整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调整后的政策名称。
    3. (3)  材料三中“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什么?20世纪20年代,这个“创造”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 20.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1900—1910年间,德国又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二位。法国和英国一样,在世界生产中的比重一直不断下降。俄国和日本的地位虽有显著提高,但它们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少。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粮食产量,1925—1927年间平均每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年均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畜牧业的状况更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 (1)  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的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变化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采取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