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3.3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同步测试(B)(2023-2024学...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省份中,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 . 新疆 B . 青海 C . 陕西 D . 宁夏
    2. (2) 下列关于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采矿产②生态移民③合理载畜④抽取地下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
      A .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 .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 .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 .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 2. 长期以来,在前期坡面治理和沟坡联合治理的基础之上,我国对黄土高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项目

    20世纪70年代末

    至20世纪90年代末

    2000年至2010年

    2010年至今

    治理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

    退耕还林还草、治沟造地

    主要措施

    修筑梯田、淤地坝、植树造林、植被自然修复

    植被自然修复、修骨干坝、植树种草

    取土填沟、植被自然修复、修骨干坝

    1. (1) 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筑梯田的目的包括(   )

      ①减少水土流失②减轻风力侵蚀③阻拦沟谷泥沙④保障粮食供应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2010年以来,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开始实施治沟造地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 . 土地资源不足问题 B . 粮食产量下降问题 C . 农田质量下降问题 D .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3. (3) 从植树造林到植树种草和植被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变化,说明(   )
      A . 黄土高原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 B . 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 C . 恢复黄土高原生态不应人干预 D . 生物措施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
  • 3.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的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
      A . 高寒地区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 . 耕地分布区 D .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2. (2) 意大利波河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 (3) 下列地区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是(   )
      A . 华北平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三江平原 D . 西欧平原
  • 4. (2022高二下·广州期末)  2016年3月23日,中国和湄公河五国领导人一致发表《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初期优先发展互联互通、水资源和农业减贫等五方面合作。2021年12月3日,中老两国最高领导人共同见证通车的中老铁路(昆明到老挝万象)是高质量共建绿色环保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下图是澜湄经济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全流域均适宜发展梯级水电站保障能源需求 B . 全流域均适宜发展河运,增强经济互联互通 C . 建立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中心增强综合利用 D . 加快建设引水灌溉工程减轻旱灾对农业影响
    2. (2) 中老两国交界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立,有利于(   )
      A . 有效沟通和促进两国人民友好来往和发展旅游 B . 减轻中老铁路开通带来的对大气、水资源污染 C . 体现铁路对途经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绿色环保 D . 保护自然森林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
    3. (3) 联系中老两国的钢铁巨龙和澜湄经济圈体现了(   )
      A . 共同保护流域自然环境 B . 建设国家间命运共同体 C . 科技创新促进互联互通 D . 标志一带一路建设完成
  • 5. (2021高二下·济南期末)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按类型结构划分共有4类,分别是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草甸。近年来,山西省通过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建设生态廊道、减少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等措施,使得省内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下图为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均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地势 B . 河流水源 C . 行政政策 D . 保护对象
    2. (2) 山西省在分隔的保护区之间大力建设生态廊道的直接目的是(   )
      A . 构建生态网络 B . 完善结构类型 C . 增加旅游收入 D . 美化生态环境
  • 6. 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核心景区历年实行一定时期的休游(停止接待游客)。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核心景区实行休游的主要原因是(  )
    A . 节假日期间的交通压力过大 B . 地区接待能力有限 C . 核心景区将重新进行规划 D . 为了保护景区生物和生态环境
二、综合题
  • 7. (2022高二下·湖南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因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其皮厚多褶皱,全身为稀疏短毛。中国的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象在我国的唯一栖息地,但该保护区并非连成一片,而是由互不相连的5个子保护区组成,各自成为“绿色孤岛”(下图)。

    1. (1) 说明亚洲象短毛的特征与栖息地环境的适应性。
    2. (2) 近年来人工投喂亚洲象比例提高,分析其原因。
    3. (3) 有人建议把西双版纳亚洲象5个子保护区连接起来,请你指出这样做的积极影响。
  • 8. (2022高二下·台州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公园内森林覆盖率72.07%,拥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151种。为改变公园内大熊猫栖息环境的孤岛状局面,有关部门长期致力于大熊猫廊道建设,避免种群分割、物种退化。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公园名单。

    材料二:大熊猫喜阴湿环境,嗜好饮水,多以箭竹为主食。研究发现,四川片区生活着80%的野生大熊猫,其活动多在2000-3500米的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的河谷阶地等地区。图1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示意图,图2为Y县某景观图。

    1. (1) 简述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意义。
    2. (2) 分析大熊猫分布区环境特点对其生存的有利影响。
    3. (3) 从交通建设角度,简述Y县修建大熊猫廊道的合理举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