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抵御外敌②山地多平地少
③方便生活起居④人口密度大
①防火②防风③遮阴④排雨
徽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盛产木材、茶叶、瓷土、生漆等林产和土特产,该地虽然物产富饶,但由于少数与衣食相关的生活资料不足,仍需从外地购买商品。
自汉代以来,为了躲避北方战乱,大量士族、百姓迁居至徽州,他们结合徽州的地理特点,改造了流行于家乡平原地区的“合院式建筑”形式(如左图),塑造了紧凑的“天井式楼居”(如右图)的形式。徽派建筑成为了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但如今面临着无人打理、被拆卖得残缺不全、过度开发“走马观花”式观光旅游等困境。
材料一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边地区。由于当时客家人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而且还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建造了一种“抵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土楼。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高达五六层的或圆形、或方形的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客家土楼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材料二 客家先民从西晋永嘉之乱起,开始陆续从中原向南方迁徙,福建永定是客家人的聚集地。永定境内崇山峻岭,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永定”意为永远平定(缘于“明成化十四年,流贼钟三等啸聚溪南,巡抚奏折置县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