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5 *人应当坚持正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5《人...

更新时间:2024-01-25 浏览次数: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视察一所学校时,他满脸凝重地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勉励人们战胜眼前的困难。

    ②这家公司本肩负着为国储粮、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却将粮食就地“空转”,套取巨额财政补贴,变管理为监守自盗

    ③一些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针对社会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大肆批判,看似针砭时弊 , 实则拒绝承认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努力。

    ④大国间发生贸易摩擦,通信业殃及池鱼 , 几家科技公司也被推至风口浪尖。

    ⑤他培育的这一水稻新品种,提高了产量,已经在广大农村泛滥成灾了。

    ⑥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⑥
  •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过去提及网络文艺,人们总感觉其制作粗糙、格调不高,针对微电影、网络文学时不时打“擦边球”的内容,相关主管部门还曾出台过法规予以规范。这两年,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网络文艺在品质上逐渐实现精品化,①。这主要归功于网络文艺为人民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文艺样式和文化内容。前几年,唯流量论、唯IP论导致网络文艺创作空间受到挤压,也催生了一批靠炒作“小鲜肉”等话题和变现IP人气的速成品,坏了观众胃口。一些有艺术追求的创作者抓住机会,②,推出精品网络剧,如刑侦剧《白夜追凶》中潘粤明一人分饰二角,让观众感受到了久违的表演艺术魅力。近年来,纪录片这一“高冷”影视类型被愈来愈多观众接受。流媒体服务商出品的纪录片,既可以在线上播出,③,“两条腿走路”。更加喜人的是,网络文艺正在实现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传播。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 拳拳服(yīng)  倔(jiàng)  道义   反驳 B . 贬(bāo)   糊(tu)  论辩  枚举 C . (háng)   严(jǐn)  邪恶  以德报怨 D . (qiǎng)  恫(xià)  监禁  无可非议
  • 4. 请给下面的短评拟一个标题。(15个字以内)

    青海茶卡盐湖变身“垃圾场”,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被肆意踩踏,茶马悠游的生态天堂川藏线布满垃圾……种种不文明现象提示人们:维护旅游美景不仅关乎生态,也关乎公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交通的愈发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出游。密集的旅游人群,给景区带来了不堪承受的压力,也考验着游客的文明素养。在风景名胜区拍照可以理解,但也应该维护景区的环境和大家的公共利益,避免出现不文明现象。身正而后令,富民而后教。要解决部分游客公德缺失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到理念的多管齐下。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将一些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同时,应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信用体系,督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文明守信。除此之外,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培养公德意识,让文明的种子深植在每个人的心底。

  • 5. 某校举行辩论会,请根据正方的说法,写出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善意的谎言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归根结底还是谎言,就像褪去乞丐服穿上名牌西装仍然改变不了乞丐的身份一样,善意的谎言也不会因为戴上桂冠就摆脱了谎言的本质。谎言就意味着欺骗,欺骗就有碍诚信,这是铁的逻辑。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这种谎言一旦被戳穿,往往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无论何种谎言,都是与诚信相悖的。

    反方: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分是与春分、夏至、冬至齐名的四大节气之一,“秋分”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平分秋季,也就是说秋分时,秋天已经过半;①____,太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昼夜均等。经历过春耕、夏耘之后的古人,在秋分前后迎来了农业丰收。为了感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举行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隆重仪式,称为“秋社”。秋社与春社对称,春耕开始之时,古人向土地神和稷神祈求丰收的仪式为春社,秋社通常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立春后五戊为春社,②____”。因为秋分具有昼夜平分、阴阳均衡的特点,所以古人选择在秋分时检校度量衡,当然,这并非出于毫无依据的主观联想,③____。因为秋分时节昼夜温差较小,气温冷暖适中,校正度量衡器具时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如温度变化)的影响,因而比较科学、准确。

    1. (1) 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将“正当”“道义”视为绝对的原则,舍生取义。 B . 2022年排雷英雄杜富国等三位同志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荣誉“八一勋章”。 C . 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D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小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般而言,我们最难于接受的便是规劝。试想为了使这帖良药而不苦口,人们曾经尝试过多少方法?或依赖于优美之文辞,或凭借于动听之韵律,或乞求于警策之谈吐,或借势于简练之箴言,因而使自己的一番意思,能够达之于人。

    然而在所有上述种种进言方法之中,我以为最为有效的一种,也即是最为人们所欣然乐从的一种,则再无过于寓言,不拘这寓言以何种形式出现。如其我们能以这种方法进行劝说或提出忠告,其效果将远胜于其他各种,理由是这个方式最不易招致人们的恶感,也最不易引起各种反对。

    这种方法之妙,只需稍加思索,便不难明白。首先,一般阅读寓言之际,我们往往不觉自己在受人指教,而是自己在教自己。我们阅读某人的书,不过读其故事而已,至于那规箴劝诫,则只是我们自己得出的结论,而非出自作者的传授。于是书中种种道德教训遂入人于无形,我们受教于非所预期,进德益智于不知不觉。总之借助于此法,人之茅塞既经洞开,遂自信其处处无不在自己引领自己,因而也不易唤起一般在听人劝说时的不快之感。

    其次,我们如对人性稍加体察,必将发现,人心通常最感悦怿之际,亦即当人所从事的活动能使人对其自身的完美与才力有所感觉之时。心灵的这种极为自然的虚荣之感,在阅读寓言一类书时往往最能得到餍足;原因在阅读这类作品时,整个写作活动也仿佛有了他的一半;这时每个发现也即是他自己的发现;而读的过程亦即是将此人此事不绝地用于某个环境的过程,因而就这方面而言,则一个人自己既为书的读者,亦为书的作者。于是毫不奇怪,遇到这种情形,即当一个人的心智对其自身甚感满意,又能对其种种发现发生兴味,这时他必对引起这一切的某部作品深具好感。正是这种原因,《押沙龙与亚希多弗》遂成为英国诗中迄今最负盛名的篇章。诗的本身固然极佳,但即令写得再好,如其构制不能予读者以从中驰骋其才智的机会,谅其亦未必会这样脍炙人口。

    (节选自艾迪生《论劝谏》,有删改)

    为什么寓言是进言最有效的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 8.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人们往往偏执于事物的一个方面,老子却提醒世人容易被忽视的方面,如《<老子>四章》中辩证总结“有”和“无”关系“”;庄子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如《五石之瓠》中发现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
    2. (2) 《人应当坚持正义》中苏格拉底坚守“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不听格黎东的劝告执意赴死;《屈原列传》中屈原“”,却反而“见疑”“被谤”,最终因楚国败亡自沉汨罗江。他们舍生取义,至死不屈,深为世人所景仰。
    3. (3)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音乐时而幽咽、时而欢快的“”一句,为诗歌增加了神秘瑰丽的美感。
    4. (4) 在古代诗人笔下,有很多描写战争的诗句:高适《燕歌行》中的“”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细致刻画了军队浩浩荡荡奔赴战场的场面;陆游《书愤》中“”两句,简洁而巧妙地描绘了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

    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多部历史文献都指向齐故城西门外,不过没有言明究竟是在齐故城大城西门外还是小城西门外。另有说法认为,稷下学宫在小城南门外,或稷山之下。但中国历史上所办官学,都附属于政治中心,往往处于国家中枢的西侧,因此稷下学宫不会建在荒郊的稷山下,只会处于齐故城附近。而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除了齐故城小城西门外这处建筑基址群,其余文献言及的地方,均已排除。

    考古发现,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紧贴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护在内,可见两者是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如图所示)田氏代齐后,把宫城从大城内迁到小城,同时决定兴建稷下学宫。如此,既把官学置于肘腋之处,便于利用和控制;也将之与中枢相隔,内外判然有别。从这样的设置中可以看到,田氏代齐迁都与建设稷下学宫并举,争霸天下的雄心昭然若揭。

    (摘编自蒋肖斌《稷下学宫遗址确认,那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材料二:

    为什么是在稷下学宫发生了百家争鸣?除了稷下学宫为学者们提供了优厚的待遇,还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学术思想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创时期,其标志就是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和墨子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道家、儒家和墨家。第二个阶段是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是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以百家争鸣为主要标志。

    这两个阶段是前后衔接的,没有中断过。如果更加具体、细致地考察,就会发现学术思想在先秦时期并非匀速发展,而是越到后期发展越快。在前一阶段,学派数目还不多,主要是儒、道、墨三家,而且都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彼此之间交流较少。到了第二个阶段,百家争鸣才真正展开,并迅速达到了高潮。

    前一阶段学术思想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交流条件。首先是交通不便,列国之间都是山川阻隔,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即便坐车也要很久才能到另外一个国家。更重要的是,学者们分散而居,彼此隔绝。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各种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促进。战国中期以前,一直缺少一个固定的场所,以便学术思想的交流、争辩。齐桓公田午创立稷下学宫,使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学者们交流,一百多年间容纳了当时几乎所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因此,进入稷下学宫时期,严格意义的百家争鸣才真正开始,可以说,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百家争鸣主要就是在稷下学宫中进行的。

    (摘编自朱子钰等《没有稷下学宫,就没有“百家争鸣”》)

    材料三:

    稷下学宫历经150余年,与古希腊的雅典学园几乎同时出现,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大学堂”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稷下学宫所处的时代背景广阔而复杂,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所涉史实多、容量大,取舍难度也非常大,此前缺少地下文物和文献资料的支撑。将这一重要的历史题材制作成一部高品质的纪录片,十分考验创作者。

    《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以5集的体量探寻稷下之学,通过多种视听语言较好实现了古今对话,展现出历史文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创作者将思想的定力,转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纪录片在娓娓叙事中生动再现历史、还原场景,将两千多年前稷下学宫的漫长历史与丰富内涵展示出来,让人们在真实、具体、美好的体验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该片以稷下学宫发展史及影响轨迹为主线并贯穿始终,重大事件标注公元纪年,以增强历史感和清晰度。时间上,由战国时期延展到汉武帝时期;空间上,由齐都临淄而至秦汉都城,真实展现了稷下学宫如文化大树一般的巍峨雄姿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同时,围绕重点人物讲故事,通过具体鲜活的历史人物故事,最大限度展示历史场景,还原稷下之学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内涵,以人物之间的师承关系和相互影响来串接史实、丰富主线,使所有人物和故事紧紧围绕稷下学宫展开,鲜活生动、引人入胜。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是该片的追求。专家讲解和经典文献的阐释,贯穿在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人物命运的转折处,观众可跟随专家的讲述,加深对稷下学宫历史及其深层次文化肌理的认知。该片还以点睛之笔,将一些与稷下学宫相关的成语典故,如“一鸣惊人”“门庭若市”“孙庞斗智”“滥竽充数”等,融入故事中,既突显主题,又增强了可看性。这些精心的构思和丰富的呈现穿插交织,较好地实现了历史题材的创造性转化,让观众获得酣畅淋漓的视听感受。

    (摘编自王志民《用影像展现稷下学宫的历史内涵》)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田氏代齐后,将稷下学宫内迁至小城肘腋处,这种做法便于田氏加强对官学的利用和管控。 B . 先秦学术思想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在战国中后期以百家争鸣为标志达到高潮。 C . 稷下学宫的创立改变了列国之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状况,为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D . 稷下学宫中学者们的争鸣方式,与《人应当坚持正义》所体现的古希腊的问答,辩论传统相似。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将稷下学宫称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在还原其考古勘探和发掘过程时辅以图片说明,较材料二、三更加直观。 B . 材料二开篇点题,以设问方式引出话题,认为若没有齐桓公田午创立的稷下学宫,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百家争鸣就可能不会出现。 C . 材料三认为《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的创作者克服了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为历史纪录片高质量影视再现开拓了创新路径。 D . 三则材料以稷下学宫为中心话题,分别介绍了稷下学宫的遗址所在、学术意义和影视呈现,它们之间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
    3. (3) 下列选项,有助于确认“稷下学宫遗址”实际位置的一项是(  )
      A . 西汉刘向《别录》记载:“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 B . 东汉徐干《中论》有云:“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 C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叹曰:“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 D . 北宋司马光在《稷下赋》写到:“高门横闶,夏屋长檐,樽罍明洁,几杖清严。”
    4. (4) 《孟子》记载孟子与告子二人曾在稷下学宫围绕“人的本性”多次论辩。请根据材料二相关内容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 (5) 一部纪录片如何才能做到对复杂而庞大的历史题材进行创造性转化?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何运用理性能力来认识道德,苏格拉底的典型方法是辩证法,亦即亚里士多德视为他的主要贡献的归纳论证和普遍性定义。比如说,他问你什么是美德,你举出正义、节制、勇敢、豪爽等等,他就追问你,你根据什么把这些不同的东西都称作美德,迫使你去思考它们的共性,寻求美德本身的定义。为了界定美德,你也许又必须谈到正义,他就嘲笑你仍在用美德的一种来定义整个美德。所有这类讨论几乎都不了了之,结果只是使被问者承认对原以为知道的东西其实并不知道,但苏格拉底也未能为所讨论的概念下一个满意的定义。从逻辑上说,这很好解释,因为任何一个概念都只能在关系中被界定,并不存在不涉及其他概念的纯粹概念。但是,苏格拉底似乎相信存在着这样的概念,至少存在着纯粹的至高的善,它是一切美德的终极根源和目标。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真正用意了。他实际上是想告诉人们,人心固有向善的倾向,应该把它唤醒,循此倾向去追寻它的源头。然而,一旦我们这样做,便会发现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不可能真正到达那个源头。只有神能够认识至高的善,人的理性只能朝那个方向追寻。因此,苏格拉底说: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不过,能够追寻就已经是好事,表明灵魂中有一种向上的力量。爱智慧是潜藏在人的灵魂中的最宝贵特质,哲学的作用就是催生这种特质。这便是苏格拉底以接生婆自居的含义。但哲学家不具备神的智慧,不能提供最后的答案,所以他又说神禁止他生育。

    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普遍性定义究竟是观念还是实存,他所说的神究竟是比喻还是实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其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也无意分得太清。他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即怎样正当地生活。宗教家断言神的绝对存在,哲学家则告诉我们,不管神是否存在,我们都要当作它是存在的那样生活,关心自己的灵魂,省察自己的人生,重视生活的意义远过于生活本身。

    (摘编自周国平《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材料二:

    70岁的孔子是人间的立法者。更具体地说,孔子是传统习惯、社会规范与是非标准的传承者、提炼者、制定者,他通过《春秋》的编纂,礼乐诗书的整理,并以招徒讲学等方式,把整套具有规范性的话语体系全面推向社会、推向未来,从而完成了为天地立心、为人间立法的使命。可以想象,当孔子自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在他的潜意识里,也许就是指:自己心之所想,就是“矩”;把心之所想付诸言行,就是“垂范”;一种“示范性的言行”,不就是一套“静态规矩”的“动态表达”么?谈何“逾矩”?既然如此,对于70岁的孔子来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都是正当的,没有“逾矩”的顾虑。这,就是70岁的孔子所享有的自由。

    孔子作为立法者享有的这种“从心所欲”式的自由,苏格拉底大概是难以体会的。苏格拉底不是某种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捍卫者,更无意为当下及未来制定永久性的规范或权威性的标准。大致说来,苏格拉底是一个秉承神意的使者,更具体地说,他是流行观念的质疑者,人生价值的省察者,德性智慧的提倡者,酣睡同胞的唤醒者、劝告者、责备者……履行这样一些角色,既是神的要求,同时也使苏格拉底经常被置于公众趣味的对立面。譬如,普通公众都偏爱积累钱财、猎取名誉,但在苏格拉底看来,这是舍本逐末,因为德性与智慧更加重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公众的趣味;再譬如,肥大的良种马喜欢懒洋洋地睡大觉,苏格拉底却偏要做一只马虻,一心只想刺激这匹懒马,让它清醒过来,这就难免引起懒马的厌烦甚至愤懑;懒马如果要摆脱马虻的刺激,不受打扰地酣睡,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处死这只讨厌的马虻,——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其实就代表了一匹懒马对一只马虻的正常态度,这,就是苏格拉底作为一只马虻的命运。换言之,苏格拉底除了选择死亡,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他不再做一只马虻,除非他也与懒马一起酣睡,然而,那还是苏格拉底吗?因此,在苏格拉底与雅典公众的对峙中,苏格拉底要么放弃马虻的神圣职责,要么选择死亡,舍此二途,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就是苏格拉底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他不自由的根源。

    (摘编自喻中《七旬圣贤的境遇: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材料三: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

    苏格拉底我的好朋友啊,我们一块研究吧。要是你对我所说的话有异议,请提出反驳吧,我会听的。要不,你就别再向我重复那句话,要我违背雅典人的意愿跑掉。我虽然很愿意你把我说服,使我按照你的意思办,却只能说服,不能勉强。现在请你看看我开始这一考察的方式是否令你满意,请你尽可能诚恳地回答我的问题。

    格黎东我试试看。

    苏格拉底请告诉我:是不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是不是在某某情况下可做,在别的情况下不许做?是不是像我们以前曾经多次同意,而且现在刚刚说过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做不正当的事都是既不好又不美的?……是不是我们必须承受一些比死刑更加重或者比较轻的刑罚?是不是做不正当的事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做此事的人都不可避免地是邪恶的、可耻的?我们要不要这样说?

    格黎东要。

    苏格拉底那就无论如何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了。

    格黎东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既然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那就连那个人们所相信的以不正当报不正当也不行吗?

    格黎东看来不行。

    苏格拉底怎么啦,对人做坏事行不行?

    格黎东当然不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怎么啦?以坏报坏,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

    格黎东当然不正当。

    苏格拉底因为对人做坏事跟做不正当的事是一样的。

    格黎东你说得对。

    苏格拉底那就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

    (摘编自柏拉图《人应当坚持正义》)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格拉底相信存在着作为最高美德的纯粹的善,虽然他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B . 在苏格拉底看来,神是一切智慧的源头,但对神是否真实地存在,他也无法确切地判断。 C . 孔子强调社会的秩序与规范,他通过编纂、整理图书和讲学等方式,实现了思想的传播。 D . 苏格拉底对现实的质疑、对德性智慧的追求,导致与公众对立,使他陷入不自由的困境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无法解决理论的困境,所以苏格拉底的哲学更多地指向生活实践,指向对于生活应有的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B . 《侍坐》中,孔子对曾皙所描绘的春日畅游欢愉图景的喟然赞叹,体现了材料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C . 《人应当坚持正义》鲜明地体现了在与世俗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苏格拉底对于“正当地生活”的坚定追求。 D .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今天,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苏格拉底式辩证法”的一项是(   )
      A . 苏格拉底在和别人探讨哲学问题时,习惯于采用问答法,即通过一系列问题,与对方相互质疑,重建信念。 B . 苏格拉底认为,定义就是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定义不能靠举例、枚举、比喻,因为本质不是事例、例证。 C .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虔诚的事都是正义的,但不能说一切正义的事都是虔诚的,因为虔诚只是正义的一部分。 D . 苏格拉底反对把特殊事例作为定义,主张要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共同本质,从而达到“辞事相称”。
    4. (4) 材料二第二段具有怎样的论证特点?请简要分析。
    5. (5) 材料三体现了苏格拉底怎样的价值追求?他的论辩体现了怎样的理性思维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