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一单元 /1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下册语文1.1《子路、曾...

更新时间:2024-02-20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小阅读-课内
  • 1. 下列对相关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等人谈话之后离去,只有曾皙留下与孔子单独交流,从他的提问来看,他并不赞同孔子对子路等人的态度。 B . 《齐桓晋文之事》一开头,孟子就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这是因为他从儒家主张仁政的观点出发,认为武力征服的方式是野蛮的,不足取的。 C . 《庖丁解牛》启示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按规律办事;而面对具体问题时,仍然要敬慎戒惧。 D . 《鸿门宴》情节跌宕:项王大怒、项伯夜访,局势由急趋缓;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平地再起波澜;沛公逃归、张良留谢,去后余波,荡漾无际。
  • 2.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B . 《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大宗师》,《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C . 《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D . 《鸿门宴》中,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 3.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A .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给出的答案经常是不同的。 B . 不同的答案往往会令学生无所适从,制造疑惑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C . 孔子认为冉有和子路性格不同,冉有需要鼓励,子路需要约束。 D . 公西华有惑即问,孔子耐心解答;弟子学得明白,老师教得清楚。
  • 4. 指出下列人物性格。

    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华:

  • 5. 课文中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庄子的处世观念、人生志愿、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各是什么?反应了中国先贤们对哪些共同性问题的不同解答?
二、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追问,曾晳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回应道“”。
    2. (2)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自夸能治“千乘之国”,依据是“”,直接原因是“”。
    3. (3) 《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4. (4) 《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的结论。
    5. (5) 《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修订《春秋》时运用了一定的笔法,这就是“春秋笔法”。孔子常用不太明显的字眼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倾向,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并且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一直被历代中国文人运用在各种文学体裁上,如诗歌、小说等。他们不直接表明态度,而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多用精微语词,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春秋笔法”如今还被运用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在《南方周末》的一些报道中就可以窥见其踪。

    “春秋笔法”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它强调“据事迹实录”,但同时又要在客观叙述中寓以褒贬。实录和褒贬,如何统一在同一文本中?要义之一是笔削。“笔”就是录,“削”就是不录,笔与削寄托着作者的褒贬。“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当时的国君、大夫得《春秋》一字之褒者,其荣甚过天子之命服;得春秋一字之贬者,其辱过于天子之刑戮。在这个意义上,春秋笔法是披着曲笔外衣的直笔,大义,不偏离,不歪曲,不隐瞒。如《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郑国国君灭弟弟段的做法很阴险,所以称其为伯,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所以称段,而不称弟;兄弟间像两国国君作战,所以称克。兄之老谋深算,弟之骄纵贪婪,兄弟之间为了夺君位而你死我活的恶斗,全部透露出来。不着一褒字,也不着一贬字,而褒贬自在其中。

    在现当代作家中,深得春秋笔法、精于讽刺者无过于鲁迅。他的杂文中常用似断实连的结构,将严于斧钺的诛心之笔,藏于明褒暗贬、注彼写此、旁敲侧击之中,从而锻造出独具匠心的具有巨大表现力的行文笔法。或是才一触及问题便故意戛然而止,或是在引用材料之间不加综合联缀的话,或是附记长过正文,表示有更深更痛的意思无法写出,这些留下空白的地方,都是为了避免行文刻露,而引导读者自己用思考去补充、去深入。这种笔法,需要读者细读揣摩,“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摘编自黎荔《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材料二

    “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权利和话语模式,历经由经及史、由史及文的历史嬗变,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政治话语、外交话语、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讲述者(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迫切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式的话语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声。在学术界,中国声音、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因此,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将古典赋予新的生命和意义,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对“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长期延续这种写作模式,对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是十分不利的。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在起始点上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春秋笔法”并非仅仅是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修辞手法。从源头上看,“春秋笔法”包含着“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内容,涉及到作者在整部作品所要表达或寄托的美刺褒贬问题、结构安排问题、事件因果逻辑关系问题和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关系问题。“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

    “春秋笔法”是中国独有的理论范畴,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尤为突出,是中国式话语对世界话语表达方式的贡献。

    (摘编自李洲良《春秋笔法研究三题》)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笔法”源自孔子修订《春秋》时运用的暗寓褒贬、微言大义的笔法,后也指曲折表达、隐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B . “郑伯克段于鄢”这6个字,透露出史家的道德观,暗含对郑庄公和公叔段失之兄弟之仪、兄弟相斗的不满和批判。 C . 社会经济的崛起,未必能带来与之匹配的话语体系,当今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 D . 史官和作家的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受经学观念影响大,故而,“春秋笔法”特征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源自于儒家经典,运用于历代各文体,活跃于当今话语中,这使得“春秋笔法”既古老又鲜活。 B . 鲁迅的文章之所以让人难懂,可能与他精于讽刺,采用似断实连的结构、明褒暗贬的笔法有关。 C . 不能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叙事研究,是中国叙事学无法摆脱西方叙事理论影响的原因。 D . 如果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对它的认识就不能只局限于修辞方面。
    3. (3)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材料一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三子者出,曾晳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B .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左传·隐公四年》 C .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D .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4. (4) 论证严密,是优秀学术文章的必备要素。请结合文本,分别从论证思路和论证语言角度,对材料一的论证严密性加以分析。
    5. (5) 有同学表示,自己不太喜欢“春秋笔法”,因为需要“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请你根据材料二,向他概括说明“春秋笔法”的重要性。
四、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公孙丑曰:)“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 , 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丁父忧,未终丧,复以吏部尚书召,力辞不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拜住袖A其疏入B谏C其略D曰E世祖临御F三十余年G每值H元夕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敢,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敢”一样,都是古汉语中的谦辞。 B . 方,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方六七十”的“方”意思不相同。 C . 朔望,指朔日和望日,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有时也指每逢朔望举行的朝谒之礼。 D . 疏,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类似体例还有传、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等。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年纪还小的时候,从早上到晚上不停地读书,父母曾经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 B . 英宗想在宫内张灯结彩堆成鳖山,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英宗最终听取了他的意见。 C . 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还保证了粟米的供给。 D . 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丁父忧,未终丧,复以吏部尚书召,力辞不起。

      ②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5. (5)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可以互训,吴师道在《张文忠公云庄家集序》中说:“故滨国文忠张公,名养浩,字希孟,庶几学孟子者。”请结合材料概括吴师道这样说的原因。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枕中记

    [唐]沈既济

    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俄见卢生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

    久之,生目昏思寐。时主人方蒸。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数月,娶崔氏女,生大悦。明年,举进士,登第,释褐秘校,渭南尉,俄迁监察御史,转起居舍人知制诰,三载,出典同州,迁陕牧,生性好土功,自陕西凿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利之,刻石纪德,移节汴州,领河南采访使,征为京兆尹。

    是岁,神武皇帝方事戎狄。帝思将帅之才,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大破戎虏,斩首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遮要害,边人立石于居延山以颂之。归朝册勋,恩礼极盛,转吏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时望清重。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三年,征为常侍,未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中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执大政十余年,嘉谟密令,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制下狱。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引刃自刎。其妻救之,获免。

    数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

    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将殁,上疏。诏曰:“卿俊德,作朕元辅,期于有瘳。”是夕,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生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稽首再拜而去。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 B .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 C .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 D . 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黍:谷物名,其籽实煮熟后有黏性,可酿酒、做糕等。今北方谓之黄米。 B . 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C . 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 D . 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也可以称皇帝的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员的死亦以此称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卢生人生得志,连升官职。到家第二年考中进士并多次升官;三年过后,调出京城,升任不同官职,后应皇帝的命令担任京兆尹。 B . 卢生有将帅之才,深得皇帝信任。卢生没有辜负皇帝对他的信任,大破戎虏,拓展了疆土,建筑了三座大城来把守要害,边境的百姓都歌颂他。 C . 卢生仕途失意,心生悔意。同僚诬陷他和边疆的将领勾结而图谋不轨,官吏跟着他到他家将他抓起来,故卢生很后悔做官。 D . 吕翁点醒卢生,人生如梦。当卢生醒来时,吕翁对他说:“人生所经历的,不过如此啊。”卢生惆怅良久,磕头拜了两拜后离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

      ②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

五、古代诗歌阅读
  •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羁游饯别

    王勃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

    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通过间接描写写出了身为羁客的诗人在旅途中处境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疲倦之感。 B . 领联对仗工整,木槿与细竹丰密正对,“朝”“夜”反对,阶梯、窗户为物对,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孤独、哀凉的气氛。 C . 尾联“悠悠”一词语言凝练,情感浓郁,不仅表现了路途之远,而且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D . 全诗写行客从离欢着笔,写自身从别恨入手,用行客的离欢对照自身的别恨,更突出客游思归的心情。
    2. (2) 首联中的“悬”“倦”二字生动传神,请结合全诗情感简要赏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