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八单元综合练习

更新时间:2024-12-11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民国二十九年下半年,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作战,破袭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战果辉煌。该战役是(   )
    A . 淞沪会战 B . 百团大战 C . 武汉会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2. 1938年,朱德在某次战役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该战役是( )
    A . 卢沟桥保卫战 B . 百团大战 C . 平型关大捷 D . 台儿庄战役
  • 3.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启航(南湖红船)                 ②地道战            ③遵义会议                   ④百万雄师下江南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③②①
  • 4. (2024高三下·开学考) 下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示意中,正确的是(    )
    A . 国民党重点进攻→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B . 国民党全面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C . 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全面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D . 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重点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 5. 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这一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
    A . 国军主力基本消灭 B . 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C . 北平即将和平解放 D . 国民政府已经覆亡
  • 6. 毛泽东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积极的……一时出现了生气篷勃的新气象。”以下史实能支持这一说法的有( )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百团大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7. 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 .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8. 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 . 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D . 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 9. 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的惨状,创作出《松花江上》。歌中唱到:“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导致东北人民流浪关内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华北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南京沦陷
  • 10.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后的一场关键战役,结束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该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渡江战役 D . 平津战役
  • 11. 据统计,仅1937—1938年,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去的知识青年就达2万多,先后经各种途径奔赴解放区的大学生、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以及外国专家华侨等共有6万多,远超1937年初中共党员的总数(4万)。这反映出当时( )
    A . 抗日救亡成为国民的普遍追求 B .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明显扩大 C . 中共的先进性得到空前的认同 D . 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的教育思想
  • 12. 照片是历史的纪录,是无言的自传。下图中照片可用来探讨( )

    A . 井冈山道路的形成 B .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C . 人民教育初步发展 D .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13. 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家总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核准执行。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 . 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B . 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C . 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 D . 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
  • 14. (2023高二上·期中)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下列对这一时期根据地建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巩固和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B . 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最初尝试 C .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D . 建立了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15. 下图是美国学者提出了美国对中国认知的大致编年史顺序。其对中国“钦佩”的原因是中国( )

    A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B . 改革开放政策取得的成功 C . 古代科技成就长期领先世界 D . 冲破苏联阻碍与美国建交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请回答:

    1. (1) 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
    2. (2)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 (3) 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4. (4) 双方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苦心经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 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 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转变为重视边疆地区。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 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 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年5月 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 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和意义。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5年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台湾人民“义不臣倭”,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割台斗争。在日本占领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台湾人民看到了希望。他们在台湾岛内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艰难而又英勇的抗日活动,争取台湾早日光复。祖国大陆对其抗战活动进行了间接支援。台湾人民除了在岛内进行抵抗活动,还有许多台湾同胞直接前往祖国大陆。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与日寇浴血奋战。他们参战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抗日团体,其中台湾义勇队和台湾革命同盟会影响较大。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台湾光复,从此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台湾人民抗日有何特点?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湾人民抗日与台湾光复有何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