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福建 | |
唐 | 32 | 11 | 32 | 44 | 20 | 4 | 29 |
北宋 | 12 | 7 | 25 | 86 | 18 | 4 | 45 |
金及同时期南宋 | 4 | 2 | 14 | 185 | 36 | 14 | 63 |
1958年9月在致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备忘录中提出组成美英法三国核心领导机构。
1958 年 11 月赴西德与阿登纳会晤,建立巴黎——波恩轴心。
1959年6月拒绝美国在法国领土储存核弹头和在法国建立中程导弹基地。
1963 年6月法国从北约撤回大西洋舰队,不再参加北约联合军事演习。
1964 年1月中法建交,法国是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1964年走访 11 个拉丁美洲国家,签订了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
1966 年3 月正式通知北约盟国,法国结束对北约组织一体化的从属关系。
材料一
时期 | 史学成果举例 |
两汉时期 |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 提出“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撰述宗旨, 成为中国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传统。后人评论“这实在是一部组织严密、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也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部通史”。东汉班固著《汉书》,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断代史体裁 |
辽宋夏金元时期 | 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部体裁不同的通史著作,把中国古代的通史撰述推向高峰; 元末修撰了宋、辽、金三史 |
明清时期(1840年前) | 李贽著《藏书》,以“与百千万人作对敌”的批判精神, 写出“不与旧时公案同”的史学评论,并指出“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清代章学诚提出“史德”论,史家修养体系更加完备 |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编写组《中国史学史》
材料二 李大钊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者之一,在阐释、传播唯物史观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16年,李大钊曾撰写《民彝与政治》一文,认为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在历史运动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后来,他还写了《庶民的胜利》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等文章。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 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1920年,李大钊撰写《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指出“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中国史学史》编写组《中国史学史》
材料一 关于世界近代史上限,存在下述 10 种不同的看法: “英国革命”说。80年代中期以前,绝大多数教科书和绝大多数学者坚持这一看法,而且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坚持此说。他们认为,确定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应以在世界历史上带有全局性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事件为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在一个欧洲大国中的胜利,它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直到 90 年代中期,这一说法仍颇有市场。
材料二 “19 世纪”说。有学者认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平衡的; 欧洲领先进入近代,并不等于世界同时进入近代; 欧洲近代上限与世界近代上限之间,必然会有一个“时间差”。欧洲近代史的上限开始于15 世纪下半叶,世界近代史则开始于 19世纪。 世界近代上限是世界性的,而决不是区域性的。 从 19 世纪初到 19 世纪末, 是世界从前资本主义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完整的过渡期,是世界历史的真正上限。
——上述内容摘编自赵文亮《近二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世界近代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材料一 “我(戴高乐) 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无奈的痛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在那些地方移交我们的权力, 卷起我们旗帆,合上这部伟大的历史,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精神上的考验。
——摘编自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注: 《希望回忆录》是法国总统戴高乐退出政坛之后写成的回忆录,其回忆的内容主要针对冷战时期。
材料二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某殖民地总督的助手:1947年3月的口口口 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材料三 广大亚非拉国家, 长期遭受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他们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都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他们是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前进的革命动力,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主要力量。
——节选自邓小平在联大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四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摘编自徐广文《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