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4-01-24 浏览次数:3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基础知识题
  • 1. 学校开展“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主题报告会,请你参与。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主题报告会方案

    目的:传承传统美德,引导同学们学习优秀的精神品质

    时间:本周四14:00

    地点:学校大礼堂三楼报告厅

    对象:全校师生

    内容:中华传统美德及模范人物事迹

    为营造活动气氛,学校计划在场地内张贴横幅,请你用楷体字将报告主题规范整齐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 2.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扫

     山

     

    形 滴 lòu

    低 wā 沉 diàn

    盖 wéi

  • 3.  根据词语意思写出词语。
    1. (1) :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2. (2)  :形容山势险峻。
    3. (3) :不同寻常的,奇特怪异的形状。
  • 4.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1. (1)  泊:湖 停
    2. (2) 壳:地 贝
    3. (3) 龟:裂 乌
二、语言综合运用
  • 5. (巴南月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 ,  ,;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 ,;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 6. [字斟句酌品诗意]

    “诗者,吟咏性情也。”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不同的国度,      (bō)动人们的心。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     (xūn)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suì)。在垂之年读《静夜思》和在而立之年读《静夜思》感触是那么不同。

    1. (1) 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汉字。

      (bō) 动 (xūn) 陶 深(suì)

    2.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请填选项字母)

       (A. xián B. xuán)

      (A. jì B. tiáo)

    3. (3)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暗淡:在句中是“没有希望”的意思。 B . 徜徉:在句中是“陶醉于诗歌当中”的意思。 C . 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情感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发生变化。 D . 而立:指三十岁。
  • 7.  (宁波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光秃的树木在风中贮立,一阵风过,零星的残叶随之( )零。枯树掩映下有间萧瑟的房屋,房上的锁已经被雨水腐( )。每到夜晚,窗户的破洞中会显现出一道道昏黄模湖的光,映出飞舞的蚊虫和灰尘颗粒。

    1. (1)  给加点字注音。

      零  腐

    2. (2)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改为改为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天来了,苍翠的生命复苏了,希望的机会一个个地迎面来了。 因春风的吹拂,荒芜的土地有了绿意,无数弱小的生命在春风中开始( )发,又向着辽阔的蓝天竞发。 一株弱不禁风的海棠,会因春风的扶持而渐渐强壮,那浩瀚的森林更不用说了。 一夜之间,春的消息传遍了林中,无边无际的绿意又在春风拂煦中 yùn( )育了。 春风中,一颗饱经沧桑的心灵振作起来了,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是大自然的恩赐。寒来署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 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发 yùn

    2. (2)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改为
    3. (3) 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② 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③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④ 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A . ③①④② B . ④③②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①④③
  • 9. 八年级(1)班组织“相约大自然”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1)  班长已设计好一项活动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

      活动一:展示图片,欣赏大自然。

      活动二:

      活动三:.

    2. (2)  活动一中,小露同学拍摄了下面的照片,请你为它写一句精妙的图片说明。 15 字以内。

三、现代文阅读
  • 10. 非文学作品阅读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犷、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灶王、关王、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群仙祝寿等;三为历史人物及故事,如桃园结义、文姬归汉、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群英会,《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花园相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摇钱树、聚宝盆、老鼠娶亲、鲤鱼跃龙门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 下列关于“中国年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年画始于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表达喜庆审美情趣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B . 年画的内容题材多样,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所有地区过年的习俗。 C . “中国年画四大家”为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和绵竹年画。 D . 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
    2. (2) 说明文或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需方法得当,条理清晰。下面是小宁和小波在阅读文章后的讨论,请完成他们的对话。

      小宁,我有个疑惑:③-⑦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呀?

      小波,这五段采用先总后分的顺序,说明了的特点。

      我发现,第③段列举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是呀,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

      我明白了。我还发现,第⑨段中的画线句不够简洁,“最早”这个词显得有点多余,应该删去,这样更符合说明文语言简洁的特点。

      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不能删去,因为

四、写作题
  • 11. 本单元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诸多多姿多彩的自然之物,请写出你在学习中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并任选几个词语写一段描写景物的片段。(100字左右)
    1. (1) 我积累的词语:

      辉煌 繁密 幽寂 萋萋 

    2. (2) 习作展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