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月考...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一上·广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用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

    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对“闹”字的认识,说明古人对“通感”手法运用的妙处还未能领会。 B . “通财之谊”原指交情深的朋友间钱财往来,文中指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C . 《荷塘月色》中描写层次丰富,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 D . 孙绍振对《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解读,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
    2. (2) 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
      A .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 .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 .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B .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就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 C . 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 . 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 (4) 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给“通感”下一个定义。
    5.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第①段的行文脉络。
  • 2. (2023高一上·广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两天果然好了。这地方有这种病,每个孩子都发生,也因之每个母亲都知道怎样治,那是有效的经验。只要环境不变,没有新的细菌侵入,这套不必讲学理的应付方法,总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问理由了。

    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中国的一个个村庄无论在实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固定物。假想一个人能够反观五百年前的景象,追溯现代历史延展的开端,他一定会发现过去与现在相比几无差异。眼前矗立着的住宅建筑物确实没有五百年的历史,但它们与五百年前原址上的建筑物并无二致。一些家庭原来居住在草顶土墙之中,如今则在瓦顶砖墙的房屋里繁衍,而另一些家庭却已经消亡。不时会有新的家庭出现,但这只是不规则和不寻常的现象,那些在大片的土建房屋中生活的人们,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土著居民的后裔,他们重复做着祖先曾做过的事,不多不少,也无不同。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耕种着同一片土地(尽管一些庄稼已换成了新品种);他们以一种不变的次序去赶同样的集市;买卖并消费着同样的物品;按照同一种模式男娶女嫁。

    一位哲人有过这么一句明智的告诫:“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民族,我们就应当注意他们认可何种事物。”一个中国村民的向往与其或远或近的祖先的向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中国乡村中不存在理智的生活。即使偶尔有几个文化人生活在村庄里,他们往往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而不与其他邻居有什么往来,与自己的亲戚也没有什么往来,正如有句老话所言:“学究论书,屠夫说猪。”

    (摘自[美]明恩溥《中国的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

    材料三:

    作为传教士中的元老级人物,北京的丁韪良博士在古老的东方工作60个年头之后得出这样的看法,那就是,当这个古老的“中央王国”还处于成长期时,中国先人们具有的创造性和发明才能是令人赞叹的,而这样的创新型在现代中国人身上已经很难再找到了。事实上,当代中国人创造智慧的消退更像是社会意识形态造成的,而并非是教育体制的原因。

    毋庸置疑,中国的文化发展确实在某些阶段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中国社会出现的集体思想停滞并非是因为国民懒惰,而是由于盲信于某些教条。由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按照这些信条去做总是能够获得成功,因此对这些观念深信不疑。在这些信条的指导下,人们基本能够保持秩序的稳定,并获得一种安全感和一定程度的幸福感。直到最近,这些旧观念的权威地位才受到了挑战,而之前,这些观念的影响范围一直在不断扩大,并且从未遇到过能够与之抗衡的新思想体系。中国文化的波及面不断扩大,以至于整个东亚都受到了它的润泽。

    (摘自[美]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李上译)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和法律都属于行为规范,不同之处在于各自维持规范的力量。与法不同,礼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B . 任何一种社会都有传统,而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比在现代社会更大,因而它在乡土社会里有更大的效力。 C .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代一代人试验出来的有效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人们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满足需要。 D . 礼是按照仪式做的意思,而仪式来自人们对传统的敬畏之感,人们服礼时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去做。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重复做着祖先曾做过的事。 B . 昆明乡下人知道怎样治初生孩子生“假牙”难受啼哭的病症,这个事例说明了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既有经验的有效。 C . 偶尔几个文化人生活在村庄里,往往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而不与其他邻居或亲戚往来,也反映了中国乡村在精神上是一个固定物。 D .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观点时,都用到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3. (3) 下列内容,不能用来印证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鲁迅小说《祝福》中,鲁镇的百姓每年年终都要置办“福礼”,致敬尽礼,迎接福神,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B . 《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要“我”在正月初一早晨说恭喜的话,吃福橘,这样就能保佑一年顺顺溜溜。 C . 用青蒿来治疗疟疾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早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记载,屠呦呦从中得到启发,研究发现了青蒿素。 D . 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人们根据生辰八字取名,推算人的命运、婚姻事业等。
    4. (4) “人服礼是主动的”,其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进行归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一上·广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文本二: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故更之为愚溪。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节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

    文本三:

    苏轼和柳宗元,都曾长期被贬荒远异乡。二人的诸多作品,虽同属贬地山水游记,却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

    柳、苏描写山水风物的目的不同。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南荒,仍然执着追求“辅时及物”的政治理想和孤高耿介的人格,对忠而被逐激愤不平,因而在山水泉石中寻找精神寄托,选取与自己的性情、人格相类的奇山、异石、幽泉,托物言志,使外物成为作者人格、心灵的象征。苏轼的贬地山水游记更多地表现了齐一万物、忘怀得失的旷达超脱情怀,从哲理高度化解党派纷争给他带来的精神困扰和人生痛苦,从而达到心境的淡泊宁静。

    柳、苏贬后写作山水游记的目的不同,导致他们选取、描写山水风物的态度和标准不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有明显的主观刻意性,而苏轼的山水游记则具有客观随意性。柳宗元以主观刻意的、选择性的视角观察山水,把特定的山水当成同病相怜的珍爱对象,使得清幽之景饱含幽怨之情。较之柳宗元,苏轼对于山水,是率性的吟赏,其本意在于无心。苏轼以非功利的心态欣赏山水风物的特色,感悟山水风物中蕴含的宇宙人生哲理,化解逆境中的困惑和痛苦。

    由于以上的原因,二人的山水游记产生了意境差异。柳文多为“有我之境”,苏文则多为“无我之境”。柳宗元的贬地山水游记重寄托,刻意选取,甚至是创造适合抒发孤高、愤懑、失意感情的山水意象与氛围,他的山水散文无不打上其身世的印记,在摹山范水的同时,抒写放逐蛮荒的愤懑与不平。不管是“特立”不群的西山,还是“凄神寒骨”“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小石潭,无不是作者“以我观物”所创造的“有我之境”。苏轼的贬地山水游记,注重以齐一万物、超然物外的态度描写山水风物,因物悟理,触处生春,多表现苏轼忘怀得失、随遇而安的旷达超脱情怀。他的《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等都是不执于我、不滞于物、豁达圆通的“无我之境”。

    (摘编自杨有山《哲人之文与骚人之文——苏轼与柳宗元贬地山水游记比较》)

    1. (1) 下列对文本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B .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C .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D .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2.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建安文学开创者曹操的《短歌行》,建安文学具有刚健质朴、慷慨悲凉的特点。 B .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文采、韵律,而主客问答是其典型体式,一般贬抑主人的观点,伸张客人的观点。 C . 灌水之阳指灌水的北面。阴阳在中国古代可以表示山水地理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而山北水南称为阴。 D . 柳宗元和苏轼是“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古文运动浪潮,提倡恢复和发展秦汉散文的优良传统。
    3. (3) 下列对文本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主要辨析柳宗元和苏轼在贬谪时期所创作的山水游记艺术风貌的差异,并探讨形成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 B . 苏轼以非功利的心态率性随意地欣赏自然山水风物,柳宗元则功利地把特定的山水当成同病相怜的抒愤载体。 C . 选文末段列举柳宗元山水游记作品中的景物,意在说明柳文中的“有我之境”是作者“以我观物”创造出来的。 D . 选文整体采用“总分”式论述结构,在分述观点时采用递进式的论述结构,逻辑清晰,层次井然,说理透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5. (5) 文本三题目中的“哲人”与“骚人”各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本一、二具体分析。
  • 4. (2023高一上·广丰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和《登高》进行比较阅读,完成小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登高》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B . 《登高》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C . 《旅夜书怀》首联孤弱的细草在风中飘摇不定,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衬托了作者的孤苦无依。 D . 《旅夜书怀》尾联借景抒情,以沙鸥的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2. (2) 请比较两诗颔联写景手法的不同之处。
  • 5. (2023高一上·广丰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对比的手法正面描写琵琶声。
    2.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以美女衬英雄;再写“”,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3. (3) 《出师表》中“”两句写诸葛亮希望用尽自己的才能来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表现了诸葛亮对汉室的忠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一上·广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来就来的寒潮,让那些正在盘点一年减肥大计的人们找回了一点自尊。只是,“囤肉”真的能抗寒吗?人体的脂肪组织 ①  , 两者区别在于棕色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当机体进食或遇寒冷刺激时能大量产热,快速供能,有利于抗寒。除此之外,脂肪组织还具有缓冲和隔热功能。较厚的皮下脂肪能把热量包裹在体内,可以阻止体热散失,有助于保暖。而且,脂肪还是储存能量的最主要物质,也是供能系数最高的营养素。这样看来,御寒抗冻, ②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虽说棕色脂肪自带“发热器”,但这跟“胖人抗冻”没关系。因为我们常说的超重和肥胖,囤的几乎都是不产热的白色脂肪。而且棕色脂肪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新生儿一般比较多,而成人体内很少。另外,白色脂肪细胞中含线粒体极少,而肌肉细胞中 ③  , 可以说,肌肉是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

    脂肪就像是裹在身上的衣服和被子 , 能够挡风和阻止体热散失,但不能让身体产生热量。而肌肉就像体内一个自带充电功能的暖宝宝或电热毯,能持续产生热量,为身体供能。看来,秋天贴的膘、冬天囤的肉,“终究还是错付了”!化被动为主动,论抗寒的正确打开方式,那当然是:增肌!增肌!增肌!

    1. (1) 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云青青兮”像要下雨,“水澹澹兮”生出烟雾,眼前的景象使李白大为震惊。 B . 上海人叫小瘪三的那批角色,也很像我们的党八股,干瘪得很,样子十分难看。 C . 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不断涌现,像“高铁”“刷屏”“供给侧”等。 D . 他真像他的父亲啊!那么有骨气,绝不作孬种,永远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7. (2023高一上·长乐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   ),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   )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

    几百年之后,我们(   )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1. (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
      A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 B .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C .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D . 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 (2) 连词的准确使用,不仅可以表明作者的态度,而且能够让前后句逻辑严密,文中括号处所填连词最佳选项为(   )
      A . 然而 当然 虽然 当然 B . 当然 然而 虽然 当然 C . 当然 然而 当然 虽然 D . 然而 然而 虽然 虽然
    3. (3) 文中加点字精准简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一上·广丰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新时代的领路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朱伯庐

    奢侈的必然结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又有什么感受?假如班上将举办一次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请你就上述材料的提示,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