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致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
—摘编自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材料三: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公元307 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 多万人……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亩产量。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一: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遭到鲜卑传统观念束缚和守旧势力的阻挠反对,几乎每项措施的推行都遭到了干扰和破坏。尤其是迁都之后,太子元恂企图从洛阳逃回平城发动叛乱,拓跋宏大义灭亲,毅然将其处死。元老贵族穆泰等又在平城反叛,拓跋宏坚决予以镇压,使守旧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为改革扫清了障碍。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取得了成功。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三卷)·古代卷》
材料一:
材料二: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汉文帝曾经减免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汉文帝一度将“算赋”(人头税)由120 钱减为40 钱,景帝则将男子为国家服徭役的年龄由17 岁推至20岁。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汉文帝废除了秦朝的连坐制,将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笞刑数目。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三: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朝使者和行旅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