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中考一轮总复习 第2课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更新时间:2024-02-26 浏览次数:20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上·路南月考) 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 2. (2022九上·凤阳月考)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只有一种生成物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以做保护气 C .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均为化学变化 D . 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消耗氧气,所以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 3. (2023九上·双流月考)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 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 4. (2022九上·巧家期中)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二氧化锰和食盐

    观察颜色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C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

    用火柴梗迅速平放于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

    D

    检验氢气纯度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

    A . A B . B C . C D . D
  • 5.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 .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 .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无色液滴 D . 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 6. (2023九上·昭通期中) 以下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要选择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气瓶进行对比实验 B . 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 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 7. (2019九上·青岛期中) 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A

    二氧化碳、氮气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B

    水与酒精

    分别闻气味

    C

    呼出气体和新鲜空气

    分别同速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D

    蒸馏水与食盐水

    分别取两种液体少量,加热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1九上·陆丰月考)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火焰三层﹣﹣外焰、內焰、焰心

    温度最高﹣﹣外焰

    熄灭蜡烛时的白烟﹣﹣石蜡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停止加热时,要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1九上·夏津期中) 赵老师在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时候,将一张滤纸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发现滤纸上出现圆弧状黑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实验说明蜡烛火焰分层,外焰温度最高 B . 此实验中,滤纸可以被一根小木条代替 C . 将滤纸换成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生成 D . 酒精灯火焰与蜡烛火焰相似。用酒精灯加热药品时,试管底部可直接触及灯芯位置
  • 10. (2023九上·离石期末) 蜡烛虽小,见微知著。图一是某小组同学探究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图二是实验③中烧杯内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①说明蜡烛燃烧产生可燃性气体 B . 实验②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氧元素 C . 实验③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 . 图二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 12. (2022九上·凤阳月考)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 (1)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缓慢过程。
    2. (2) 探究一: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澄清的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浑浊物,实验室里常用于吸收和检验少量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某同学吸气时应将活塞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甲瓶中无明显现象。

    3. (3) 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 , 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大些。
    4. (4) 探究二: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可用于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5. (5) [ 设计实验]

      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由于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丙瓶为安全瓶,其目的是为了

    6. (6) 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2)和(3)相同,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四、实验探究题
  • 13. (2021九上·石城月考)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1. (1)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 小,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外焰处的铁沙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沙窗无明显变化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焰心处有可燃物

      澄清石灰水,硫酸铜粉末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2. (2)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
  • 14. (2022九上·涟源期中)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块薄铜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片被“熏黑”了。针对铜片上产生的黑色固体,请你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①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炭黑(即黑烟)。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猜想与假设】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炭黑。

    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

    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炭黑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1. (1)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部位加热。

      铜片变黑

      可推知(填甲、乙、丙)的猜想都不正确。

      实验二:取一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取下胶塞后的现象:

      乙的猜想正确

    2. (2) 【反思拓展】

      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的干扰。

    3. (3) 由实验说明产生黑色物质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的新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 (4) 铜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铜,(填“能”或“不能”)用此反应来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