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目的 | 方案设计 | 现象 | 结论 |
A | 探究Cu和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 将NO2通入下列溶液至饱和: ①浓HNO3 ②Cu(NO3)2和HNO3混合溶液 | ①无色变黄色 ②蓝色变绿色 | Cu和浓HNO3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溶有NO2 |
B | 比较F﹣与SCN﹣结合Fe3+的能力 |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F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振荡 |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结合Fe3+的能力:F﹣>SCN﹣ |
C | 比较HF与H2SO3的酸性 | 分别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与(NH4)2SO3溶液的pH | 前者pH小 | 酸性:HF>H2SO3 |
D |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2O3与H2SO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 温度高的溶液中先出现浑浊 | 温度升高,该反应速率加快 |
选项 | 目的 | 实验 |
A | 鉴别某材料是丝绸还是化纤 | 取样灼烧,闻灼烧时的气味并观察灼烧后灰烬的状态 |
B |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一定温度下,用相同质量的同种锌粒分别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观察气体产生的快慢 |
C | 测定某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移取稀盐酸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依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 |
D | 证明非金属性: | 向装有固体的装置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或操作 |
A | 配制溶液 | 称取置于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
B |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和 | 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溶液,静置、过滤,向滤液中加盐酸至弱酸性 |
C | 探究Cl和I的非金属性强弱 | 向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振荡,若溶液变成棕黄色,则Cl的非金属性强于I |
D | 探究和的大小 | 向溶液中依次加入5滴溶液、5滴溶液,若先观察到白色沉淀再观察到黑色沉淀,则 |
选项 | 探究方案 | 探究目的 |
A | 向2mL 0.1mol/L KI溶液中加入5mL 0.1mol/L溶液充分反应后用苯萃取2~3次,取水层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化学反应有一定限度 |
B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立即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 测定新制氯水的pH |
C | 分别向2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和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溶液 |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 | 分别取50mL 0.5mol/L硫酸、氢氧化钠两溶液在量热器中充分反应,测定反应前后最大温度差 | 测定中和热 |
| 步骤 | 操作或叙述 |
A | Ⅰ.用标准溶液标定醋酸溶液浓度 | 滴定时应始终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
B | Ⅱ.用标定后的溶液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 一定要使用干燥的容量瓶 |
C | Ⅲ.测定步骤Ⅱ中所得溶液的 | 应在相同温度下测定 |
D | Ⅳ.计算不同浓度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 | 计算式为 |
实验步骤为:
①取100mL废水(假定有机成分只有萘磺酸钠),在35℃下加入等体积甲醇,充分混合后,冷却、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②经检测,固体A主要成分为Na2SO4 , 并含有少量Na2SO3和萘磺酸钠;滤液B含2.3g萘磺酸钠。
③一定温度下,从滤液B中回收甲醇;再蒸发浓缩析出萘磺酸钠,过滤,得滤液C,向滤液C中加入适量的NaClO溶液去除少量的和NH3。
④按下图实验装置(部分装置略)对固体A进行处理,完全反应后Pt坩埚中固体为Na2SO4。
简化的操作过程: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打开或关闭活塞1和活塞2,通入N2一段时间。再次打开或关闭活塞1和活塞2,改为通入O2 , 点燃煤气灯,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O2一段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 | 27.00 | 27.02 | 26.98 |
经计算,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图2 图3
使尖嘴处充满碱液
E . 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测定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F . 根据图3中突变范围,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所产生的误差最小滴定次数 | 待测盐酸体积/mL | 标准溶液体积 | |
滴定前刻度/mL | 滴定后刻度/mL | ||
第1次 | 25.00 | 0.00 | 26.11 |
第2次 | 25.00 | 1.56 | 29.61 |
第3次 | 25.00 | 0.22 | 26.31 |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选用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是。
Ⅰ.获取安全的饮用水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自来水厂经常用氯气进行杀菌,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测定某工厂废水中游离态氯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取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入溶液(足量),滴入2~3滴淀粉溶液.
②将标准溶液(显碱性)装入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
试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②若用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
a. b. c. d.
参考表中的数据,若用溶液滴定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填标号).
难溶物 | |||||
颜色 | 白 | 浅黄 | 白 | 砖红 | 白 |
A.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酸式滴定管取盐酸 , 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
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次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处,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E→→F→→C→→D.
②上述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意观察.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④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 | 标准溶液的体积/ | |
滴定前读数 | 滴定后读数 | ||
1 | 20.00 | 1.03 | 23.03 |
2 | 20.00 | 0.60 | 22.60 |
3 | 20.00 | 0.20 | 20.19 |
则该盐酸浓度为 .
⑤若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标准液润洗就注入标准溶液,则测定结果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阅资料:保持反应溶液不变,减小 , 增大 , 与成直线关系。
实验过程:改变约盐酸及溶液的体积,将酸、碱溶液混合,准确测定出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mL | 50.0 | 45.0 | 40.0 | 35.0 | 30.0 | 25.0 | 20.0 | 15.0 | 10.0 | 5.0 |
/mL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45.0 |
/℃ | 0 | 1.2 | 2.5 | 3.8 | 5.1 | 5.7 | 4.8 | 3.6 | 2.4 | 1.2 |
数据分析: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将1~5及6~10次实验数据分别作直线,延伸两直线交于一点,交点处。
两条直线交点处 , 则(填“>”“<”或“=”)5.7。计算出盐酸的浓度=(保留两位小数)。计算中和热=-(列出计算式即可,用含的式子表示,取 , 取 , 忽略水以外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以及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实验试剂:盐酸、溶液、蒸馏水、固体。
每组实验均做3组,取的平均值得到下列表格:
实验序号 | 实验项目(混合物质组合) | (盐酸)/mL | (溶液)/mL | ()/mL | (固体)/g | /℃ | /() |
1 | 溶液与盐酸 | 50 | 50 | 0 | 0 | ||
2 | 固体与蒸馏水 | 0 | 0 | ||||
3 | 固体与盐酸 | 100 | 0 | 0 | 1.1 |
补充表格中数据:=,=。
实验 | 起始温度 | 终止温度 | |
序号 | 硫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溶液 |
1 | 20.0 | 20.1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5 | 20.6 | 23.6 |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a.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的温度
b.量取硫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步骤一:取样品3.120 g用稀硫酸充分溶解得到溶液,再用足量铝将还原为 , 过滤并洗涤,将所得滤液和洗涤液混合并注入250 mL容量瓶,定容得到待测液。
步骤二:取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用0.100 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将氧化为 , 三次滴定测得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 滴定前标准液的体积读数/mL | 滴定后标准液的体积读数/mL |
1 | 25.00 | 0.20 | 30.22 |
2 | 25.00 | 1.21 | 32.21 |
3 | 25.00 | 1.50 | 31.48 |
回答下列问题:
a.从滴定管上口加入高于“0”刻度2-3 mL所要盛装的溶液
b.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c.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 mL所要盛装的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
d.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入预置的烧杯中
e.调整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记录数据
f.轻轻转动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无气泡
g.轻轻挤压玻璃球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无气泡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
④经准确操作后,量取V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指示剂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大致为9)
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6.02 | 25.35 | 25.30 |
从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仰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有气泡
C.盛装白醋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白醋溶液润洗
D.锥形瓶预先用食用白醋润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