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二、简要回答(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8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共40分)
  • 21. (2023七上·峡江期末)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曾说过,“一片甲骨惊天下”。下图是刻有文字的甲骨和已经释读的甲骨文示例。

    示例:历法----《大明历》。

    材料二 书法作为一种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被确定为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一时代诗词文赋的大繁荣,为书法家提供了艺术的书写内容。优美而富于情感的文学内容,改变了书写者的书写动机、目的,也转变了书写者的心情和意识。

    -----摘编自《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赏析》

    1. (1) 上图中的龟甲最早可能出自哪个朝代?图中的文字体现了怎样的造字方法?你如何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2. (2) 小明在整理中国古代科技知识,并为文件夹制作知识分类标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类标签帮他完善内容(列举一项成就即可)。
  • 22. (2023七上·峡江期末)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 (1) 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当时称霸的诸侯是谁?为了称霸,他打出了什么旗号?
    2. (2) 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不得摘抄原文)
    3. (3) 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的建设有何启示?
  • 23. (2023七上·峡江期末) 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国家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上之无上成绩。--钱穆《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

    材料三 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绸之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的考虑,同时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立了汉朝直接管辖西域的专门官职和机构。---《河西走廊》

    1. (1) 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的言论针对历史上的哪一制度?他认为这一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有何影响?
    3. (3) 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 24. (2023七上·峡江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诸子百家对于统治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由春秋战国走向天下一统的过程中,法术首先奠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基础。……汉代黄老术的清净无为之治,使得汉朝逐渐走向繁荣,但是也导致了同姓诸侯坐大而威胁中央政权之势。---李锐《诸子百家的治术争鸣》

    材料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东汉·张仲景

    材料三: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掌握农作物的生产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为解决汉初黄老术的弊端,巩固中央政权,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1. (1) 材料二中张仲景“博采众方”写成的中医治疗学专著是什么?为什么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 (2) 概括材料三中贾思勰的主张内容。谈谈这本著作在农学史上的地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