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的新称呼
项目 | 新称呼 | 新称呼的标准 |
第一类 | “东方国家”“亚非国家” | 地理位置 |
第二类 | “独立自主国”“半独立自主国” | 国家主权独立程度 |
第三类 | “中间国家”“中立国家”“第三世界集团” | 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关系 |
上述调整( )
第一章 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 细菌战役 第三章 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 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
立法时间 | 相关内容 |
1802年 | 学徒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
1819年 | 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半;9-16岁工人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半做夜工 |
1825年 | 9-16岁工人周六工作时间最高不超过6小时 |
材料一 唐朝乡村治理转型是渐进式的。唐朝开始推行“村”制度,将所有野外聚落统一名为“村”,并设置村正,“村”正式成为一级基层组织,“村”从自然聚落转变为行政区划。唐代村落中的乡族势力是乡村社会的领袖。唐前期乡村社会中具有文化和仕宦背景的群体以士族为主体,唐代后期,逐渐由以科举为背景的乡村知识分子构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乡里组织与宗族组织两者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不尽相同。在唐前期,乡里组织控制社会的力量更强大一些,唐代后期,乡里组织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力有下降的趋势。以村落为背景的乡族势力亦在加强,此时的村落领袖一般为乡村富户,实力更强。
——摘编自胡瑜锴《唐代乡村治理转型初探》等
材料二 在宋代,县衙作为国家权力的末梢,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注重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监督,实施保甲制度,建立了严密的治安网。保甲制成为中央控制基层社会最主要的工具,但基本停留在税收和治安两个关键领域,其他诸如公益活动、社会救助等地方公共事务,则主要依托基层社会力量来完成。体制内外的官员与士绅亦长期在乡里民间践行着恢复“三代圣王之治”的乡治格局的尝试。北宋吕大钧创办《吕氏乡约》,形成了一个以道德修养为主要目标的理性化的基层自治组织。之后逐渐德润乡里、化民成俗。
——摘编自王文兵《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宋代乡村治理问题研究》等
材料:张之洞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时间 | 事件 |
1887年 |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奏请开办广东水陆师学堂各一所。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学生学习外语、制造、轮船驾驶、攻战、枪炮等课程。 |
1896年 | 张之洞上呈《选派学生出洋肄业折》,提出“选派已通西文之学生出洋肄业”。 |
1898年 | 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力倡新学,提出他最早的一个近代学制的构想:“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 |
1902年 | 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上奏《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形成了湖北学制体系。 |
1903年 | 张之洞等奏拟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 |
1905年 | 张之洞等官员联名奏请清政府立停科举,提出“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获准。 |
——摘编自苑书义《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张之洞教育活动”,自拟论题,进行评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材料一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城市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对上海的发展轨迹产生了重要影响。上海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重工业投资,对其投资占工业建设总投资的74.5%。通过接管国民党政府的商业、贸易管理机构和官僚资本主义商业、贸易公司,建立起来的国营商业机构,不断加强对货源和市场的掌握。上海还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逐步减少城市人口。疏散途径主要包括:动员大批难民和失业群众回乡生产、到皖北黄泛区与苏北盐垦区垦荒生产。
——摘编自张励《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型》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来,中国城市的外观和格局、城市生活的内涵等,都发生了令人惊奇的迅速改变。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农民进城务工;进入大学的农民子女毕业后,许多人在城市找到了新的职业;由于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减少,第二、三产业则逐步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向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从北到南还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这些经济圈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市群。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城市化对应着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摘编自王鸿生《中国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和问题》
材料一 产业巨变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巨大变化。世界贸易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增进了世界物质生产和贸易利益,其中存在不平等与不平衡。……更可怕的是,自18世纪以来这种经济秩序至今仍存在,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诠释和粉饰下,变成了合理的、“先进”的,并被当作真理去推广。
——摘编自王晓明《世界贸易史》等
材料二 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结构
——据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