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 . 西欧手工工场兴起
B . 世界贸易总额骤减
C .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2.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史实( )
A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3.
根据下表,能够得出最恰当的结论是( )
时 间 | 事 件 |
1858年4月 | 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至白河口 |
1858年5月 | 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
1858年5月 |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率兵到达瑷珲,与中国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
1858年8月 | 陈玉成、李秀成统领各路大军协同作战,一举攻破浦口,歼敌万余,再次击溃清政府的江北大营 |
A . 清政府面临外忧内患局面
B . 外国的侵略已经深入内地
C . 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
D .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
4.
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犯了兵家大忌。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后期作战,屡失良机。可见,引发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A . 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B . 领导集团内部的争斗
C . 体制的不均等性
D . 战略上不断失误
-
5.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 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武昌起义
D . 秋收起义
-
6.
(2024八上·东莞期中)
张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事、学术皆有焉。”其所述现象表明( )
A . 新式学堂开始创办
B . 新型媒体得到发展
C . 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D .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
7.
(2024八上·长春月考)
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该评论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
A . 《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8.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 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兴起
C . 民主与科学的潮流
D .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9.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将中国人知不足后进行的探索活动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洋务运动
B . ①辛亥革命 ②戊戌变法 ③新文化运动
C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新文化运动
D . ①新文化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
10.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 . 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 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
11.
(2024·邯郸模拟)
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 . 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
A .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C . 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 . 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
13.
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图所示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 . 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 . 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 . 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
14.
以下关于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 . 成为党和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 标志着红军长征取得最后的胜利
D . 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
A . 北伐胜利进军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国共两党合作
D . 国民党的革命历程
-
16.
(2024九下·凉州模拟)
1942年1月,美国《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文中的军事胜利是指( )
A . 淞沪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武汉会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17.
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洗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基础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国共首次合作
C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全民族团结抗战
-
18.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 . 井冈山会师
B . 西安事变
C . 百团大战
D . 重庆谈判
-
19.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 20 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 )
A .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 . 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 . 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D . 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
20.
(2024九下·云南月考)
下表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对表中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
) 时间(年) | 新式学堂总数(所) | 学生总数(人) |
1902 | 35787 | 1006740 |
1906 | 59117 | 逾160万 |
1912 | 82272 | 2933870 |
A . 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
B . 废除科举制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
C . 戊戌变法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
D . 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21.
(1)《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南京五处为通商口岸。
-
-
(2)
1920年春,清华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
(3)
齐白石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创作了《愚公移山》等鸿篇巨作。
-
(4)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 其中第26 题 18分, 第27 题 16 分。)
-
22.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 两广地区发生水灾、 旱灾、 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 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材料三: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场战争之后签订的哪一条约?
-
(2)
材料二中“宗教组织”指的是什么组织?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金田起义的原因。
-
(3)
材料三发生在哪一场战争之后? 李鸿章在慈禧的授意下签订了哪一条约? 该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再加上一前一后两个“天安门”之间的一些反帝反封建的画卷,便构成了一部绚丽恢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
-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
-
(2)
你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
(3)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天安门开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上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四、分析与探究(本大题共 1小题,16分)
-
2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
材料三:
材料四:2014年2月 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 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战争作上述评论的? 这次战争大清帝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该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
(2)
材料二中东北人民“苦难十四年”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苦难十四年”是在哪一年结束的?
-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