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NO ②NH3 ③N2O ④NO2 ⑤N2 ⑥KNO3 .
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3Cl2+2Fe(OH)3+xKOH═2K2FeO4+6KCl+y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6 | 16 | 1 | 6 |
反应后质量(g) | 12 | 未测 | 1 | 23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加入明矾 |
B | 鉴别H2和CH4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C |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 通过灼热的炭层 |
D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 加入足量锌粉 |
饮茶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茶叶中含有一类叫茶多酚的物质。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并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常称为多酚类。
茶多酚为淡黄色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粉状图体或结晶,易溶于水、乙醇,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色,略有吸水性。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
如图1,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可采用下列办法:
不同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不同,人们常利用茶多酚能与亚铁离子反应形成紫蓝色物质,依据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茶多酚含量成正比的原理,测定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图2和图3为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茶叶中茶多酚含量。
酚类物质一般都是生长在最新鲜的叶子上,茶叶越鲜嫩,茶多酚含量越高,随着茶叶生长和变老,茶多酚含量会降低。A类绿茶所选用的原料一般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的含量高,它们是茶叶中最鲜嫩的部分,生长周期短,最接近阳光能够充分与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又具有顶端优势,叶内能合成较多的酚类物质。B类绿茶以一芽二三叶为主,C类绿茶所用的原料是生长周期更长的叶子,芽少且瘦薄。如图4所示。
研究表明,茶多酚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茶多酚能够抗衰老、抗辐射、抗菌杀菌等。茶多酚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与重金属形成沉淀,有利于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相等;猜想二:不相等。
组别 | 第一小组 | 第二小组 |
实验装置 |
|
|
实验现象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胀大后缩小,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 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天平指针 (选填“向左”、“没有”或“向右”)偏转 |
实验结论 | 猜想一成立 | 猜想二不成立 |
第二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阅资料】a.NaOH溶液能吸收CO2;b.CO+CuOCu+CO2
①只有二氧化碳。
②。
③只有一氧化碳。
写出猜想①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活动一】探究CO2的性质
小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装置探究CO2的性质,a、d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缓慢通入干燥的CO2一段时间。
小组同学对三组药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 | 药品 | 实验现象 |
Ⅰ | 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
Ⅱ | 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
Ⅲ |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 |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①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Ⅰ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Ⅲ组药品的原因是 。
②木炭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也会生成CO2 , 实验室 (选填“能”或“不能”)利用此方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CO2。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对于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兴趣小组甲同学认为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乙同学认为还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进行实验】步骤Ⅰ:小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CO2 , 以锥形瓶作收集装置,并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收集。
方法一:当反应装置开始产生CO215s后,用排水法收集CO2备用。
方法二:当反应装置开始产生CO215s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备用。
方法三:当反应装置开始产生CO215s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待木条熄灭(视CO2收集满)立即盖上玻璃片备用。
步骤Ⅱ:将一定浓度的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以上锥形瓶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瓶内压强变化情况如图3,用CO2传感器测得瓶内CO2的纯度如下表。
方法 | 一 | 二 | 三 |
CO2纯度/% | 91.1 | 69.5 | 61.9 |
①根据数据可知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说法错误。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O2集满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③结合图3和表中数据分析,除了上述结论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