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上·和平期末)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迫使清政府投降,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 鸦片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甲午中日战争
  • 2. (2023八上·和平期末) 2024年,中国农历甲辰龙年。据报道,国家一级文物、圆明园十二兽首的龙首(如图①所示),已于2022年12月回归祖国,现已鉴定完毕,为原尊。龙首计划于2023年10月圆明园百年庆典回归原址原位,并将登陆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国宝回家”节目的主角。这一文物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流失的( )

     图① 圆明园十二兽首的龙首

    A . 鸦片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3. (2023八上·和平期末) 右图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描绘的是金田起义的雄壮场面:革命的大旗迎风飘扬,起义战士们手持刀剑、长矛、锄头和火枪,正准备进行拼死的斗争。该浮雕能位列人民英雄纪念碑之上,主要是因为这场运动( )

    图②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

    A . 建立了反抗清政府的政权 B .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C .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 . 展现了中国人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 4. (2023八上·和平期末)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派是“中体西用”的实施者,他们以“中体”为依托,使“西学”得以进入中国。这里的“西学”是指( )
    A . 西方先进技术 B . 资本主义制度 C . 民主共和思想 D . 西方文化典籍
  • 5. (2023八上·和平期末) 下列运动中提出了“自强、求富”口号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6. (2023八上·和平期末) 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7. (2023八上·和平期末)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

    A .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 .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 .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 .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8. (2024·龙湖模拟)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 . 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 .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9. (2023八上·和平期末)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是(    )
    A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 .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 . 使中国实现独立自主
  • 10. (2024九下·凉州模拟) 新文化运动后期,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 . 林则徐 B . 李鸿章 C . 李大钊 D . 康广仁
  • 11. (2023八上·和平期末) 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运动中,先进青年知识分子起了先锋作用。某次运动发布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写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次运动是(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12. (2023八上·和平期末) 1924年1月孙中山写道:“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为此孙中山所采取的举措是(   )
    A . 创建了同盟会 B . 领导辛亥革命 C . 进行国共合作 D . 进行二次革命
  • 13. (2023八上·和平期末)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 . 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 . 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 . 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 . 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 14. (2023八上·和平期末)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中提出:“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由此中国共产党决定 ( )
    A . 发起五四运动 B . 召开中共一大 C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 工农红军长征
  • 15. (2023八上·和平期末)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如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A .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 国民大革命蓬勃开展 D . 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
  • 16. (2023八上·和平期末) 某次会议的亲历者评价说:“它在党史上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在内战时期党内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左’倾机会主义的路线,一条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的路线”,它是“由错误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的重要关头”。他评价的是( )
    A . 八七会议 B . 古田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遵义会议
  • 17. (2023八上·和平期末)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键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的星星之火是指( )
    A . 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遵义会议召开
  • 18. (2023八上·和平期末) 茅盾在他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里有一段描写:“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使小说中的人物对东洋货态度纠结的历史事件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B . 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C .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 .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
  • 19. (2023八上·月考)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 . 增强国力 B . 地方自治 C . 拥蒋反共 D . 逼蒋抗日
  • 20. (2024九下·永昌模拟) 国家公祭鼎铭文:“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兄弟同心,共御外辱”。其中“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反映的是历史事实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八一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 21. (2023八上·和平期末)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著名歌手保罗·罗伯逊录制了用中英双语演唱的名为《起来》的唱片。该唱片收录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等中国革命歌曲,并在法国、印度、捷克等国家或地区发行。这反映了( )
    A . 五四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B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C . 抗日战争受到国际关注 D .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 22. (2023八上·和平期末)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出了破袭正太路的命令,一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攻击战拉开了序幕。材料反映的战役是(    )
    A . 平型关战役 B . 百团大战 C . 台儿庄战役 D . 武汉会战
  • 23. (2023八上·和平期末) 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面这组邮票纪念的是( )

    七七战火 台儿庄大捷 百团大捷 敌后游击战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 24. (2024九下·凉州模拟) 1945年8月,《新华日报》报道:“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
    A . 中共一大 B . 西安事变 C . 重庆谈判 D . 中共七大
  • 25. (2024九下·凉州模拟) 解放战争中,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26. (2023八上·和平期末) 美国的密勒氏报曾这样评论:“(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上述评论说明了( )
    A . 农民和地主阶级矛盾复杂 B . 共产党重视农业农村问题 C .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D . 土地改革能决定国家命运
  • 27. (2023八上·和平期末) 历史线索是由发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而成的历史链条。对下面历史线索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B .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而取得完全胜利的过程 C . 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过程 D .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28. (2023八上·和平期末)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提出了《人民解放军十大军事原则》,下面符合军事原则第3项的是( )

    人民解放军作战十大军事原则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原则,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4.……

    A . 北伐战争 B . 转战陕北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29. (2023八上·和平期末)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原始史料的是(   )
    A . 汤志钧先生修订本《戊戌变法史》 B . 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 . 历史剧《戊戌变法》 D . 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 30. (2023八上·和平期末)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而不懈奋斗,爱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末状元张謇采取的爱国方式是( )
    A . 变法图强 B . 实业救国 C . 著书立说 D . 武装起义
二、非选择题(3小题,31小题14分,32小题14分,33小题12分,共40分)
  • 31. (2023八上·和平期末)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①中国同盟会徽章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油画入会证书(原件复印) ③中国同盟会广东支部会议人物腊像 

    1. (1) 材料一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如何?
    2. (2) 材料二中的信与哪次战争有关?指出这次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依据材料,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
    3. (3) 从材料三中选出研究中国同盟会可信的两则材料。(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说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32. (2023八上·和平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主要包括: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等):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

    ——新浪网

    材料二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一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年12月25日)

    材料三 (一)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二)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者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

    ——《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4月1日)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这个宣言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认为当时的主要敌人是谁?将他们视为主要敌人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为什么“抗日反蒋”的口号是不适当的?
    4. (4) 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33. (2024八下·德庆开学考) 大事年表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学会解读大事年表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请根据下面所示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历史事件

    1840年至1842年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1851年至1864年

    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立政权,发展壮大并最终失败。

    1856年至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等条约。

    1885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立江南制造总局。

    1894年至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

    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进行变法。

    1899年至1901年

    人们传唱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扶清灭洋”。

    1900年至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等人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清帝退位。

    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之后高举 ① 两面大旗。

    1919年

    学生上街游行,大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等口号。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至1927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和推翻军阀的战争。

    1927年至1937年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井冈山革命道路”。

    1934年至1936年

    红军长征

    1931年至1945年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46年至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

    1. (1) 请把上述大事年表中的①处补充完整。
    2. (2) 从上述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中,选择至少2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并根据这些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本小题10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