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3 /3.1 蜀道难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语文2023-2024学年选择性必修下册3.1《蜀...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B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C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D .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以横绝峨眉巅”与“绝袖”(《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绝”字含义不同。 B . “青泥何盘盘”与“为之奈何”(《鸿门宴》两句中的“何”字含义不同。 C . “连峰去天不盈尺”与“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去”字含义相同。 D . “锦城虽云乐”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 .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 . 这首诗诗人展开丰富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②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从上羽猎,游观侈靡,穷妙极丽,以为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故聊因《校猎赋》以风。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氏诋譬圣人。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

    时,大司空王邑谓桓谭曰:   “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伶于后世乎?”谭曰:“必传,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列传·卷八十七上下·扬雄》,有删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选自《蜀道难》)

    1. (1)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于矣 B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C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D . 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讲究文采,韵律,多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B . 三驱,古代王者田猎之制。谓君王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也指一年以春、秋、冬三次出猎为度。 C . 法言,为扬雄模仿诸子百家而作。“法”有准则和使物平直的意思,“法言”就是作为准则而对事情的是非给以评判之言。 D . 大夫,古代职官的级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扬雄勤学好思,好古乐道。扬雄小时候博览群书,喜欢深沉的思考,喜好辞赋,不读非圣贤之书。后来,仿照经典进行创作。 B . 扬雄积极入世,心系社稷。他跟随成帝游猎,认为排场过于奢侈,不是古代明君的射猎之道,并创作了《校猎赋》进行讽谏。 C . 扬雄淡泊宁静,不为利禄。丁明、傅晏等人专权,那些趋附于他们的人,有的官至二千石,但他却起草《太玄》,用以自守。 D . 扬雄作品问世,声名远扬。《太玄》《法言》等作品相继问世,虽然深奥难懂,时人仍然十分推崇,并且相信其能流传于后世。
    4.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②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 (5) 扬雄对屈原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处世态度?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 .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 .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 .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五经: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 . 诏: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 . 翰林:文中“不知翰林至此”,此处“翰林”应指“翰林学士”,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 D .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 . 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 . 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D . 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4. (4)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②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5. (5)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出自杜甫的《赠李白》“飞扬跋扈”在此处的意思是“不守常规,狂放不羁”。试结合文章分析李白的狂放不羁之处。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 (1) 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 . “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 . 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 . 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使人听此朱颜 B . 猿猱欲度攀援 C . 砯崖石万壑雷 D . 幽壑之潜蛟
    3. (3)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 不拘于时 C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 而耻学于师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②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5. 阅读下列文段,回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策》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 , 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 , 而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释】①轘(huán)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道路险厄,凡十二曲,中有轘辕关。

    1. (1) 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周主之罪  诛:声讨 B . 兵劳众,不足以成名  敝:疲惫 C . 臣请其故  谒:陈述 D . 不如伐蜀之也  完:完美
    2. (2) 下列各项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王曰:请闻说。  得地不足以为利 B . 挟天子令天下  鼎与楚,以地与魏 C . 与张仪争论秦惠王前  争名者朝,争利者于市 D . 缮兵不伤众,彼已服矣  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3.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B .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C .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D .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4.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川,指当时韩国境内的黄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经的地区。 B . 二周,指灭了商朝后建立的西周与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东周。 C . 西海,古人以为中国处在四海之内,蜀在远西,故称蜀西海。 D . 九鼎,传说禹“铸九鼎,象九州”,故古代以九鼎象征国家。
    5. (5)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张仪主张讨伐韩国,因为他认为如果出兵去攻打戎狄,就远离了称王天下的霸业。 B . 司马错认为伐蜀可以富国强兵,既能获得丰厚的利益,也不会招致其他国加反对。 C . 司马错认为讨伐韩国,挟持天子,定会导致多国联合对付秦国,使秦国陷入危险。 D . 秦惠王听取了司马错的意见,派兵攻打蜀国取得了成功,这使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二、古代诗歌阅读
  • 6.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 (1) 下列有关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蚕丛”与《蜀道难》“蚕丛及鱼凫”中的“蚕丛”都指传说中的古蜀王。 B . “芳树”句中近景与远景相互配合,相互映衬,绘出一幅瑰丽的蜀道山水画。 C . 尾联写作者告诫友人一定不要相信君平的占卜,鼓励友人要积极追求功名。 D . 这首诗运用了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风格清新俊逸,开阖顿挫,变化万千。
    2. (2) 第三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下列对“笼”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笼”字写的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古老的栈道。 B . “笼”字此处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枝叶覆盖而成的景色。 C . “笼”与前面“芳树”呼应,形象地描绘了盛夏林木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 D . “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
    3. (3) 本诗和《蜀道难》都写了蜀道,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 7.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杨士奇

    蜀山峨峨连剑阁,百丈飞崖俯奔壑。

    逶迤鸟道出云中,江横石栈凌虚空。

    行人未行先胆落,马足凌竞度还却。

    由来此路险莫当,王遵策驭如康庄。

    未若人心有崎曲,眼前十步能摧毂。

    注:①凌竞:战栗、恐惧的样子。②王遵:字子春,新莽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王遵为人豪侠,有辩才。更始元年,与隗嚣同时起兵,后投归更始帝刘玄,再后归顺东汉光武帝;并劝降隗嚣。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两句即入题,用“峨峨”形容蜀山的高峻,用“飞崖”“奔壑”描摹蜀道之险。 B . 三四两句写蜀道凌空构架、高耸入云的特点,比李白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更具画面感。 C . 五六两句与李白的“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异曲同工,都从正面描写路难行。 D . 李白的《蜀道难》与本诗虽为同题杂言古诗,李诗语言形式灵活,但本诗语言相对整饬。
    2. (2) 该诗与李白的《蜀道难》为同题诗,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 8.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

    [明]李贤

    峭壁嵯峨万仞高,乌江声急浪花飘。

    悬崖栈阁穿云上,挂树猿猱带雨号。

    绝顶振衣秋思远,长空回首帝乡遥。

    平生浪说登云路,今日身亲到碧霄。

    【注】李贤,明代名臣。景泰三年,李贤受朝廷委派由西安赴四川“考察庶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山高谷深,本诗首联就直接描写了这一特色。而李白则用“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来侧面烘托了道路崎岖,难以通行。 B . 离开西安地界,李贤一行翻秦岭过巴山就进入了蜀道,本诗颔联就用夸张的修辞记录了路途中的所见所闻。 C . 同样是写蜀道的高,李白的“扪参历井仰胁息”为虚写,想象丰富,生动形象。而本诗尾联的“身亲到碧霄”也用了同样的方法。 D . 李贤写蜀道着重于高和险,突出艰难。而李白写蜀道,不拘泥于高险,还写了蜀道的历史、地理和神话传说。
    2. (2) 四川、重庆两地在三国时代隶属蜀国,境内四面高山,围住一块四川盆地成天府之国。盆地北部仅有栈道(在悬崖峭壁上铺成的木板路),人行其上,险象环生。李白和李贤都写诗咏叹,试比较一下两首诗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
  • 9.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60个字。

    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紧急编辑制作的图书《大国战“疫”》近日出版。该书从200余万字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精选相关素材,有机整合汇编,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阶段性进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效。全书10万余字,既突出重点节点、人物、事件,又突出整体性、纪实性、故事性,图文结合、言之有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①____,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即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定与推理变无情为有情,看以无理,却生妙意,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强烈美感。想象是诗人的通行证,“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古今中外许多美妙的诗篇。

    “无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地抒情为其审美目的,创造了令人遐想的艺术世界。但是,它却不是纯主观性的。诗的想象,②____,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则,诗的风帆就会在无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

    1.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无理而妙”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 B . 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 C . 2019年3月14日,强热带气旋“伊代”袭击非洲东部多国,中国风云卫星在灾前预警和灾后分析服务中均发挥了支撑作用。 D .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2. (2)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3) 选文末句说:“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如果不用比喻,而直截了当地陈述其意思,应当怎样说?

      ①想象

      ②想象

      ③想象

  • 11. 下面这段话有四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来说,蜀道虽然具备高耸入云,使人害怕,⑤但又具有雄奇壮美的特点。⑥在诗人笔下,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 1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出”字使用绝妙,含义丰富。青山原是静止的,怎能“出”呢?此两句用“出”字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更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____,从而衬托出行船之人在特定环境之中豪放畅快的情感,为此诗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与韵味。

    A . 在行船中使人产生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B . 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使人在行船中产生 C . 使人产生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 D . 使人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仿佛在行船中产生
  • 13. 下列对《蜀道难》中有关知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地崩山摧壮士死”一句化用了古代有名的五力士开山的传说。 B . “百步九折萦岩峦”句中的“百”“九”都是实数,“百步九折”是说在极短的路程里,就要转许多弯。 C . “扪参历井仰胁息”句中的“参”“井”都是星宿名,与《赤壁赋》里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一样,都是古人对星宿的分野。 D .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指“锦官城”,它是成都的别称。
  • 14.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蜀道之难,难上青天           不拘 B . 嗟尔远道人胡为乎来哉         下有冲波逆折回川 C . 手抚膺坐长叹                 不物喜,不以己悲 D . 险也如此                     吾还也
  • 15. 下列每组句子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乎高哉           危:危险

    开国何茫然         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

    B . 仰胁息     参、井:均为星宿名,二者邻近,分别是蜀和秦的分野(古人把地域与星宿分别对应,称为分野)

    青泥何盘盘         盘盘:盘旋曲折的样子

    C . 使人听此朱颜     凋:用作使动,使……凋谢

    不与秦通人烟     塞:阻塞

    D . 以手抚膺坐长叹     抚膺:抚摸着双腿

    连峰天不盈尺     去:距离

  • 1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fú) 咨嗟(jiē) 岩(chán) 飞(tuān) B . (huī)       崖(pīng)      血(shǔn)       黄(hú) C . (wéi)      嵘(zhēng)      桥(zhàn)       万(hè) D . (náo)      秦(sè)         胸(mén)       抚(yīng)
四、名句名篇默写
  •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曰 :
    2. (2)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拟人、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
    3. (3)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4. (4)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两句诗,写出了行人过青泥岭时可以手摸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细节。
    5. (5)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6. (6)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五、文言小题
  • 18.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B . 侧身西望长咨嗟 C . 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D . 砯崖石万壑雷
  • 1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危乎高哉        危:高 B . 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或不知所措的样子 C . 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然、空 D . 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横越,飞越
  • 20. 下列对《蜀道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B . 诗歌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C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与井分别是秦与蜀分野,扪参历井,言环蜀之境,道路险阻,所在皆然,令人胁敛屏气而息,惟有抚膺长叹而已。 D . 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 21. 下面是对本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 .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热情地赞叹自然景物,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C . 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 . 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 22.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几句,统摄全诗,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旨,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B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很久以来秦蜀两地相邻而不通,强化读者对蜀道难行的感受。 C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相传五丁开山后才逐渐有蜀道,既可突显蜀道来之不易,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D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在山岩间曲折盘旋,而且道路满是污泥,行走更加艰难危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