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复习卷...

更新时间:2024-03-09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邢台模拟)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详,遂改为“隋”,这句话表明(  )
    A . 杨忠经历了北周和南朝 B . 杨忠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C . 杨坚没有做过“随国公” D . 隋朝最初的国号是“随”
  • 2. (2024·邢台模拟) 唐朝从建立到灭亡共289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 玄武门之变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安史之乱
  • 3. 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这些人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 传播日本文化 B . 弘扬中国文化 C .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D . 求取印度佛经
  • 4. (2024七下·期中)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诞生于( )
    A . 隋文帝时期 B . 隋炀帝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时期
  • 5. (2023七下·忠县期末)  中国历史诸王朝各有特点,与图中①所代表的王朝特点相符的是(  )

    A . 制礼作乐,封邦建国 B . 修筑长城,焚书坑儒
    C . 统一国家,科举取士 D . 开辟丝路,沟通中外
  • 6. 日本社会至今仍然保留着唐朝的一些社会习俗。下列各项属于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的有 (    )

    ①仿照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②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③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习俗 ④建筑、钱币都与唐朝相仿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7. 某历史学习小组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四件史事整合成一个学习单元,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唐朝的( )
    A . 建立与统一 B . 巩固与发展 C . 繁荣与开放 D . 兴盛与衰亡
  • 8.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
    A .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 促成了贞观之治 C .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 结束了分裂局面
  • 9. 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交往活动,下列可能会出现的情景有(    )

    ①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 ②日本遣唐使觐见唐朝皇帝

    ③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者 ④玄奘回国后与唐太宗讲述路上的见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隋朝一位余杭(今浙江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 . 江南河 B . 邗沟 C . 通济渠 D . 永济渠
  • 11. 钱穆在《中国经济史》一书中指出:“唐朝的对外贸易交流极为繁盛。一方面,许多外商来华贸易,长安、广州、扬州等大城市均聚集着大量外国商人。另一方面,华商足迹也远涉欧亚地区。”唐朝对外贸易交流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
    A .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B . 唐朝的国力十分强盛 C . 唐朝民族交融加强 D . 唐朝的造船业很发达
  • 12. “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又把朝政交给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致使朝政黑暗腐败。”从材料中可得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发生严重灾荒

    ③节度使权力膨胀 ④重用奸佞,政治腐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正式建立于( )
    A . 隋文帝时期 B . 隋炀帝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时期
  • 14. 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想要拍摄一部名为《大唐明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
    A . 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 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 . 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D . 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 15. 五代十国(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有( )

    ①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②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

    ③“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十个政权 ④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两句诗出自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之手,他是( )
    A . 李自成 B . 黄巢 C . 张角 D . 李密
  • 17. (2023九上·东营期末) 针对唐末以来频繁改换朝代和地方割据混战的积弊,北宋宰相赵普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方镇太盛,君弱臣强”。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是在哪一事件之后(  )
    A . 牧野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安史之乱 D . 郾城大捷
  • 18. (2024七下·邯郸期中)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林在读到这段材料时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武则天(   )
    A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打击了敌对的官僚贵族   C .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D . 巩固和开拓了唐朝的边疆
  • 19.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处对应的朝代是(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20. 675 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其中一部就是高丽乐。这些史实说明唐与新罗的文化交流是⋯⋯⋯⋯⋯⋯⋯⋯⋯( )
    A . 双向的 B . 单向的 C . 互斥的 D . 对立的
  • 21. 汉代时人们将输入中原的物种冠以“胡”字,如胡麻、胡椒、胡萝卜等;到了唐代,则通常冠以“海”字,如海棠、海石榴、海珠(波斯湾珍珠)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唐朝与汉朝习俗迥异 B . 唐朝崇尚西洋文化 C . 唐朝时关闭丝绸之路 D .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 22. (2024七下·期中) 下表户数和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户数

    人口数

    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

    8914909户

    52919309人

    肃 宗 乾 元 三 年 ( 公 元 7 6 0 )

    1933174户

    16990386人

    A . 外戚宦官专权 B . 军阀割据 C . 安史之乱 D . 外族入侵
  • 23. (2024七下·期中) 从两幅绘画中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唐朝( ) 

       

    《虢国夫人夜游图》 《弈棋仕女图》(局部)

    A .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 多彩的文学艺术 C . 民族的交往交融 D . 经济的繁荣昌感
  • 24. (2024七下·期末) “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肃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达臻(达到)全盛。”历史上称唐朝的这段时期为( )
    A . 贞观遗风 B . 光武中兴 C . 开元盛世 D . 贞观之治
  • 25. 施展在《枢纽》一书中说:“但是安史之乱意外地促成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战乱起后,大量人口逃至江南。”“安史之乱改变了淮南、江南地区的人口密度。”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①“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②唐朝中晚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③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大发展

    ④劳动力是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6. 阅读下列唐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分别写出《忆昔》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春望》的创作背景,据此概括杜甫生活时代的特征。
    2. (2) 联系上述两首诗的特点,说说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3. (3) 《寒食内宴》描述了唐代妇女喜好哪些娱乐活动?这反映出当时人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4. (4) 列举两位“和蕃公主”,并依据这首唐诗说说她们“和亲”的历史意义
    5. (5) 上述唐诗体现出哪些“盛唐气象”? 
  • 27. (2023八下·雨花期末) 隋唐是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两个大一統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共同繁荣的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材料二: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选对势力;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发展。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材料三: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摘编自中学历史七年级下册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归纳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指出,武则天统治时期在用人方面所采取措施?结合材料分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社会景象具有的特点是? 
    3. (3) 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
    4. (4) 以史为鉴,从以上四则材料中感悟,今天我们建设和谐、共同繁荣的社会,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 28. (2023八上·丰城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弟子中选拔,而庶族子弟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这制度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是由谁正式确立的?
    3. (3)  材料三反映了该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该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么?
    4. (4)  材料三中该制度的创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