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考前复习卷(七)

更新时间:2024-03-10 浏览次数: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 . 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 . 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D . 江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 2. (2023七上·雷州期末) 《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其中提到,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耜、铫(yáo,古代的大锄),女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材料表明当时( )
    A . 铁器广泛应用 B . 战争非常频繁 C . 牛耕得到推广 D . 青铜不再使用
  • 3. (2023七上·桑植月考)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两次遣使西域,《汉书》称此为“凿空”之举。 此举( )
    A .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往来 B . 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C . 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威胁 D . 建立了对新疆的有效管辖
  • 4. (2023七上·岳池期末)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有教无类” C . 以德治国 D . 仁者爱人
  • 5. “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闭关锁国政策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某女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一组图片,她最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

    A . 宋代商业发达 B . 宋代都市生活繁华 C . 宋代文化繁荣 D . 宋代体育运动发达
  • 7.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最方便使用的货币是( )
    A . 交子 B . 会子 C . 开元通宝 D . 光绪通宝
  • 8.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下列措施属于地方改革内容的是( )
    A .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 B .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C . 设立“三司” D . 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 9. (2023八上·雷州期末) 1924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编印了《小学国语教科书》,其部分课文有第28课《农民兄弟们! 想想看》,还有第16 课陈独秀的演讲词《劳动者底觉悟》。这反映了( )
    A .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 10. (2023八上·雷州期末)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颁布了《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强调结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但在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为此赵树理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创作了《小二黑结婚》。这说明文学创作的源泉来自于( )
    A . 社会生活 B . 国 家政策 C . 风俗民情 D . 作家勤奋
  • 11. (2023八上·株洲期末) 有一首歌唱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 12. (2023八上·长春期末) 如图反映了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这一现象(  )

    A . 奠定了国民党改组的基础 B . 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 . 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 . 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 13. (2023八下·期末)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 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 . 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 .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 . 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 14. (2023八下·海南期末) (3分)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则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B .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C .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5. (2023八下·淮南期末)  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回顾这样的现实:“中国从未如此依赖世界,而世界也从未如此依赖于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21世纪初,中国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举措是(  )
    A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 中国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C .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中国设立经济特区
  • 16. (2016八下·枣阳期末) 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7. (2023九上·长沙期末) 历史课上,老师安排同学们收集租地农场、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早期殖民掠夺等相关资料, 作为下节课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 . 古代欧洲文明 B . 封建时代的欧洲 C . 走向近代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 18. (2023九上·株洲期末) 下图是古代亚非文明的地图,其代表性的四大文明古国按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 B . 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C .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D .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
  • 19. (2023九上·丰润期末) 如图所示史实(   )

    A .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 . 使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洲 C . 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D . 造成了西欧各国力量的衰落
  • 20. (2023九上·大足期末) 如下图中的著名历史遗迹 (文物) 能体现的主题是(  )

    A . 欧洲文明的起源 B . 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C . 法律的历史渊源 D . 古代多彩建筑艺术
  • 21. (2023九上·疏勒期末) “在雅典40万居民中,有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在剩下的16.8万人中,成年人约8.4万,而成年男性约4.2万。在这4.2万人当中,第三等级有2.5万,第四等级有1.6万,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只不过1000人而已。”以上事实适合用来说明(  )
    A . 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 B .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C .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D .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 22. (2024九下·期末) 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 )

    A . 华夫脱运动 B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 .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D . 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 23. (2024九下·期末) 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使市场、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全球化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强烈的反作用”。弗里德曼的观点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国际经济格局正经历

    ③百年未遇的变局①“总体和平,局部战乱”已成定局

    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已无隔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这个“新政”的实质是……….( )
    A . 对工业的调整 B . 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C . 消除经济危机 D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25. 下框为1922年北洋政府与列强所签条约的部分内容。以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A . 方便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B . 是凡尔赛体系的组成部分 C . 主要协调德国与英国的矛盾 D . 实质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4七下·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了此前500年间中国国内五六个民族或区域性的政权并存、互相割据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走向。元朝所管辖地区各有不同的经济形态和文化特点,因此在治理模式和统治方式上也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点。

    ——摘自《元朝疆域治理的历史借鉴》

    1. (1)  材料-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此后双方之间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2. (2)  材料二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为抗击该民族军队发动的大举进攻,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的大捷是什么? 
    3. (3) 元朝的行政区划与疆域管理制度是什么?在治理模式和统治方式上体现出什么特点?并举一例说明。
  • 27. (2023八下·玉州期中)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一一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950年6月)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四: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展。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一一中共中央《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1983年)

    1. (1)  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3.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三中1957-1960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4. (4)  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共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
    5. (5)  针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出台的不同土地政策,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28. (2023九下·湖南月考)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由初步确立到进一步扩展,给世界各国带米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过近300年的发展,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通过宪法体现和确认了权力与制衡”的原则精神,事实说明,任何理论和原则的运用都要随时随地因各国历史传统、民族状况、政治力量对比等要素的差异而表现出特有的差异性,从而在政治实践方面构成不同的政体形式。

    ——摘编自《论人类文明的转型与权力制衡原则的演进》

    材料二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祥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第一次浪潮势力还是由第二次浪潮势力来统治?美国的未来基本上是个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北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材料三与浓厚的军事性质的特点相联系,日本资本主义又产生另一个特点,即政府以及和政府具有特别勾结关系的大资本家(政治商人)从一开始就拥有绝时优势的势力。而一般民间产业就不容易进行近代化了...典型的例子是三菱轮船公司在1874年侵略台湾时。政府为了军事运输,进口了十三艘轮船,把它免费借给索崎你太郎的三菱公司,并向它提供各种名义的补助费,让该公司垄断了军事运输。

    ——井上清《日本历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确立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美两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当时推行的哪项具体措施最符合“政府以及和政府具有特别勾结关系的大资本家”这一观点。同时期中国进行的改革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请给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