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4-15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 1. 将《书湖阴先生壁》书写在下面的竖条格纸中。(署名一律写李明)

    提示: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 2. 请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天安门广场上,巨大的党徽映入(yǎn lián),火红的旗帜(yíng fēng piāo yáng)。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所有人都(rè xuè fèi téng)。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所有人都(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聆听着。党在前行的路上,有(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有(kāng kǎi jī áng),在历经了百年的洗礼后,创造了举世(zhǔ mù)的伟大成就。

  • 3. 下列各组中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染(xuàn) 衣裳   摔跤   笨(zhuō) B . (qióng)寒宣 地毯 照耀(yào) C . 笑(wēi)  烘烤   迷或  幽(yǎ) D . (zuì) 草原   赌气  喜(què)
  • 4. 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____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____,具备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____,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手机号码、扫描二维码等方式____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A . 及时         添加        程序        功能 B . 即时        程序        功能        添加 C . 及时        效果        功能        增加 D . 即时        效果         程序        增加
  • 5.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拟人) B .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排比) C . 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比喻) D . 难道他真的一点错误也没有吗?(反问)
  • 6.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伯牙鼓琴》一文选择《吕氏春秋·本味》,伯牙善听,锺子期善弹,二人是彼此的知音。 B . 《书戴嵩画牛》一文的作者是唐代的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C . 《月光曲》一文中,盲姑娘在贝多芬音乐的强大力量下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波涛汹涌的大海。 D . 《只有一个地球》中“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千米的星球”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地球的渺小。
  • 7. 根据语境填写有关词句。
    1. (1)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描写人们在稻花的香气里谈论着丰收的年景,听着不远处传来的一阵阵青蛙的叫声的句子是:“。”
    2. (2) 宋代名臣李纲非常爱国,当外敌侵略国土时,他这样说:“祖宗疆土,,不可以。”
    3. (3) 《七律·长征》中概括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的诗句是“。”
    4. (4) 我们常说的“五行”指的是、土。
二、阅读理解(33分)
  • 8. 品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节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1. (1) 面对绝境,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战士们没有丝毫犹豫。词语“”准确地表现了五位战士跳崖时的义无反顾。
    2. (2) 品读画横线的句子,句中加点的“屹立”可以换成“站立”或“挺立”吗?试着说说你的理解。
    3. (3) 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上时,他们的表情是的,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在想:
    4. (4) 下面对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 . “这声音”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B . “这声音”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C . 这两句话感人至深,赞颂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D . 这两句话点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毫不动摇,抗战的力量无比巨大,抗战必定胜利。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信息,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山河为碑,历史为证。击退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战胜自然环境的严酷挑战,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cuì)火成钢,几十年前的那场伟大远征,创造了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坚定执着顽强进取的伟大史诗。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达到理想的彼岸,还必须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

    长征永远在路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自人民网,略有改动)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长征途中的哪些事件?请依次写出来。

      ①  ②  ③

    2. (2)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向我们传递的信息。
    3. (3) “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指的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分条进行列举(至少两条)。
  • 10. 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丁香花开哈尔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 印),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轮美奂。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的。那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以热情,以想象。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裁 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花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绽放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更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 艰)韧、顽强,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

    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骄 妖)娆。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 (1) 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出正确的字。
    2.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绽放——

      凝聚——

      繁茂——

      分外——

    3. (3) 找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
    4. (4) 从文中摘录历代文人墨客描写丁香的诗句。
    5. (5)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

    6. (6) 读全文,按要求在文中画出下列句子。

      ①用横线画出描写丁香花形状的句子。

      ②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丁香花颜色的句子。

    7. (7)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市花的理由是什么?
三、习作(30分)
  • 11. 请以下面的情景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环境:烈日炎炎的中午

    人物:兰州拉面馆老板 快递小哥 交警叔叔 老奶奶

    要求: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尽可能曲折感人,可以试着写写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描写要生动细致。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