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三)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上·雷州期末) 晓敏同学在百度上搜素主题学习资料,找到以下内容,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

    【外文名】: The Silk RoA.D. 【开创期】:西汉

    【终点】:大秦(欧洲古罗马) 【引进物种】:葡萄 石榴 核桃 苜蓿等

    A . 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B . 丝绸之路上的交往 C . 中原物种丰富 D . 有效管控西域
  • 2. (2023七上·雷州期末) 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ī),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 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实际是其他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的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由此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
    A . 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 . 巩固原来商朝的地区 C . 保证兵源充足 D .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 3. (2023七上·百色期中) 历史课上,李明同学展示了他创作的历史漫画(如下)。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是( )

    A . 汉初休养生息 B . 秦国商鞅变法 C . 秦朝巩固统一 D . 汉武帝大一统
  • 4. 明朝洪武初年,全国当时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其中的原因有( )
    A . 明清社会安定毫无任何动乱 B . 国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 玉米、甘薯等外来农作物传人中国 D . 占城稻开始由越南传人中国
  • 5. (2023八上·徐闻期末)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 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表明太平天国( )
    A .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 . 肩负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使命 D . 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 6. (2023八上·徐闻期末) 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描述中国废科举前后的情况说:“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 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由 此看来,废除科举制度( )
    A . 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B . 使民众受到民主与科学洗礼 C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 . 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 7. 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 . 国民大革命 B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8. (2023八下·玉州期中) 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 .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B .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9. (2023八下·海南期末) (3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反映的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2023九上·古冶期末)  “这原本只是一场小小的遭遇战,但由于它引发的是一场改变英美两国历史的重大战争,因而成了一桩历史公案。……在这个关口,谁先开枪并不是关键的问题,重要的是殖民地已经走上了和母国武装对抗的道路”。据材料可知,这场“小小的遭遇战”引发了( )
    A . 英国“光荣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法国大革命 D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11.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到1996年11月,受理的贸易争端已达62起,而且,在62起贸易争端中,发展中国家作为申诉方的有20起,占32.29%,作为被控方的有24起,占38.7%。到2001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已解决了200 多个案子,并且绝大多数都得到快速、良好的执行。可见,世界贸易组织( )
    A . 导致了全球贸易竞争加剧 B . 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C . 有效维护了全球贸易环境 D . 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 12. 斯大林提出,工业化的资金来源要“靠自己”,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靠掠夺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资本,靠战争向外国勒索赔款,靠奴役性的借外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采取这些办法,而只能靠自己国内的积累,靠节约。于是,苏联( )
    A . 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B . 开始了农业集体化 C .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 投资兴建公共设施
  • 13. 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答的小麦。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 )
    A . 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 B . 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 C . 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 D . 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
  • 14. 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
    A .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 .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C . 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 . 英国技术发明一枝独秀
  • 15. 为了解释天空和地球上的运动物体的行为,他假设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地球引力。他认为地球引力按照一种荒谬而令人欣慰的简单数学方程在空间发挥作用。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他”的科学发现( )
    A . 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B .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C .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D . 为电动机的发明创造了理论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3七下·宝安期中)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非常反对历史上某些“贵中华,贱夷狄”的陈腐观念,他开明地认为:“夷狄亦人,其情与中夏不殊。”他把“抚九夷以仁”当作“君之体”,宣称“我今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 ——《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辽的边界开设“榷场”,宋辽互市……终宋仁宗、宋英宗之世, 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绝。

    ——《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历代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其中的一种关系是: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管理,并将少数民族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国家各级管理机构中来。

    ——《怎样看待历代王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

    材料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 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史实对该政策加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辽开放“榷场”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元朝的史实说明历代王朝设立行政机构对周边民族进行直接管理。
    4. (4) 根据材料四,当今应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念。
  • 17. (2024九下·期末) 某校九年级同学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采用了如下方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慕尼黑会议前,丘吉尔对张伯伦政府推行的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如果在纳粹武力威胁下投降,丕仅不会给英法两国带来和平和安全,反而会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加危险。”

    【材料二】

    【材料三】罗斯福认为,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1. (1) 年代尺可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和标志性事件。请分别写出以上年代尺中4个空白处的内容。
    2. (2) 材料一中丘吉尔批评的是哪一政策?之后发生的哪些史实印证了丘吉尔的预见(画线部分)?
    3. (3) 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采取怎样的态度?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