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历...

更新时间:2024-11-06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此后近70年,曲沃祖孙三代杀逐晋国五位国君,最终成为晋国的新主人,史称“曲沃代翼(翼,晋国都城)”。这反映出( )
    A . 宗法分封制走向解体 B . 周王室势力日趋衰微 C . 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D . 晋国因内耗加速衰败
  • 2. (2024高一上·联合月考) 东汉时期豪族收恤宗族中的贫困者,蓄养宾客,收留破产流亡的农民,向他们提供救济和保护。豪族对依附农榨取高额地租,多为收成的50%。据此可知,东汉时期豪族势力的发展( )
    A .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B . 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 C .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 . 导致门阀士族迅速崛起
  • 3.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与前代相比,唐代均田制下女性一般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不再授给永业的桑田),原本可以计口授田的奴婢、牛也部分被排除在外。由此可知唐代( )
    A . 土地公有制度遭到极大破坏 B . 女性进行移居相对自由 C . 人地矛盾相较前代更为凸显 D . 庄园经济的规模在扩大
  • 4.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唐代科举考试中的“通榜”指的是由皇帝委派一名官员主考,正式考试之前,朝中官员可能向主考官特别推荐某些考生,考生姓名对主考官公开;自宋真宗朝开始,由各地送来的考生参加考试时一律“封弥”“眷录”。这一变化表明了( )
    A .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大 B . 选官制度性建设弱化 C . 科举取士公平性加强 D . 主考官权力受到制约
  • 5.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据统计,《元曲选外编》出现的162种元杂剧中,有大量少数民族语言,这些语言以汉字直接记录少数民族语言发音的形式出现,如女真语阿马(父亲)、阿者(母亲),契丹语曳刺(军士或衙役),蒙古语巴都儿(英雄),等等。由此可知,元杂剧( )
    A . 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B . 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成熟 C . 推动了儒学思想传播 D . 反映了市民文化的兴起
  • 6.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乾隆帝写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这体现了( )
    A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B . 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 C .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除 D . 清朝政府缺乏主权意识
  • 7. (2024高一下·泸县开学考) 梁启超称“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这说明甲午一战( )
    A . 引发边疆危机出现 B . 导致国际格局变化 C . 推动洋务运动实施 D . 激发民族意识觉醒
  • 8. (2024高一下·开学考) 1911年11月11日,时任山东巡抚的孙宝骑致电清政府:“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材料反映出( )
    A . 四川保路运动影响力大 B . 南京临时政府已得到普遍认可 C . 三民主义得到广泛认同 D . 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 9. (2024高一下·开学考) 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这首歌谣反映了( )
    A . 土地革命激发农民革命热情 B . 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 C . 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D . 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 10.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发布的时机是( )
    A . 人民军队占领南京 B . 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 C . 渡江战役即将开始 D . 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 1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1948年,公粮占东北解放区全年财政收入的37.04%,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到1949年,来自公粮的收入占比下降至23.32%,而来自工业的收入占比增长至30.41%。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的推进 B . 革命形势的发展 C . 工业建设的进行 D . 苏联模式的影响
  • 12. (2024高三下·荣昌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冬学教育一方面采用诉苦、对比和算账的方式,配合翻身教育实现农民“翻心”;另一方面结合基本国情、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广泛开展时事教育,重塑农民道德体系和价值观。据此可知,冬学教育的实施( )
    A . 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B . 旨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C . 保证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 13.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下图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上面有“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口号。此画意在( )

    A . 鼓励农民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 B . 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序推进 C . 激发人民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D . 号召农民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
  • 14. (2024高三上·济宁期末) 从1979年开始,广东省在农村社队推行“五定一奖”的经营管理制度,即定劳动、定地段、定成本、定工分、定产量,超产奖励。这一做法意在( )
    A . 摒弃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B . 防止农村出现新的贫富分化 C .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 . 建立适应对外开放的新体制
  • 15.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中国外交服饰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公务性和社交性的外交场合都穿中山装。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开始着西装,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公务场合遵循国际惯例穿西服,国宴则穿着新款中式礼服。这一变化( )
    A . 体现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B . 反映了国家外交方针适时调整 C . 说明我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D . 根源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 16.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下表为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根据表中信息可以推知(    )

    年份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 C . 农村改革滞后于城市国企改革 D . 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逐渐失衡
二、材料题
  • 17.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1906年,梁启超以“中国之新民”发表十万字的《新民说》开启了以“新民”建构理想国民的历史先声。他认为:“三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人民只有为自己伸张权利,才能推动国家发展,使国家强大。国家间竞争很大程度上受国民素质的影响,设想由大官带头,普及世界各国历史以及政学、公法、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使道德教化礼仪化,使民智在“下效”过程中随之开化。认为“性别、年龄、阶级出身皆不能成为限制国民享有权利的条件”,“欲强国,必由女学”。主张广人才、兴学会,发扬个人对民族、国家责任及义务的“公德”,铸“私德”于资产阶级注重个人修养的“公德”之中,以中国传统旧道德的优秀成果充益资产阶级的新道德。鼓励国民要饱含热诚,要敢于张扬胆力。借西学之风,扬中国之气,创造出新,树立民族自信。

    ——摘编自陈骊《梁启超“新民”观考释》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新民观思想的主要内涵。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梁启超的新民观思想。
  • 18.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都让我们引以为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一个海洋大国,但在古代未形成清晰完整的海权意识。清朝前期,被誉为“认识海疆形势第一人”的将军施琅认为,“天下东南之形势,在海而不在陆。陆地之为患也有形,易于消弭;海外之藏奸也莫测,当思杜渐”。康熙帝囿于满汉大防,未有效关注。雍正帝一改明代弃守沿海岛屿政策,建立岛屿与海岸并重的全面防御体制。在此基础上,乾隆帝坚持海防重于通商的指导思想,将与西洋贸易由四口减为一口。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海防危机,萌发建立外海水军的近代国防思想。1907年,日本人侵入我国东沙岛,在中国方面据理抗争交涉下,最终收回了东沙岛,在收的同时,清政府“书立碑记,以保海权而重领土”,并制定了开发和经营的办法。

    ——摘编自王秀英《近代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相对于“海权”,海防一词更符合中国“和而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传统海防观相比,现代海防的内涵也更丰富,海防职能、范围、难度,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密切。建国之初,无论是肃清沿海岛屿上的国民党残军,还是解放海南岛、收复台湾都需要加快海军建设,更新舰艇装备。对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大力支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我国战略中心转向朝鲜半岛,1953年,按中苏协定,中国从苏联购得舰艇共137艘,并迅速具备了自行装配制造海军舰艇的工业能力。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会议,研究领海线的相关问题。在充分听取意见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最终决定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1982年公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

    ——改编自刘征鲁《毛泽东心系海军建设》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防观念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现代海防观念形成的因素。
三、论述题
  • 19.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93年的新感觉春天,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岸穿越历史第一次握手的“汪辜会谈”,唤起人们不少旧记忆,带来兴意浓浓的新感觉。国家全面放开粮油购销价格,敞开供应粮油。最后一批粮票和油票,这年悄悄地从粮店、从户口本上消失了。再早几年,用了几十年的布票、豆腐票、副食本等许多象征经济短缺的票证,已先后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各种旧票证,也有新感觉,那就是成为人们的收藏品。还有件让人们从旧的记忆中做出新感觉的事情。12月,共青团中央发起青年志愿者行动。两万多名铁路青年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京广铁路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这项行动迅速在全国展开,在农村扶贫开发、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都能看到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摘编自陈晋《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

    结合材料,以“1993年的新感觉”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20.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淬炼锻造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包括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还包括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

    根据材料内容,从民主革命时期或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选取两个“伟大精神”的内容,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