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排行)→伯(获得官职)→伯(爵称) |
排序 阶段 | 1 | 2 | 3 | 4 | 5 | 6 | 7 | 流动总数 |
前期 | 魏7 | 齐6 | 赵5 | 秦5 | 韩4 | 楚3 | 燕0 | 30 |
中期 | 秦24 | 魏22 | 齐15 | 楚14 | 赵10 | 燕7 | 韩4 | 96 |
后期 | 秦17 | 赵15 | 魏5 | 燕5 | 楚3 | 齐2 | 韩1 | 48 |
(注:统计样本为国籍相对明确的战国人才,表中诸侯国后的数字为流入人数)
朝代 | 时间 | 户数 | 口数 | ||
东汉 | 157年 | 10677960 | 56486856 | ||
魏 | 263年 | 663423 |
1466423 | 4432881 |
7672881 |
蜀 | 263年 | 280000 | 940000 | ||
吴 | 280年 | 523000 | 2300000 | ||
西晋 | 280年 | 2400000 | 16160000 |
少数民族首领 | 记述内容 |
大夏建立者匈奴贵族赫连勃勃 | “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 |
前秦皇帝氐人苻坚 | “其先盖有扈(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裔”,其梦想是“混一六合” |
前燕建立者鲜卑贵族慕容廆 | “其先有熊氏(黄帝部落)之苗裔,世居北夷” |
后秦建立者羌族贵族姚弋仲 | “其先有虞氏(舜所在部落)之苗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
下列选项中,政策对应不正确的是( )
历史时期 | 古代中国 | 古代罗马 |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 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 |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前451年) |
②公元前3世纪 |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 | 罗马统一意大利 (前270年左右) |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202年~公元184年) | 罗马强盛时期(前201年~公元192年) |
④公元3世纪 |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年) 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 | 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 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
⑤公元4世纪 |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
⑥公元5~6世纪 |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王夫之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