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①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②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异行(háng)同心者
[材料一]
袁隆平出生于战乱年代,1930年的北平狼烟四起,从小他便与父母、兄弟颠沛流离。因为父亲是国民政府官员,导致他少有机遇。1956 年,党中央向科学进军,袁隆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成立科研小组,希望研究出一种高产的作物。他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不断试验,历经10年之久,终于找到了完美的试验野稻——“野败”。在今后的50年里,他怀着科学家的本心,探究“杂交水稻”的秘密。为了科学革命事业,他错过了母亲的弥留之际,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妻子卧病在床,10天的请假陪伴是他与妻子最长一次独处,等妻子醒来他又继续踏上了前往田野的道路…….
——改选自《平凡而伟大的人》
[材料二]
李兰娟,感染病学家。2003 年在抗击“非典”的工作中身先士卒,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确保浙江没有二代病人与医务人员被感染,重症病人得到有效医治,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她也曾在甲流、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事件中做出巨大贡献。2020年“新冠”肆虐,人心惶惶,她与钟南山院士并肩作战,73岁的李兰娟每天凌晨两三点后才睡,睡眠时间不超过三小时,义无反顾地站在了防疫最前线。
——摘自《国之栋梁》2020年05期
①虽然袁隆平的出身不好,但他凭借自己对科学真理的执着探索,以及不怕失败的顽强毅力,终于找到了“野败”,使得“杂交水稻”技术有了阶段性的突破。
②在抗击“非典”中,李兰娟身先士卒,研制出特效药,确保不会再有人感染“非典”,阻断了“非典"传播。
东东:我想把“最美党员”的荣誉颁给董存瑞,他是一位将生死置之 度外的民族英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想把“最美党员”的荣誉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