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10 浏览次数: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jiāo

    镜xiá

    diàn

    烦suǒ

    闲yì

    hóng

  • 2.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1)
      A . 油(zhà) B . (què) C . 冲(fǔ) D . 谢(chóu)
    2. (2)
      A . 强(mián) B . 诺(yǔn) C . 集(zhào) D . (jué)
    3. (3)
      A . (yùn) B . (jūn) C . 略(qīng) D . (xiè)
    4. (4)
      A . 潮(zhǎng) B . 背(jǐ) C . 窄(xiá) D . (jiè)
  • 3. 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和“间隔”的“间”相同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 4. 下面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弱 剥 B . 军 夺 C .   D .  
  • 5.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书写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1)
      A . 吩咐 B . 迟延 C . 起迪 D . 金碧辉煌
    2. (2)
      A . 噪声 B . 修筑 C . 崩塌 D . 难以致信
    3. (3)
      A . 夜慕 B . 境界 C . 销毁 D . 应接不暇
    4. (4)
      A . 照耀 B . 讯期 C . 忙碌 D . 心旷神怡
  • 6. 下面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举世闻名 臭名远扬 B . 喜气洋洋 兴高采烈 C . 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 D . 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勇攀科技高峰、建设科技强国必备大国重器。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到首架C919大飞机交付……每一次重大科技成就,每一个超级工程背后,都离不开大国工匠。他们心灵手巧、勇挑重任、勇于创新,用汗水浇灌创新果实,用智慧破解技术难题,将前沿科技与工程应用巧妙____,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擦亮大国重器的金字招牌。

    1. (1) “心灵手巧”中“巧”的正确解释是(    )
      A . 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 B . 虚浮不实的(话) C . (手、口)灵巧 D .
    2. (2) 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____
      A . 结果 B . 结合 C . 连贯 D . 联络
    3. (3) “匠”的第二笔是 
    4. (4) 下面是“重”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他们心灵手巧、勇挑任、勇于创新,用汗水浇灌创新果实,用智慧破解技术难题”中“重”的读音是 ,“重”的意思是 

      ②在“突破一又一的困难,擦亮大国重器的金字招牌”中“重”的读音是 ,“重”的意思是 

  • 8. 我们读过很多民间故事,下面不属于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 . 田螺姑娘 B . 八仙过海 C . 将相和 D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9. 下面词语描写的景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生灵涂炭 B . 哀鸿遍野 C . 兵荒马乱 D . 太平盛世
  • 10. 表达诗人“期待杰出人物涌现,挽救垂危国家”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
    A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C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D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11. 学校餐厅要悬挂一幅标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 .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D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阅读理解(37分)
  • 12. 阅读理解

    西栅的梆声

    迟子建

    ①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西栅、南栅、北栅是它张开的花瓣。东栅因为天光和烟火气盛,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银粉色的。西栅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高贵而又深沉。西栅被流水环绕着,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迷宫似的灰街长巷,也就有了舟楫的气象,似乎你轻轻一推,它们就会起航。西栅,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烛白色的。

    ②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与它们比起来,依赖车船出行的人,是多么的被动啊。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膀,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身下这片枕河入梦的人家了,从天宇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飘飘洒洒,也是说到就到了。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们起了顽皮,就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

    ③西栅由十二座小岛组成,所以进出西栅,须乘坐渡船。西栅的渡船是我喜欢的那种,渡船大体看来是梭形的,人工摇橹,至多坐六人,既不像大船那样笨拙少情调,又不像只能容一两个人坐的小舟,在水波上活跃得像条鱼一样,让人心生不安。不大不小的渡船,如同恰到好处的鞋子,最适合游人的脚。船家是个女子,乌镇人对她们有个亲切的称谓:船娘。而我觉得,女子的性情,最适合在西栅摆渡。因为这儿不是荒凉的海域,需要顶天立地的男人披荆斩棘。西栅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个听桨声的地方,由性情温婉的女子做“掌门人”,再妥帖不过了。

    ④船娘戴着斗笠,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虽然落着雨,但岸上投下的灯影,依然盛开在河面上。没有月亮的夜晚,那一团团湿漉漉的橘黄的灯影,是那么的鲜润明媚。带着一身的水汽,船停靠在客栈的码头上了。简单吃了点东西,洗漱后躺下,已是深夜了。旅途的劳顿,并没有使我立刻入睡。不过在西栅失眠是幸福的,因为你在静得出奇的夜里,能听见淙淙的流水声。

    (选自《迟子建散文精选》,有删改)

    1. (1) 第①自然段中写乌镇是一枝莲,东栅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 色的,因为 ;西栅这片花瓣在我眼里是 色的,因为 
    2. (2) 第②自然段主要描写了 和 ,读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展现出 的画面,从中体会出作者对西栅的 之情。
    3. (3) 根据第③、④自然段的内容,请你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4. (4) 第④自然段中“船娘戴着斗笠,不紧不慢地摇着橹。虽然落着雨,但岸上投下的灯影态描写,从中体会到西栅 
  • 13. 阅读理解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见到她,塞给她几百块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钱。

    ④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⑤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叮嘱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⑥那天,她的车限行,她打车去上班,付钱时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付了车费,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

    ⑦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地说:“放好,照顾好自己……”父亲佝偻的身影,在她眼前逐渐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却从未停止……

    (选自《读者》2017年4月,有删改)

    1. (1) 短文回忆了“我”与父亲的四个场景,请你简要概括每个场景,完成回忆胶片。

      场景一:

      地点:(车上)

      ㅤㅤ父亲打电话询问“我”什么时候回家看他。

      场景二:

      地点:(路口)

      场景三:

      地点:

      ㅤㅤ父亲给“我”买爱吃的点心,迷路了。

      场景四:

      地点:  

    2. (2) 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背着母亲”的意思是 ,两次提到“背着母亲”是为了 
    3. (3) 第⑤自然段中父亲古怪的行为是 ,原因是 
    4. (4) 第⑦自然段中父亲自言自语地说:“放好,照顾好自己……”,联系上下文和此处语言描写
    5. (5) 文章为什么以“口袋里的父爱”为题?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14. 阅读理解

    【材料一】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形式多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等五十多个。其中,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堪称“国粹”。京剧这一传统文化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中国的年画文化内涵丰富。年画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更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和希望。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兴的祈盼。虽然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不断改变,但寄托在其中的美好祈盼和心愿一直都在,这是年画的精神,也是年画的情怀。

    【材料三】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人类最早的风筝是墨翟用木头制成的木鸟,他研制了三年才成功。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风筝的材质,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筝。当今放风筝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在发展旅游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四】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寓意美好。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剪纸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如“凤穿牡丹”“莲花多子”“鸳鸯戏荷”“福寿双全”“如意似锦”等等花色纹样的剪纸。这些寓意美好的民间剪纸融入到各种民俗活动中,满足了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它作为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民间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1. (1) 小明决定采用以上四则材料制作手抄报,请你帮他定个题目,你建议题目定为 
    2. (2) 根据材料,小明把手抄报内容分为四个版块:“形式多样的中国戏曲”、
    3. (3) 小明想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语句改为“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历史很悠久”,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4. (4) 小明在手抄报中选取了以下内容,与四则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____
      A . 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禧、五谷丰登等题材,寓意美好。 B . 春节来临之际,人们在门上张贴年画,祈盼风调雨顺、家和人兴。 C . 人类最早的风筝是鲁班用木头制成的木鸟,他研制了三年才成功。 D . 在我国的戏曲中,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
    5.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请列举出两种。
三、习作(30分)
  • 15.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让你念念不忘,也许是你的家人,也许是老师、同学、邻居……请你选择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他(她)的特点。

    ㅤㅤ要求:⑴题目自拟;⑵不少于300字,书写工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