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粤教·粤人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五节 陕西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地理 八下7.5 陕西省提升训...

更新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榕城期末) 半边房是陕西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形区,常见半边房的是( )
      A . 塔里木盆地 B . 内蒙古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东北平原
    2. (2) “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 . 冬寒夏热 B . 降水较少,分配不均 C . 高温多雨 D . 降水丰富,分配均匀
    3. (3) 图中所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
      A . 东南 B . 东北 C . 西北 D . 西南
    4. (4) 房屋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和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该地区房前种落叶阔叶树的主要作用是( )
      A . 春季防风固沙 B . 夏季遮荫纳凉 C . 秋季截水增湿 D . 冬季挡风保温
  • 2. (2023八下·雁塔月考) 陕北地区是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心,历史上旱灾是对该地区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读1644—1949年间陕北地区旱灾发生的空间差异示意图及旱灾的季节分布统计表,完成问题。

    1. (1) 1644—1949年间陕北地区旱灾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是( )
      A . 宜君县 B . 定边县 C . 米脂县 D . 府谷县
    2. (2) 1644—1949年间陕北地区旱灾发生次数最多的季节是夏季,其原因是( )

      ①降水不稳定②气温高③降水稳定充沛④蒸发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减轻当地旱灾的影响,政府采取了多项举措,其中不包括( )
      A . 广泛种植水稻 B . 发展节水农业 C . 兴修水利设施 D . 培育耐旱品种
  • 3. (2023·龙凤会考) 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 )

    ①夏季多暴雨 ②修路 ③采矿 ④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 ⑤黄土疏松,多孔隙 ⑥缺乏植被的保护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①⑤⑥ D . ②③④
  • 4. (2023八下·宣汉期末) 与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不相关的是( )
    A . 土质疏松 B . 暴雨集中 C . 冬季寒冷 D . 地表裸露
  • 5. (2023八下·孝义期末) 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始披上绿装,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发生好转,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据此完成问题。
    1. (1) 黄土高原地区( )

      ①东至大兴安岭,南抵秦岭 ②全年降水稀少

      ③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位于北方地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2)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梯田的好处是( )
      A . 保持水土 B . 美化环境 C . 防风固沙 D . 增大坡度
  • 6. (2023八下·阜新期中)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不同尺度的区域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区域特征,读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界线的山脉有(   )
      A . ①和④ B . ①和② C . ①和③ D . ②和③
    2. (2) 图中b河段流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   )
      A .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B .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C . 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种植 D . 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3. (3) 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a河段位于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B . b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C . c河段为“地上河”,应加高加固堤坝 D . d河段附近土地荒漠化严重,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7. (2023八下·贵池期中)  延安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描述此地区: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如图分别为延安所在区域图、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小说中的主人公肖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区域是(   )
      A . 四川盆地 B . 黄土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内蒙古高原
    2. (2) 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②夏季多暴雨③凌汛④植被稀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8. (2023八下·惠来期中) 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陕县曾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读图,这种民居反映了当地突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 . 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缺少木材 C . 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 D . 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 9. (2023八下·东台期中)  豫西黄土高原,有一种独特的民居——窑洞+四合院,就是“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窑”。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含,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下图是地坑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地坑院”所处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
      A . 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B . 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 . 千沟万壑,土层深厚 D .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2. (2) “地坑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营造思想,其建筑特点是(    )

      ①因地制宜,造价低廉      ②窑洞冬暖夏凉 

      ③窑顶平坦,便于晾晒  ④该地气候干燥,降水少,院内不需要排水、储水设备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3. (3) 造成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 . 过度放牧 B . 过度开垦 C . 工矿、交通建设 D .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 10. (2023八下·连平月考)  《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读“黄河流域简图”和“桥上桥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材料推断,“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2. (2) “桥上桥”的下桥被泥沙掩埋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壳变动 B . 过度开垦 C . 水土流失 D . 围河造田
    3. (3)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     )
      A . 在甲地建水电站,开发水能 B . 在乙地修建水库蓄水 C . 在丙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 . 在丁地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 11. (2022八下·惠来竞赛)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安塞腰鼓、西府秦腔、陕北民歌等是黄土文化风情 B .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 C . 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D . 窑洞是当地的传统民居
  • 12. (2024八下·顺德期中)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正式通车,在银西高铁沿线,遍布成片的鱼鳞坑。鱼鳞坑是指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挖的半月型坑,呈品字形排列,形如鱼鳞。下图为银西高铁线路和鱼鳞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鱼鳞坑主要位于我国的(   )
      A . 云贵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华北平原
    2. (2) 银西高铁修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 . 冻土深厚,施工环境恶劣 B . 地形崎岖,地下溶洞较多 C . 千沟万壑,桥隧修建难度大 D . 占用耕地,造成水土流失
    3. (3) 山坡上鱼鳞坑呈品字形排列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 . 增大阻力,减少风沙危害 B . 加固坡面,防止山体滑坡 C . 扩大间隙,增加有效光照 D . 分散溢流,加强水土保持
二、综合题
  • 13. (2023八下·新余)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和窑洞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甲山脉是,丁是被誉为“塞外江南”的平原。
    2. (2) 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该民居反映当地降水较(填多或少)。
    3. (3) 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严重,试分析其气候方面的原因:,加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是
    4. (4) 图中西安所在省的简称是
  • 14. (2017八下·钦州港期中)

    暑假期间济南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图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小组成员通过沿途观察记录,积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资料,收获颇丰。

    1. (1) 第一站:从济南出发乘车至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B山脉。该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你能说出它是哪些地理分界线吗。(至少两条)

    2. (2)

      第二站:领略了巍峨的山地风光,参观了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后,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你能根据提供的图示信息说明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泥沙含量大增吗?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第三站: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去延安的途中,同学们发现沿途地表植被生长比较茂密,与他们的想象有很大的反差。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你知道当地的人们采取了哪些治理和改善的措施吗?(至少两条)

    4. (4) 第四站: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西安。西安南依A山脉。我国有多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该山脉,其中有哪些气候分界线经过该山脉

    5. (5) 返程:从西安乘火车返回济南,完成本次的“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返回途中经过的省会城市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