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本节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年春季期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年10月,第二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集中推出了77个中外演出项目。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名家、名团、名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观众专程来到上海,共享艺术盛宴。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义在于(   )

    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②推动中外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③对外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成就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原因在于(   )

    ①开放包容可以吸纳人类一切文化成果,壮大中华文化规模

    ②开放包容便于其他国家更好借鉴中华文化,发展他国文化

    ③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华文化特色魅力,坚守中华文化

    ④能够在文化交融中吸收别民族文化的长处,丰富中华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说,佳肴美馔,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食材的味道。几千年来,“和”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刻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

    ①和羹以各种食材的差异为前提,文明有差异才能和谐共存

    ②合异制约了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应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和羹之美需要各种食材充分融合,文明应在交流中超越文化隔阂

    ④各食材的个性寓于和羹的共性之中,文明应以互鉴超越文化差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3年9月底,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对话”“交流”“共同”“多元”……通过梳理历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可以发现这些关键词。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些关键词一次次进行思想碰撞,并逐渐达成共识——尊重、交流、平等、互鉴。达成这些共识说明(   )

    ①文化的多样性铸就了社会实践的多样性

    ②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共同发展的方式

    ③文明论坛能够探寻文化民族性的原因

    ④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文明可以和平共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3年11月4日,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个工程成功入选。我国古代很多灌溉工程遗产都沿用至今,并仍然发挥着较大作用。我国重视灌溉工程遗产的意义在于(   )

    ①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满足群众基本文化权益需求

    ③创新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

    ④彰显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4高三下·余姚模拟) 2023年第14个“联合国中文日”主题为“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中文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中文母语国,中国政府始终把配合、支持各国中文教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加强中文教育资源供给作为世界语言文化公共产品的重要内容。以中文增进文明对话(    )

    ①有利于加强各国与中国的人文交流、凝聚文明共识

    ②表明文明对话能消除文明间的差异,推动文化发展

    ③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主导不同文明间对话

    ④推动文化交流与交融,扩大中文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世纪上半叶,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赴日、美、苏演出,引起轰动。京剧表演艺术由此得到这些国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与这些国家的戏剧观念发生碰撞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戏剧及其他艺术的发展。由此可知(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互鉴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文化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在中国人眼里,龙是吉祥神圣的图腾,舞龙、龙舟无不体现了对龙的重视,但是在西方童话中,龙却往往是邪恶的代表,是需要铲除的对象。随着中外交流日趋加深,中国的龙文化也逐渐为他国人民所熟悉和喜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加强交流、学习、借鉴,维护文化多样性      

    ②我们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这种差异是古今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根源      

    ④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障碍和困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中法对话会上,双方建议,不同文明平等共存、和谐共生,珍惜尊重每一种文明,让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多样文明,成就人类星球的勃勃生机。这启示我们(   )
    A . 学会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B . 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C .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优秀的 D .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10. 2023年11月,2023年文物保护技术装备交流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大会期间,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技术等相 关内容,交流学术思想、碰撞思维火花,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之路。这一活动( )
    A . 见证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汇总 B .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发展 C . 加深对外来文化的认同,丰富中华文化 D . 始终坚持了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11. 文房器物指文人的书房、书斋及相关器具。历代文人墨客以书籍、器物、字画为载体,不断阐释着文房文化。2023年7月6日开幕的“赓续文脉——中国文房艺术展”共展出古代及当代文房器物600余件。本次展览以“器以载道”为宗旨,系统介绍了中国历代文房的文化、美学和制作工艺。假如你参观了此次展览,你的感受可能是(    )

    ①中国文房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国文房文化是世界上最优越的文化

    ③文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

    ④文房对展现中华文化精神有重要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自新时代以来,中国戏剧创作者把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带到了国际舞台。这些在海外广受好评的作品用创新表达的方式注入了本民族的精神力量与独特的美学韵味,在海外的接受度也在一路走高,获得了观众的共鸣与共情。可见(    )

    ①中国戏剧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中国戏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③中外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走向趋同    
    ④中华文化创新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盛世修文,中国国家版本馆典藏10大类版本、2500余万册藏品、上万件展品。2023年10月19日下午,该馆迎来首位外国最高领导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他指出:“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无价之宝。”中国国家版本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并以版本为媒,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桥梁。可见(   )

    ①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国情,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

    ②展现中华文化时代风采,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彭丽媛邀请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中国工艺美术馆。工艺美术馆中央大厅内,“中华福树”、剪纸、风筝、宫灯相映成辉,意趣盎然;行云流水的古琴演奏、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独具神韵的京剧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本次活动让来宾们充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做法(   )

    ①彰显了文化有个性也有共性,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能够促进文明的互鉴,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④加强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对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有6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名代表携900余个非遗项目参与,成为国内外积极关注和参与的一项国际非遗盛会。这表明(    )
    A . 文化是民族的,呼唤人们努力消除文化差异 B . 非遗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结晶,要传承和发展 C . 文化是多样的,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D . 该文化遗产节加强了文明交流,深化了文明互鉴
  • 16. 在浙江,传统戏曲正在圈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摇滚戏歌《台州人》结合了台州乱弹、摇滚乐、戏歌和Rap;实验瓯剧《伤抉》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既继承了传统戏曲的歌舞、乐器、程式技巧,同时也融入了从傩戏中发展而来的面具、舞蹈等传统符号。宁波市甬剧团打造的《入戏雷雨》运用实景化的雨幕和投影,使观众像在看5D演出,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这启示我们文艺创作(   )

    ①要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外来有益文化成果

    ②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要守正创新,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④要坚持洋为中用,实现不同民族文化和谐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2023年10月11日,在“2023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简称上海国际乐器展)上,一批仿敦煌洞窟壁画乐器集中亮相,备受瞩目。“乐鸣敦煌”系列仿敦煌洞窟壁画乐器致力于再现“丝绸之路”上乐器大荟萃的真实情形,希望以“敦煌”品牌乐器为载体,持续促进中外音乐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这说明( )

    ①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造就了文化多样性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③艺术品的创作真实再现了历史面貌

    ④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8. 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贡献,应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的价值观、“推己及人”的伦理观、“协和万邦”的治理观,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华文明传承延续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各民族和谐共存、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启示。这说明(   )

    ①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②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能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③我国履行大国责任,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这启示我们对待不同文明的正确态度是(    )

    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面向世界,文化渗透

    ③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④开放包容,日渐趋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展出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套)文物实物,浓墨重彩地反映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自开馆以来,该馆已接待各界观众200多万人次。这有利于(   )

    ①发挥优秀文化作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④赓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主观题
  • 21. 儒家学说曾对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他著名的“单子论”产生过影响。近代欧洲的一些文化名人,如伏尔泰、歌德、雨果,都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汲取过营养。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18日,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落下帷幕。借助图博会这个中外图书交流国际平台,越来越多的出版集团持续加大“走出去”力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展会期间,中国外文局的展览聚焦中华文化传承发展,首次展出了“读懂中国”“辉煌中国”“大美中国”“丝路百城传”“大中华文库”“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等中英文版系列丛书。与此同时,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联袂北京、天津两地出版集团,举办了京津冀好书共读会,以生动鲜活的创新荐书形式推荐三地优秀图书,读者反响热烈。在首次设置的“网络出版馆”中,众多网络出版企业展示了一批出版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由中图公司开发的“深度沉浸式虚拟体验空间”阅读元宇宙图壤也首次亮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各大出版集团是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来自19个阿拉伯国家的政要和67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智库媒体代表等现场参会。与会代表围绕“中阿文明交流:从古丝绸之路到新时代命运共同体”主题充分交流思想、广泛凝聚共识。对话会通过了《第四届中阿政党对话会落实全球文明倡议银川誓言》。阿方高度认可和赞赏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认为该倡议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支持,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持续动力,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二者都是世界上古老、伟大文明的代表,都为人类进步作出了独特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文明交流的积极意义。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椰树木屋、海浪声阵阵、欢乐的派对、琳琅满目的零食货架……走进“四叶草”,浓浓的异国风情扑面而来。来自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参展商带来世界各国的产品和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化故事在这里汇聚,“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在这里交融。一如往届,本次进博会打开的,不仅是商业、物质的交流之窗,也是文化、精神的交汇之窗。世界各国的文化通过进博会走进中国,中国文化也在进博会与世界交流互鉴。行走在“四叶草”里,会发现“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从各种“巧思”中领略华夏文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性的“大白兔”形象与蔻驰经典元素奇妙碰撞,跨界演绎“国潮”魅力的时尚新篇;新春花车、“福运成双”新春摆件、悟空小侠齐天大圣终极变形机甲等,乐高集团于进博会发布了五款灵感源自中国文化与传统的玩具套装,数量创下了历届之最;继去年的“遇见敦煌”后,爱普生今年又带来了“遇见颐和园”沉浸式光影秀,利用3LCD核心投影技术呈现园林瑰宝颐和园的惊艳之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分析中国举办进博会对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 25. /span>5.乌克兰危机硝烟未散,巴以冲突又起……“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应对的深刻命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源于文明冲突,而文明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而是在同困难的不断斗争中砥砺前行。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要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识,阐述中国方案能够破解“文明冲突”的合理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