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9 屈原列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9《屈原列传》同步练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12 浏览次数: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邪曲之害公也 B . 蝉蜕于浊秽 C .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D .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2.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离骚”者,犹离忧也 B . 屈平属草稿未定 C .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D . 厚币委质事楚
  • 3.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B .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 .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屈平作《离骚》

    邪曲害公也

    B .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号令

    其弟子兰为令尹

    C . 顷襄王怒迁之

    皭然泥不滓者也

    D . 蓝田

    使齐,顾反

  • 5.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 B . 由于人口繁衍,一个民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本文中屈原的“屈”是“姓”而不是“氏”。 C . 文中的“三闾大夫”是楚国官名,掌管王族事务。 D . “齐与楚从亲”中“从”指“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用于阻止强国对弱国的兼并,即诸侯联合抗秦的同盟。
二、填空题
  • 6.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屈”其实是和姓相关的另一个称呼——氏。历史资料记载,屈原芈姓屈氏,①,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②,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的共同称号,氏是某个支系的称号。而“芈”姓衍生出来的“氏”,③,如白氏、景氏、叶氏、伍氏、项氏、查氏等。“西楚霸王”项羽便与屈原同姓不同氏。

三、默写
  • 7. 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 (1)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论屈原《离骚》所写均为寻常事物但它的意旨极为博大,所举的事例浅近但表达的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2. (2) 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中经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解释:
    3. (3)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相比,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4. (4)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离骚》称引古代帝王来讽刺当世政治的句子是:
    5. (5)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离骚》文字简练、表达含蓄的两句是:
四、翻译
  • 8.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屈平疾王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道德之广崇

    蜕于浊秽

    厚币委质事楚

    ⑧惠王

    ⑨时秦昭王与楚

    ⑩故惑于郑袖,欺于张仪

    ⑪然家相随属

    ⑫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⑬莫不欲求以自为,举以自佐

    ⑭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

    ⑮其后楚以削

五、文言文阅读
  • 9.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屈原列传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明于治乱,于辞令      娴:擅长 B . 上官大夫见而欲之     夺:改变 C . 其功         伐:夸耀 D . 道德之广崇         明:光明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屈平疾王听不聪也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 B . ①故忧愁幽思作《离骚》②敏好学,不耻下问 C . ①竭忠尽智事其君②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 D . ①怀王使屈原造宪令②请以赵十五城秦王寿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差不多,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 B . 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 . 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而生出怨恨。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表现在《离骚》中;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 . 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②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六、写作
  • 10. 屈原至死不离开楚国,司马迁对此是同情和肯定的,但“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请写一段简短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3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