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合考...

更新时间:2024-04-12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下表是早期文献中关于德刑关系的记载。这些史料反映了( )

    摘录

    出 处

    “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 勿庸杀之, 姑惟教之。”

    《周书·酒诰》

    “议事以制, 不为刑辟”,“德以柔中国, 刑以威四夷”。

    《左传》

    “礼之所去, 刑之所取, 失礼则入刑, 相为表里者也。”

    《后汉书·陈宠列传》

    A . 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B . 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 C .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D . 礼法之争的发展演变
  • 2.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汉高祖封功臣为列侯,但不享有封地的所有权与治民权,仅食租税。汉文帝改侯邑为侯国,功臣在封地拥有朝廷官制,宫禁宿卫、军队、宗庙与社稷,让列侯前往侯国就封。同时,通过“为吏及诏所止者”的方式,对于信任的功臣,则可以继续留居长安,并有意将新封侯国安置于汉郡。据此可知,汉文帝创立侯国制度旨在( )
    A .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 化解皇权政治的潜在威胁 C . 依靠功臣加强基层治理 D . 解决郡国并行带来的弊端
  • 3.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史书记载,南朝高僧释昙迁“少而俊朗,爽异常伦。年十三,令舅氏传授……会备练六经,偏究易道,剖卦析爻,妙穷象系,奇迁精采。”这可以用来研究( )
    A . 佛教儒学化的因缘 B . 动荡局势下民众的精神危机 C . 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 D . 佛教盛行所带来的社会冲击
  • 4.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宋代园林美学主张“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的观念,民居除了满足基本的住房需求外,还要将建筑物与自然风光打造得浑然一体,宅园合一。园林中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看似随意布列,其实都以类比、象征等方式暗含着主人的个性和人生理想。 由此可见,宋代园林( )
    A . 渗透了理学中的美学思想 B . 植根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C . 颠覆了中华传统建筑风格 D . 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 5.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辽在地方上实行双轨政区制度,紧临北宋边境的南京道和西京道仿唐式的州县施政; 中京道和东京道,以州县制和反映北边游牧民族的部族制对半参置; 上京道,以政区部族制为主兼置州县制。 同时,在同一道里面,套置州县和部族两类政区,如上京道至少套置 36个州(军、城) 和州同级的21个部族。这种政区建置( )
    A . 适应了辽朝经济民族形势 B . 延续了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 C . 实现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D . 推动了边疆和中原的一体化
  • 6.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以下是明清时期农民平均生活水平估算表。 据此可知,此时( )

    粮田数

    (万市亩)

    平均亩产

    (市斤)

    扣除成本加工后的人均粮食数(市斤)

    扣除口粮外可向社会提供人均粮食数(市斤)

    万历时

    66075

    256

    808

    458

    乾隆中

    93249

    310

    791

    441

    嘉庆中

    94460

    319

    474

    121

    A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 农民赋役负担越发沉重 C . 社会转型动力受阻严重 D . 农业生产效率严重下降
  • 7.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有学者认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国内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中外关系出现暂时“和好”的局面。在陈腐的土壤上,洋务派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开启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这表明( )
    A . 清政府主导了工业化 B . 中国工业化的艰巨性 C . 中国工业化的机遇期 D . 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
  • 8.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总人口 4.57 亿,其中,在沦陷区有 2.57 亿人。 当时中国流通的货币一种是重庆国民政府的法币,另一种是汪伪政府的中储券,1942年二者的比值大约为1:2, 1945年8月比值为1∶60, 1945 年11月国民政府规定比值为1∶200,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B . 政府搜刮原沦陷区资产 C . 汪伪政府不得民心 D . 抗战期间通货膨胀严重
  • 9.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1946年11 月,中共中央第一次用“人民解放战争”取代了此前一直使用的“自卫战争”的提法,并号召“团结全党全军和全体人民,为粉碎蒋介石进攻,建立民主的中国而奋斗”。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苏冷战逐步形成 B . 全面内战即将爆发 C . 战略反攻序幕拉开 D . 和平谈判基本破裂
  • 10.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学者萧冬连在一著作中指出当代中国历史经历了以下阶段:实行新民主主义; 仿效苏联模式; 追寻赶超之路; 发动继续革命; 转向改革开放。由此可知,该著作的主题为( )
    A . 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B . 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选择 C . 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探索 D . 走入苏联模式的前因后果
  • 11.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埃及古王国时期开始将法老奉为神,或称之为神的后裔。任何觐见者都必须匍匐于法老御座之前,并以胸贴地,吻法老脚边尘土,只有经特别允许才能吻法老的脚。这表明当时( )
    A . 种姓制度等级森严 B . 注重贵族政治传统 C . 神庙主导现世生活 D . 君主权威至高无上
  • 12. (2024高三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月考) 10世纪时,庄园在日本遍布全国。庄园主大多为中央贵族、地方豪门和大寺院,他们委派代理人——庄官管理庄园。庄园出现之初尚须向政府交纳租税,但自9世纪中叶以后,有权势的庄园主获得“不输不入”的特权,从而使庄园摆脱了政府的财政控制。地方中、小贵族为逃避国家赋税和徭役,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寄进给中央权贵,自己则变成庄官。这些现象的出现( )
    A . 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 B . 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 C . 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 D . 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
  • 13. (2024高一下·石柱期中) 伊拉斯谟在 1511 年出版的著作中,批评了老派语法教师执着于传授枯燥的拉丁文语法乃至用桦条抽打学生的教育方法,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先上一堂简短的语法课后,就带学生接触原文,把原文像谚语一样刻在戒指或杯子上,用原文编笑话,让原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逐渐理解“他读到的每一件事实和每一种思想的意义和力量”。这一主张( )
    A . 推动了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B . 符合了人文主义者的教育理念 C . 拉开了西欧宗教改革的序幕 D . 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性追求
  • 14.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与意大利政府签订了《乌西阿利条约》。条约载明,埃塞俄比亚皇帝与其他欧洲国家交往时,可以通过意大利政府给予协助。意大利文本却把“可以”一词换成“必须”,并声称埃塞俄比亚已接受意大利的“保护”。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 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膨胀 B . 非洲民族独立思想广泛传播 C . 外部支持推动民族独立 D . 帝国主义势力破坏国家主权
  • 15.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1981-1987年间, 撒切尔政府出售 100多万套公共住宅, 获资 20多亿英镑; 将 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 国企员工减员60万,产值在国家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 11.5%下降到了 6.5%。截至 1988年底,政府通过出售住房与国有企业的总收入超过 200亿英镑。这些做法( )
    A . 强化了国家的经济干预 B . 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C . 损害了市场的调节机制 D . 增强了经济的发展动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 55分。
  • 16.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 史官以先代业绩教育贵族子弟。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学,他整理修订了《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古代典籍作为教科书,他修订《春秋》的宗旨乃为“正名分,使乱臣贼子惧”。《易》中有“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 置“五经”博士讲学,成绩优异者可以做官。唐太宗下令编纂《五经正义》作为统一教材命天下传习。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中有一史、 三史等。 元初,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提出,学童八岁入学,先读经,继读史,再读文。 康熙皇帝下令将自己钦定的《通鉴纲目》和《古文渊鉴》作为生员必读书目,颁行各省。

    ——摘编自谢增寿《我国古代的历史教育述论》

    材料二 晚清时期癸卯学制(1904 年) 历史教育目标:“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暨中国百年以内大事。讲古今贤良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驰张,政治之改革,农、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详于大国而略于小国,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并示以今日西方东侵东方诸国之危局。凡教历史者,注意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摘编自《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

    材料三

    1

    史前历史必须展示出早期的德国人的高度文明

    2

    在原始种族研究方面必须体现出德国人民和英雄个人的伟大历史作用

    3

    历史要充当为政治服务的历史角色

    4

    英雄人物角色必须是德国人所特有的, 因为他们总是被敌人包围着

    5

    迁徙到亚洲和非洲的德国移民是埃及和巴比伦优秀文明产生的最主要因素

    6

    强调对易北河东部领土征服的意义

    7

    强调过去二十年中, 因遭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侵蚀而几近毁灭的德国, 在民族社会主义的武装下又重新英勇的站立了起来

    ——摘编自《德国历史教学十五点规则》(1933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癸卯学制的历史教育目标进行评价。
    3. (3) 根据(4) 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历史教育的认识。
    4. (4) 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33年德国制定历史教学规则的原因。
  • 17.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创作于1980年5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迅速传遍祖国大江南

    北。 1983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18.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重庆山坡峭壁、 河流险滩占十之八九,加之重庆炎热多雨,因此,依山就势、顺乎自然成为重庆建房盖屋的重要原则。 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类型,它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用,与环境融为一体。春秋战国后期,楚人大量迁入,改变了巴人自古以来长期用草料覆盖房顶的历史。清朝前期随着川江水运的全面开发,地处两江交汇处的重庆工商业迅速发展。以朝天门码头为中心,集聚了大量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城市中下阶层居民。他们为求栖身之地,在沿江两岸搭棚造屋,逐渐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吊脚楼建筑群。 到 19 世纪末期,重庆还出现了很多中西风格结合的近代新型吊脚楼。

    ——摘编自刘晶晶《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

    材料二 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

    ——据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重庆吊脚楼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城市的特点并指出其理念。 
    3. (3)  关于建筑史,有人认为它是“建筑的历史”,也有人认为它是“历史的建筑”,对此,任选一例世界遗产简要说明你的看法。 (不得选取本题材料示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