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16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2分)
  • 1. 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   )                            
    A .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 . 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 加强了民族融合
  • 2.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特点的简单总结中哪一个最为恰当 (    )   
    A . 经济繁荣 B . 二世而亡 C . 短暂而繁荣 D . 节俭盛行
  • 3. 株洲某学校在开学典礼上的“飞花令”环节可谓是别开生面。其中关于以唐诗为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体现了盛唐高扬的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B .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他的诗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C .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走向衰落的时期。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D . 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唐诗就有5万首左右
  • 4. 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称赞其统治时期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里描述的是哪位统治者在位时期的景象(   )                                
    A . 唐玄宗 B . 唐太宗 C . 唐中宗 D . 武则天
  • 5. “凌晨,将士突入馆驿中……太祖未及回答,有的人就把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既得天下。”材料描述的事件是指            (     )
    A . 陈桥兵变 B . 隋末农民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李渊建唐
  • 6. 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为《资治通鉴》。该史书的作者是 (     )                              
    A . 司马迁 B . 司马光 C . 徐光启 D . 宋应星
  • 7. 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如图属于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生产工具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8. 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在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瓷都的是 (    )                                               
    A . 定窑 B . 哥窑 C . 景德镇 D . 汝窑
  • 9. (2019七下·盘锦期中) 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
    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10. 历史叙述指对历史史实客观合理的描述,也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属于主观评述的是 (     )                                                  
    A . 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B . 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策抑制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现象 C . 宋太祖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 . 宋太祖在各地州县设置通判
  • 11.  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影响深远。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的是 (      )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指南针 D . 印刷术
  • 12. 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他抗击的侵略者是         ( ) 
    A . 沙俄 B . 英国 C . 日本 D . 荷兰
  • 13. (2016七下·重庆期中)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下表数据统计出自明朝后期的哪部医学著作(    )    

             

    A . 《伤寒杂病论》 B . 《本草纲目》 C . 《农政全书》 D . 《天工开物》
  • 15. 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下列历史事件不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 . 北魏孝文帝改革 B .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 . 遣唐使来唐学习 D . 回族的形成
  • 16. (2017七下·崇川月考) 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 .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B .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C . 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 . 黄巢起义加剧了唐朝的社会危机
  • 17. 下面方框中的内容是某一同学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摘抄的笔记,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学习 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主题:

    内容:双方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宋每年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 
    影响:结束长达 10 余年战争状态,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A . 唐蕃会盟 B . 宋夏议和 C . 澶渊之盟 D . 宋金和议
  • 18. “长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排千难、战万险,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无穷智慧和雄伟气魄。伟大的民族筑起了伟大的长城,同时也铸起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长城精神。”明朝修筑的长城东西起至点是( )
    A .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B .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 . 东起渤海边,西至居庸关 D .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雁门关
  • 19. 某同学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了部分典型图片资料, 由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

    契丹货币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忽必烈像 元朝交通路线图

    A .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20.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在该校举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专题讲座,需要搜集相关史料。下列能够选用的是 (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清朝设置台湾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1.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中“▲”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

    A . 三国鼎立 B . 南北朝 C . 五代十国 D . 元朝
  • 22.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这一歌谣出现在 (      )                                                           
    A . 唐朝末年 B . 元朝末年 C . 明朝末年 D . 清朝前期
  • 23. 乾隆时,有人写一首咏花诗,其中说“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结果被杀,其门人、印刻者、卖书者、买书者都被判刑。这是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A . 焚书坑儒 B . 罢黜百家 C . 八股取士 D . 文字狱
  • 24. 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事迹也流芳百世。下列赞誉岳飞诗句的是(    )
    A . 一代英雄抗金将,精忠报国不为名 B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C . 应募西联大月氏,为击匈奴开丝路 D . 独自西行不辞劳,架起中印友谊
  • 25. 明朝及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以下对这些商帮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 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 B . 晋商在乾隆皇帝时期开设“票号” C . 能和当时晋商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D . 这些商帮的出现,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
  • 26. 小明是文学爱好者,根据提示“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以一对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请你帮助他判断该部文学作品及作者分别是( ) 
    A . 《西游记》吴承恩 B . 《牡丹亭》汤显祖 C . 《红楼梦》曹雪芹 D . 《水浒传》施耐庵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小题,共 48 分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 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 100 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 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 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摘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列举两例说明“唐朝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有何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根据材料五,说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大体在隋炀帝时期,科举制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贞观时期,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摘编自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等

    材料二  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实行殿试。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材料三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出现于什么时期?有何突出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科举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过什么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考试在明朝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四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这个制度有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3. (3)  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判断图一中A代表什么朝代。AB 两个朝代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分别在 a 、b 两地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5. (5) 材料一、二、三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