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11)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更新时间:2024-04-15 浏览次数:2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武昌期中) 某同学在研究某项历史课题时搜集了以下资料,他在研究的课题是(    )

    1953 年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 年

    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 年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 年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 年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 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 “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B . 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 .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 D . “大跃进”运动的工业腾飞
  • 2. (2023八下·双峰期末)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反映了我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祖国统—大业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 3. (2023八下·双峰期中) “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的是( )
    A . 鞍山钢铁公司 B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 . 沈阳机床厂 D . 南京长江大桥
  • 4. (2024八下·高州月考)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 .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 .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 5. (2024八下·高州月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着重发展农业 C .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D .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6. (2024八下·厚街) 据统计,1952年我国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在沿海各省,“一五计划”期间的重大工业投资项目中,东北占44.3%,中部地区占32.9%,西北地区占20%。这说明“一五计划”( )
    A . 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 导致我国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C . 改变了工业地区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D . 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 7. (2024八下·厚街)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并投产的项目有( )

    ①沈阳第一机床厂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8. 小明将 1952—1957年间我国部分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情况(见下表)汇总后,分享给本班同学用于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该材料可直接用于探究的学习主题是 ( )

    名 称

    1952年

    1957 年

    1957 年比 1952年增长的百分比(%)

    135 万吨

    535万吨

    296

    生铁

    193万吨

    594万吨

    208

    发电量

    72.6亿度

    193亿度

    166

    煤炭

    6649万吨

    13000 万吨

    96

    原油

    43.6万吨

    146万吨

    235

    水泥

    286 万吨

    686万吨

    140

    A .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B .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 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 9. (2023八上·临湘期中)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同步发展。材料主要说明"一五"计划的完成( )
    A . 改善了人民生话 B . 完善了工业布局 C . 清灭了地主阶级 D . 忽视了经济规律
  • 10. (2024八下·西城期中)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     )
    A . 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B . 中共八大以后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 . 中共十八大以后
  • 11. (2024八下·渝北月考)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仍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以下建设成就属于该时期的是( )
    A .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B . 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 .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 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 12. (2023八下·海南期末) 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B .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C . 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D . 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 13. 根据下图重点工程领域分布情况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 . 完整的工业体系全面形成 B . 以东北作为国家工业重心 C . 中国已经全面实现工业化 D . 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 14. (2024八下·涪城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已经成为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以下属于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举措的是( )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5. (2023·汕尾模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如表所反映的信息是( )

    年  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78年

    3678.7

    1990年

    18872.9

    2000年

    100280.1

    2010年

    413030.3

    2017年

    827121.7

    A . 我国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B . 中国梦的实现指日可待 C . 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经济发展迅速 D . 我国的人均生产总值排在世界前列
  • 16. (2023八下·福田期末)  1983年7月,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吸引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投资者纷纷前来认购,开创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先河。这表明了(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
    C .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 . 可持续发展攻略全面贯彻落实
  • 17. (2023八下·南海月考)  如表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表中占比变化可以反映出(  ) 

    时间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非公有制

    1978

    54.6%

    43.3%

    2.1%

    1987

    38.7%

    35.7%

    25.6%

    A . 所有制结构调整目标实现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C . 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 . 国家发展公有制经济
  • 18. (2023八下·蕲春期末) 20世纪70年代,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拟用三至五年时间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总价值为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1972—1977年,中国同西方十几个国家谈成了包括化纤、石油、轧钢、火电、机械制造等两百多个进口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
    A . 国外市场的拓展 B .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 外交环境的改善 D . 体制改革的深入
  • 19. (2024八下·襄州期末) 下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国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情况。据此可知,中国( )

    时间

    领导人

    会议

    所作讲话

    2002年

    江泽民

    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

    《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

    2012年

    胡锦涛

    G20峰会

    《稳中求进共促发展》

    2021年

    习近平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团结合作抗疫引领经济复苏》

    A . 积极主动与各国发展经贸关系 B . 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 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 D .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 20. (2023八下·双峰期末) 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工作内容是绝密的,有的人甚至隐姓埋名20余载;他们扎根戈壁草原、奋战深山峡谷,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担当,铸就了一座座无言的丰碑。这体现了科学家( )
    A .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B . 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 C .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精神 D . 为国捐躯、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八下·麻阳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实施了一系列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平均增长速及比重

    1953年

    1957年

    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 (1)  从材料一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在材料二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指导方针和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此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有何感悟?
  • 22. (2024八下·高州月考)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社会主义道路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而坎坷。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落后局面】

    材料一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宏伟蓝图】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初见成效】

    材料三 从1953年到1957年,共有596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1949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为30%,到1957年上升到56%;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5%,其中重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27%上升到1957年的49%。

    【经验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状况。材料一中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 (2)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哪一年胜利完成的?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之一,此变革标志着什么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3. (3) 材料三所示建设成就的取得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4. (4) 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请你谈谈我国工业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