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4-06-05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 

    文化遗址

    发现遗存(部分)时间

     

    湖南玉蟾岩遗址

    人工栽培稻种

    距今约14000-18000万年

    浙江上山遗址

    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

    距今约8600-11400年

    河北磁山遗址

    地窖式粮仓、家猪骨

    距今约7600-8000年

    A . 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B . 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 . 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 D . 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 2.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韩非子在《五蠹》中,先是叙述了守株待兔的故事,指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进而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些主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A . 自强不息 B . 道法自然 C . 崇德尚贤 D . 和而不同
  • 3.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据出土汉简记载,从今西安到敦煌近2000千米的距离,除有两段约300千米外,其余1700千米的路段上,西汉政府设置了附有基本供应和保障设施的驿置45个。这一措施(  )
    A .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 . 有利于保障商路畅通
    C . 消除了匈奴对中原政权的威胁 D . 缓和了边疆民族矛盾
  • 4. (2024高一上·大庆月考) 魏晋南北朝初期的石窟寺壁画以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和未成佛时的前生故事为主;到北魏中期,开始出现王公、王母、伏羲、女娲等形象。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 . 儒学地位日益衰微 B . 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C . 雕刻技艺不断提高 D . 文学作品世俗化加强
  • 5.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规定“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货币成为税收的主要形式。此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  )
    A .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B .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 . 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 .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 6. (2024高一下·南充月考) 清朝前期,福建出现了许多专做烟草贸易的烟铺和牙行,他们到烟草产地收购烟叶,经过加工、包装再进行贩卖,时人惊叹“卖烟之家倍多米铺”。这说明当时(  )
    A . 烟草生产改变了当地的劳作方式 B . 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 . 经济作物拓展了土地的利用空间 D . 商业革命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
  • 7.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
    A . 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 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 . 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 . “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 8.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应“放手发动与组织蒙人的地方自治运动……纯粹蒙古区域可以自治政府的形式出现,在蒙汉杂居地带则以蒙汉联合政府的形式出现”,并建立统一的内蒙自治筹委会。这一政策(  )
    A . 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 . 是维系内蒙持久抗战的重大举措
    C . 宣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建立 D . 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 9.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20世纪60、70年代,“赤脚医生治病好,又用银针又用草,中西结合治大病,贫下中农齐叫好”的民谣在福建地区广为传唱。据此可知,当时福建地区(  )
    A . 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B .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C . 中西结合成为主要医疗方法 D .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获得发展
  • 10.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中美关系改善后,各国政要纷纷访华,而中国却鲜少回访,留下诸多外交“欠债”。1978年1月,邓小平出访尼泊尔、缅甸等邻国,此后中国领导人大规模出访西方国家考察学习。这一变化(  )
    A . 缓和了与周边国家紧张关系 B . 完善了全球多边治理体系
    C . 有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 D . 有助于第三世界和平崛起
  • 11.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古印度时期,进行城市建设需要用大量数字来计算,而石子计数和结绳计数这两种方式因效率过于低下而不适用。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婆罗门发明计数符号并逐渐被广泛使用。这可用于说明(  )
    A . 古印度艺术与宗教有关 B . 古印度文明世界领先
    C . 社会需求助推科学发展 D . 种姓制度具有优越性
  • 12.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公元3至5世纪,日耳曼各部族不断南迁,在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日耳曼因素和罗马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中古西欧以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这表明,日耳曼人的迁徙(  )
    A . 推动了区域文明的发展与转型 B . 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
    C . 阻碍了欧洲农耕文明历史进程 D . 确立了欧洲文化优势地位
  • 13.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14世纪时,由于教会难以对“黑死病”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当时欧洲人便各自给出如瘟疫产生是“因为人们衣服不得体”“因为小孩儿不服从父母”等五花八门的答案。这种现象(  )
    A . 实现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B . 有助于公共卫生意识的形成
    C .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D . 有利于社会思想观念的革新
  • 14. (2024高二下·雷州开学考) 下表为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的部分法案。据此可推知,当时英国(  ) 

    时间

    法案

    内容

    1847年

    《河道法令》

    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水源,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

    1848年

    《公共卫生法》

    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并规定由地方当局负责供应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1855年

    《消除污害法案》

    进行大规模的排污系统改造工程。

    A . 城市水网建设先进 B . 水源污染问题严重 C . 卫生防疫制度健全 D . 卫生立法程序严密
  • 15.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罗斯福政府以保护债务者为己任,通过立法,由联邦储备银行保证储户在银行破产时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存款偿还:还制定《房主贷款法》,规定以房产作抵押品的房产主无力偿还欠款时,其抵押品转借由政府担保的国债。这反映出罗斯福政府(  )
    A . 强化了社会保障的职能 B . 有效解决了“滞胀”危机
    C . 代表了民众的根本利益 D . 展拓了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 16.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提出凯恩斯计划,试图维系英镑的货币霸权地位,但计划最终落空。而凭借世界最大债权国和黄金储备国的优势,美国的怀特计划获得了与会国的普遍认可,成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蓝本。据此可知,怀特计划(  )
    A . 导致了资本主义阵营分裂 B . 恢复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C . 背离了维护金融稳定需要 D . 奠定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才干、心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及物产最高者二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仍选主户有行止、材勇为众所伏(认可)者二人为都、副保正。 
    凡选一家二丁(成年男子)以上,通(不论)主客(户)为之,谓之保丁。更有余人身力少壮者,亦令附(加入)保(丁)。(保丁)除习学武艺外,每一大保逐夜轮差五人,于保分内往来巡警。遇有盗贼,即时救应追捕。 
    每获贼,除编敕(缴获赃物)赏格外,如告获窃盗,徒(刑)以上每名赏钱三千,杖(刑)以上一千。及居停(窝藏)强盗三人以上,经三日,同保同邻人虽不知情,亦科(处以)不觉察之罪。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上述材料为我们研究“王安石的保甲制”提供佐证史料。参照(1)(2),提取材料信息完成表中(3)(4)的内容。 

    研究提纲

    序号

    研究内容

    佐证史料

    (1)

    保甲管理者的选拔标准

    主户、有才干、心力者、物产最高

    (2)

    保丁的抽选条件

    二丁以上、身力少壮

    (3)

     

     

    (4)

     

     

  • 18.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图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世界的理解,是人们解读空间关系的工具。如图是166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雇员约输•布劳绘制的《大地图集》中的一幅航海地图。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约简•布劳绘制的《大地图集》。
  • 19.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棚户区作为上海平民的栖身立命之地,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为稳定秩序巩固统治, 1928年10月,上海市政府组建了“筹建平民住所委员会”,着手勘定建筑地点,开始兴建第一平民住所。此后,市政府向市银行借贷兴建了第二及第三平民住所,为不少平民提供了较好的可供居住的场所。1935年,市政府成立平民福利事业管理委员会,并向沪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借贷,开始营建平民村,进一步推动了上海住房救助事业的发展,但财政的窘困决定了市政府无法满足广大底层民众的居住需求。 

    ——摘编自刘荣臻《近代上海平民住房救助与社区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提出“必须有计划地建筑新房,修理旧房,满足人民需要”的指示,住房重建计划被上海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从 1951年起,在借鉴以往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先后建成曹杨新村、控江新村等几十个工人住宅区,并配套建设诊疗所、公共厕所和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一五”期间住宅建设合计总投资额为1.54亿元,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与此同时,“自建公助”等住宅建设形式也大量出现。这些新建住宅不再集中在市中心,而是从市区向外辐射,星星点点分布在市区周围。此外,修理的老公房因价格较低,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从而基本满足了职工及家属的住房需求。 

    ——摘编自师吉金《新中国城乡居住条件的初始变迁》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上海市政府解决平民住房问题的措施及效果。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民居住条件改善的特点及背景。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以来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认识。
  • 20. (2023高二下·龙岩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社会是“加速社会”,人们时刻体会到周透的世界在不断地加速,社会加速改变了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摘编自哈特穆特•罗萨(德)《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