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潜江市初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09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 1. (2024七下·潜江期中)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距今5000多年黄河流域的陶寺遗址、长江流域的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等。它们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的特征是(   )
    A . 继承发扬 B . 历史悠久 C . 一脉相承 D . 多元一体
  • 2. (2024七下·潜江期中)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将下列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的序号与相应学派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残害生命

    ②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③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A . ①—a  ②—b  ③—c B . ①—b  ②—a  ③—c C . ①—b  ②—c  ③—a D . ①—c  ②—b  ③—a
  • 3. (2024七下·潜江期中)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 B .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D . 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
  • 4. (2024七下·潜江期中) 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
    A . 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占居主导 B . 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 . 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 . 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 5. (2024七下·番禺期中) 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A . 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 . 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 . 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 . 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 6. (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 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A .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 .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C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7. (2024七下·南明月考) 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 .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8. (2024七下·潜江期中)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二十窟初唐“西方净土变”中舞伎图,图中两个舞伎戴宝石冠,穿石榴裙,挥舞长巾相对而作胡旋舞。它可用于说明唐朝( )

    A . 政治稳定清明 B . 文化包容开放 C . 妇女地位低下 D . 经济繁荣昌盛
  • 9. (2024七下·防城期中) 唐政府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不断吸收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优秀文明成果,欧洲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也传入中国;亚洲、欧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也不断学习唐朝,日本的“遣唐使”把唐朝的先进制度等传回日本。这体现了(    )
    A . 日本文明是唐朝文明的延续 B . 唐朝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C . 古代世界区域文明异彩纷呈 D .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 10. (2024八上·潮阳开学考) 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 . 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 . 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 . 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 . 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 11. (2024七下·潜江月考)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 12. (2024七下·潜江期中) 导致下表所示人口变化的原因是(   )

    时 间(单位:年)

    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

    约5291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约1699

    A . 文景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对外开放 D . 安史之乱
  • 13. (2024七下·淮安期末)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A . 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 . 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 . 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 . 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 14. (2024七下·竞秀期末)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
    A . 分散知州的权力 B . 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 . 超越知州的权力 D . 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二、非选择题(第15题9分,第16题5分,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共32分。)
  • 15. (2024七下·潜江月考) 国家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希望;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随着历史的进展……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成长,也占有更大的地理空间。

    ——许倬云《万古江河》

    1. (1) 根据材料一,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路线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东西方交往的特点。
    2. (2) 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如今重铸丝绸之路,有何现实价值?
    3. (3) 材料二中“魏主下诏”指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根据材料三,结合古代史相关史实说明中国“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族群文化”的例子。(至少举两例)
    5. (5) 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学习,你有何启示?
  • 16. (2024七下·潜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頗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宋代重视文治,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他们建院讲学,将传授儒家经典,助力生徒科举应试作为自身教学活动目标。茂询、茂先、梦升、子元等十位登甲科,均出自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

    ——摘编自杨乙丹《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办学创举。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
  • 17. (2024七下·潜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初年,经过某位皇帝的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东方各国尤其如此,他们视中国为“东方文化大本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勉励其弟子“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日本人民更是“对中国文化无限向往”。唐朝,在各国人民的心目中,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至今仍有称中国人为唐人的。

    ——摘编自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盛世局面的名称和当时在位的统治者。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盛世局面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使农民“衣食有余”而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的认识。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实行的对外政策和举一例史实。
    4. (4) 综合以上探究,分析当时“各国景仰向往中国文化”的主要原因。
  • 18. (2024七下·潜江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以上图文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