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 87 | 48.8 | 22.4 |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 14.5 | 26.5 | 12.5 |
标题 | 内容 |
《卫星社坐上了卫星》 | 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五亩小麦亩产两千一百零五斤。 |
《今年夏天大丰收说明了什么》 | 我国粮食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 |
《全力保证钢铁生产》 | 要保证一千零七十万吨钢,必须具有停车让路、首先为钢的全局观点。 |
材料一:
材料二: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同时……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三: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天之内通过刑法、民事诉讼法等七部重要法律,恢复了1966年至1976年间被破坏了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被法学界称为中国法治史上著名的“一日七法”。……以“一日七法”为先导,我国陆续制定了《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大批重要法律,从此,中国开始修改宪法和制定新的法律。
——马一德《从“加强法治”到“厉行法治》
请回答: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疫病流行带来的严重挑战。在卫生防疫工作中,党和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国军民响应号召,把卫生防疫提高到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卫生防疫机制:成立疾疫防控决策领导机构、建立卫生防疫队、确立疫情报告制度等。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他地方病等发生与蔓延的情况逐步降低甚而绝迹,全国城乡人口逐步上升,大大提升了中国人的身体及精神素质。
——摘编自光明日报《新中国国家卫生防疫机制的建立》(2020年03月11日16版)
材料二 将卫生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伟大创举。卫生是个人的事,关乎健康;卫生也是国家的事,关乎国运。把卫生工作与发动群众有机结合起来,户户动员、人人参与,就能化被动救治为主动预防,用制度优势弥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条件总体比较落后的劣势,开创了中国特色防疫模式和公共卫生发展道路。
——吴继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之后,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82年,“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此确立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法律地位。2017年5月12日,党中央提出了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42字方针,即“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
——摘编自王玥《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卫生运动的演进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