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走向近代单元...

更新时间:2024-04-25 浏览次数:2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上·苏州月考) “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材料说明( )
    A . 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B . 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C . 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
  • 2. (2022九上·南山期末) 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大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超过40%。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他们害怕此举会( )
    A . 导致意大利人口大量外流 B . 失去地中海商路中心地位 C . 使印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D . 阻断了欧洲人的东方梦想
  • 3. (2024九下·阜宁模拟) “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展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下列作品能够反映这个时期“时代精神”的是( )
    A . 《战争与和平》 B . 《向日葵》 C . 《蒙娜丽莎》 D . 《英雄交响曲》
  • 4. (2023九上·双流期末) “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只要不损害别人,凭熟练的技艺增加自己财富的人是值得称赞的。”该观点反映了(   )
    A . 基督宗教的价值观 B . 资产阶级的财富观 C . 封建领主的统治观 D . 封建贵族的等级观
  • 5. (2023九上·四会期末) 14-17世纪,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中因果关系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 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新航路的开辟 C . 为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D . 发现美洲大陆一—麦哲伦
  • 6. (2023九上·江城期末) 有人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 全面否定了天主教会 B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 .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7. (2023九上·潮南期末)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法国革命如“闪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理环境的特殊 B . 美国革命的影响 C . 启蒙思想的动员 D . 旧制度根深蒂固
  • 8. (2023九上·梅县区期末) 知识结构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较复杂的历史发展概貌。下图空白表格处应填写的是(    )

    A . 富裕农民 B . 市民阶层 C . 租地农场 D . 手工工场
  • 9. (2024九上·张家港期末)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田种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它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材料反映出的历史事件(    )
    A . 为北美开发提供大量劳动力 B .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C . 给非洲带来大量的人员损失 D . 给欧洲带来资本原始积累
  • 10. (2023九上·茂名月考) 十五世纪时西方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却“背道而驰”认为向西方航行也能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个信念最主要的是( )
    A . 地圆说 B . 西班牙王皇的支持 C . 对东方财富的渴望 D . 前人的航海经验
  • 11. (2023九上·茂名月考) 在欧洲以外直接依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是对哪种罪恶的揭露( )
    A . 奴隶制度 B . 封建制度 C . 资本主义 D . 殖民主义
  • 12. (2023九上·电白期末) 有学者指出:“讨论美国的族群和种族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否认,本土印第安人中的绝大多数,先是死于欧洲人带来的天花和疟疾,然后在北美殖民者抢夺印第安人土地的战争中,被驱逐和屠杀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殖民主义的罪恶 B . “三角贸易”的后果 C .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 13. (2023九上·电白期末) 14 世纪时,意大利的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到了 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该变化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 日益融入市井生活 B . 助推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抵抗君主专制制度 D . 使西欧步入近代社会
  • 14. (2023九上·榕城期末)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强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B .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D .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 15. (2023九上·紫金期末) 英国的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奴隶贸易兴起后,它一跃成为英国的第二大港口。有人曾愤怒地指出:“在这魔鬼似的城市里,每块砖都凝结着非洲人的鲜血。”这表明( )
    A . 亚非国家之间联系加强 B . 城市经济发展依托于港口 C . 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 D . 资本原始积累具有残酷性
  • 16. (2023九上·紫金期末)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觐见王上,而国王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材料中的“我”指的是( )
    A . 达·伽马 B . 迪亚士 C . 麦哲伦 D . 哥伦布
  • 17. (2023九上·期末) 下图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作品《椅中圣母》。面中圣母的原型出自一位罗马少妇。拉斐尔在一次宴会上看到她正温柔地注视着心爱的小宝贝,便立即拾起一块木炭,将这个动人的情景速写下来,随后就创作了这一“神来之作”。该作品( )

    A . 宣扬了神权神性,弥漫着宗教神秘色彩 B . 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享乐主义情绪 C . 体现了女性之美,饱含着人文主义精神 D . 塑造了母亲形象,彰显着女权主义思想
  • 18. (2023九上·月考)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研究、归纳法等实证法盛行,一些传统理论被验证或纠正,世界地图被重新绘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线、圆锥投影等也开始使用并成为基本的地图绘制方法;地理学家对海陆起源、地形起源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
    A . 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B . 促进对自然学科的探索研究 C . 提升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D . 以验证地圆说为根本出发点
  • 19. (2023九上·月考) 15、16世纪的西欧农场主一般自己没有土地,而是从土地所有者那里租入土地经营农业,获得平均利润,并按契约规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地租,并在租用的土地上雇佣劳动者为市场从事生产。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 ( )
    A .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 . 西欧资产阶级代替地主阶级 C . 农业生产活动深受商品经济影响 D . 农场经营具有某些资本主义特征
  • 20. (2023九上·期中)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意大利的但丁创作了长诗《神曲》等作品 B . 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 C . 达·芬奇创作了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D . 城市中的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4九上·资源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  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连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材料三  持续四个世纪之久的非洲奴隶贸易给西欧资本主义带来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对非洲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核心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指出它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
    2. (2) 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中最能反映资本原始积累血源性的是哪一段航程(写出字母代码)?结合材料指出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所述的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22. (2023九上·期末) 14~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现象不断冲击旧观念,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人性而不是神性,它不是宗教的古典文化,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文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摘编自《大航海时代》

    材料三:“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用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摘编自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这场运动”是指哪一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美洲的发现得益于谁的贡献?并指出“资产阶级开辟的新天地”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绘制三角贸易简图,并指出最能体现“三角贸易”本质的是哪一段航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