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博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6-06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4八下·吐鲁番期末) 宋庆龄曾感叹:“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这表明(   )
    A . 新生政权得到民众的支持 B . 人民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 . 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 新中国已获得世界各国认可
  • 2. (2024九下·武威模拟) 1949年,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收回长期被帝国主义盘踞的中国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这一外交政策(   )
    A . 收回了外国在华经济权益 B .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C . 巩固了新中国独立和主权 D . 否定了旧中国不平等外交
  • 3. (2024八下·梁子湖期中)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有这样一幕:1949年开国大典前夜,工程师林治远却彻夜难眠。因为缺少关键性的金属材料可能无法完成电动升旗的任务,一次又一次地受挫,一次又一次地试验……终于在凌晨验收前完成了。林治远对人们呐喊:“你以为这只是一块红绸子吗?那是我们用2000万条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成立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在于(   )
    A . 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 B .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 D . 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 4. (2024八下·茂名期中)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军队缴获的美七师三十一团团旗和南朝鲜首都师白虎团团旗,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三十一团团旗

    白虎团团旗

    与这两件文物相关的历史是(   )

    A . 甲午战败,危机加剧 B . 百团大战,战果辉煌 C .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5. (2024八下·茂名期中) 黄继光在写给家里的信中有这样一段:“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信中的字里行间最能透射出(   )
    A . 开天辟地的创新意识 B . 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 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D . 心系家国的笃厚情怀
  • 6. (2024九下·武威模拟) 1950年我国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最高峰。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材料中国防费用增高的原因是( )
    A . 援助朝鲜 B . 对抗苏联 C . “一五计划” D . 研制武器
  • 7. (2023八下·惠州期中)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说:“朝鲜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争斗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D . 鼓舞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 8. (2024八下·赤坎期末) 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 . 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的原始档案 B . 根据土地改革亲历者的口述编成的回忆录 C . 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的资料 D . 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山谷风烟》
  • 9. (2024八下·茂名期中) 小人物,大历史,每个人的命运走向都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初某月某日,湖北兄长给弟弟邮寄的一封信,信文如下,下列选项对信文中所反映的史实评价正确的是(   )

    昨日接到你亲笔写的家信,并知道你在部队很好,家中人口都很平安,土改已分到了一石七斗田,田也很好,斗争中又分了几次果实,现在生活的很好,不像以前愁吃愁穿了。

    A .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农民翻身当家作主 B . 实现了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C . 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D . 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快速发展
  • 10. (2024八下·茂名期中)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下列选项对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促进了我国重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 . 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失误 C . 使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D . 使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11. (2024八下·茂名期中) 如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 三大改造的推行 C . 一五计划的实施 D . 改革开放的深入
  • 12. (2024八下·茂名期中) 下图时事漫画中有中高低三株竹笋,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漫画作者丰子恺以“一夜风吹一尺长”的雨后春笋寓意( )

    A . 社会主义事业将会蓬勃发展 B . 国民经济比例呈现严重失调 C . 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贪快 D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 13. (2024八下·茂名期中)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两个“最彻底决裂”的“共产主义革命”基本原理,其中,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决裂”,是经济领域对私有制的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这种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现最底决裂”的表现是(   )
    A . 新中国成立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一五计划
  • 14. (2024八下·茂名期中) 民主政治是全人类不懈的追求。在我国民主建设成就中,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多党合作制度 D . 爱国统一战线政策
  • 15. (2024八下·茂名期中) 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了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合作化运动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 16. (2023八下·惠州期中) 1958年9月9日,上海在中苏友好大厦举行文艺创作展览会,展览了“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卫星”:群众业余创作的文艺作品300万字,生产影片638部,美术作品6000件,剧目2053个。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上海的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 . 中苏友好合作推动文化进步 C . 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D . 政治生活强烈影响到文艺创作
  • 17. (2024八下·新丰期中)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生产上“大呼隆”。陕西农民侯永䘵在日记里写道:“(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大多数人出勤不出力,到场算个数,有时连勤也不出。”由此可见,人民公社体制(   )
    A .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 遭到了农民的公开反对 D . 废除了剥削制度
  • 18. (2024八下·茂名期中) 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B . 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C .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D . “左”倾错误已经彻底被纠正
  • 19. (2024八下·茂名期中) 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你认为正确的解释是(    )
    A . 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 B . 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结束后 C . 作为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 D . 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 20. (2023八下·惠州期中) 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

    A .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 21. (2024八下·凉州期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加紧了全面的立法工作,1979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 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
    A . 社会生活中有无法律并不重要 B . 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C . 要集中不要民主 D . 需要靠道德的力量来维持
  • 22. (2023八下·惠州期中)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全文转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时任中央某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
    A . “文革”阶级斗争依旧存在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C . “左”倾思想亟待消除 D . 媒体舆论对待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意见不一
  • 23. (2024八下·茂名期中)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的同一年,时任遂宁市蓬溪县群利乡党委书记邓天元在九龙坡村与几名村干部达成一致意见:率先试点田边地角独立耕种,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
    A .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现状 B . 增强了企业经营活力 C .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 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 24. (2024八下·茂名期中)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写道:“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做厂长,欢迎他的是53张请调报告,工人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为解决当时这一企业的共性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 包产到户 B . 设立自贸区 C . 增强企业活力 D . 加入人民公社
  • 25. (2024八下·鹤山期中) 当今的中国正在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融入世界的发展道路,如果要追溯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必须要铭记。第一扇“窗”是(   )
    A . 经济特区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 沿海开放城市 D . 自由贸易区
  • 26. (2024八下·廉江期末) 英国《金融时报》载:“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2001年创业高潮点的因素是中国(    )
    A . 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B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D . 扩大企业自主权
  • 27. (2024八下·茂名期中) 1979年,广州市分配给东山区建房修房的责资为100万元,远不能满足东山区实际需要。10月东山区与香港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由港商投资1080万元人民币而东山区提供土地,共同兴建东湖新村住宅小区,另外还有关于房屋销售等内容。这说明当时广州( )
    A . 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窗口 B . 尝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C . 以房地产为经济发展支柱 D . 利用外资发展民营经济
  • 28. (2023八下·惠州期中) “1978年,我国农村人均住房面积8.1平方米。许多县人均年收入低于50元;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6.7平方米,工资20年未上涨。”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B .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C . 住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D . 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29. (2023八下·惠州期中) 有学者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获得以下数据(见下表),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贫困人口

    贫困发生率

    1978年

    3678.7亿元

    385元

    7.7亿

    97.5%

    2019年

    990865.1亿元

    70892元

    551万

    0.6%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显著发展 B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得贫困人口大量减少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伟大的历史转折 D . 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成效卓著
  • 30. (2024八下·武威期中) 20世纪90年代,我国沿边省区的会展经济开始出现。到2008年,我国已经形成了遍布东北、西北和西南三大区域的五个国家级会展。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B . 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 C . 与邻国保持友好关系 D .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松动
二、非选择题
  • 31. (2024八下·茂名期中)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1950年6月,中央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实行土地改革是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要促进农民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将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积极地作好准备。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农村存在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1978年,全国还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安徽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突破旧体制的限制,开始包干到组、包产到户1980年,邓小平肯定了农民的改革创举,在党中央支持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许多地方一年见成效,地方粮食产量明显提高,几年就变了样。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开展土地改革所公布的法令,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
    2.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哪两大运动?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农村改革见成效的因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阐述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 32. (2024八下·茂名期中)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广东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最根本的还要靠改革开放。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断论。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材料三

    材料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下竞争力报告NO.13之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蓝皮书指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排名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专家解释说,深圳是全国城市中单位面积经济产出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除经济发展外,深圳亦能兼顾环保。香港经济竞争力整体强健,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央广网北京2015年5约15日报道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材料一和材料三有何联系?
    4. (4) 根据材料四、分析深圳成为最具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原因有哪些?
    5. (5) 联系材料、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政府、人民应如何做?
  • 33. (2024八下·茂名期中)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充满希望的富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980年

    中央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WTO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从表格中任选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所选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