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30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高二下·阆中月考) 客家土楼是福建龙岩、漳州一带普遍存在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抵御性”城堡式集体建筑,在其庞大的建筑内,同一祖先的子孙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据此可知,客家土楼( )
    A . 代表了传统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 B . 体现了御外凝内的宗法色彩 C . 反映了自然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 D . 强化了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管控
  • 2.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东汉时,“从城市分布的地域空间结构看,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五省区),其城市数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其次为淮河流域(约占14%);而东南沿海分布最少。”这些城市网络和腹地从较为原始的几大经济区经过发展大体上形成了“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的十大城市经济区域。材料表明这时期(    )
    A . 城市体系等级序列逐步建立完善 B . 各具特色的城乡区域经济区兴起 C . 商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结构重组 D . 草市的蓬勃发展以及市镇的兴起
  • 3.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3世纪时古罗马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4世纪时罗马城中有近4.6万栋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古罗马这种多层住宅形态( )
    A . 因人口增加造成住房紧缺出现 B . 适应了共和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反映出民主政治影响罗马民居 D . 是古罗马封建帝国繁荣的结果
  • 4.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下图是 1949—2006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及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城市化进程 ( )

    A . 发展得益于“一五计划” B . 呈现稳步推进的特点 C . 促进城乡居民均衡分布 D . 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 5. (2024高二下·江油月考) 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    )
    A .   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 B . 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 C . 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 D . 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
  • 6.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下表为1889年与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桥梁)交通工具使用变化的情况(单位:辆/天)。这反映出( )

    年份

    步行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11770

    6984

    544

    9

    0

    0

    0

    0

    1926

    50823

    14600

    0

    0

    3459

    3764

    172

    922

    A . 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 . 生活方式的近代化趋势 C . 现代交通取得全面进步 D . 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 7. (2024高二下·沈阳月考) 1841年,英国医生雒维廉评价中医:“不能这样推断,中国人在医学问题上的所有意见都仅仅是胡说,他们已经非常仔细地检验了疾病的本质和起因,一些用于控制传染病的规则和观念是决不能被轻视的。”以下可以提供佐证的史实有( )

    ①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疗效

    ②古代地方官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以防治疫病

    ③明末吴有性提出“疠气”治病说,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④中国古人为防治天花,发明了牛痘接种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4高二下·曲靖期末) 乾隆时官修《医宗金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进行考订,还征集了许多新内容,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著作。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质疑流传数千年的脏腑学说,将人体内脏解剖研究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25种,极大促进中国解剖学的发展。据此可知,清代医学(    )
    A . 呈现出复古与开新的特点 B . 得益于国家力量支持 C . 著作凸显中西医融会贯通 D . 种类繁多且医著普及
  • 9.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南非的开普敦、德班和伊丽莎白港等城镇,英国殖民政府对于亚洲人和非洲人居住区采取防疫措施,将其居住区视为传染病滋生地,并将亚洲人重新安置到远离欧洲人居住区的地方。殖民者的防疫措施(    )
    A . 增强了殖民地民众的民族和独立意识 B . 改变了殖民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 . 促进了殖民地之间跨地域的人口迁移 D . 强化了殖民城镇中的种族和文化差异
  • 10.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古罗马人把疫病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因此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古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古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这说明古罗马(    )
    A . 人民愚昧无知 B . 重视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 C . 疫情推动国家城市治理的发展 D . 宗教观念决定了医疗技术水平
  • 11. (2024高一下·襄汾开学考)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南朝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还宣扬说有一子在寺院出家,其家族十代人都会得到解救。这表明(    )
    A . 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B . 道教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C . 儒家学说失去正统地位 D . 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形成
  • 12.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汉光武十九年,洛阳县令董宣不畏权贵公正执法,不肯向包庇犯法奴仆的湖阳公主叩头 认错,赢得了强项令的美名,后人将此事改编成京剧《强项令》,留下了“ 问万岁王法谁人来定,杀凶犯如万岁亲手判刑” 的经典唱词,影响很大。对此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汉光武帝政治改革成效不佳 B . 董宣这样的官员在当时相当普遍 C . 后世改编重在传递浩然正气 D . 出现类似事件取决于官员的性格
  • 13.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篇刻画了二十四位女性形象。如表为其中部分代表,据此可知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

    部分女性形象

    女子周氏的丈夫去世了,“妇兄弟欲迎妹还”,周氏“终不肯归”,曰:

    “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

    王羲之的妻子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说:王家见谢安、谢万到家里来。

    翻箱倒柜倾其所有地招待他们。“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

    “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其和郝氏是姑婢,两个人既亲密

    又互相敬重,不因为门第高低欺压对方或妄自菲薄。

    A . 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B . 人们崇尚率真注重自我 C .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 . 妇女深受封建礼教束缚
  • 14.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以后,经历夏、商、西周三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秦汉时期形成大一统的格局,一个强大而稳固的文明中心确立并且不断地向外辐射,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稻谷、丝绸、茶叶、陶瓷、漆器、医药等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等地。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 . 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日益成熟 B . 中国同东南亚等地交往以物质交流为主 C . 东南亚等地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 D . 中外贸易缩小了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
  • 15.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在瓦尔卡遗址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的乌鲁克的埃安纳塔庙里,有一件著名的浮雕石膏瓶,瓶的最上面一行是女神伊南娜,全苏美尔人都供奉她,雕像上一个祭司正向她献上一篮水果,伊南娜的下面是一些小神,站在模型神庙和一些动物的身上;第二行是祭司们拿着祭品;第三行是平民、动物和植物。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 )
    A . 君权专制特征明显 B . 雕刻绘画艺术高超 C . 等级分化现象出现 D . 神权与王权统治紧密结合
  • 16.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观察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 . 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 . 《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 . 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计52分)
  • 17.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 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1949-2013)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整理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发展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 18.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25年至1835年年底之间,国会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一时蔚然成风,如火如荼。美格兰的铁路已经画好了蓝图。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利润和百分率被广泛地引证,伦敦—伯明翰铁路的前景和力量却被说得天花乱坠。

    ——摘编自(英)《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

    材料二 运河运输的成本大致相当于公路运输的1/4—1/2,许多投资运河建筑的人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到1830年时英国已经拥有2500英里的运河。纵横交错的运河,沟通了主要河流,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工业的发展。从1770年起,苏格兰、法国和美国的发明者就在船上试验蒸汽机。第一艘成功的商用汽船是由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建造的。很快,欧洲就采用了这种发明。1835年,英国就拥有315艘载重量为33444吨的汽船。

    ——摘编自萧国亮、隋富民《世界经济史》

    1. (1)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铁路和运河繁荣发展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铁路和运河繁荣发展的积极作用。
  • 19.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兴盛,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等编著《中国文化史》

    史料二 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青年时期,他曾寄希望于和平改良,失败后转向暴力革命,认为“……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主编《湘江评论》时,(毛泽东)强调“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虚思想”。在党的七大报告中,他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他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座右铭,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要求全党:“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摘编自吴伟锋《毛泽东与中华传统文化》

    1. (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2. (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之间的关系。
  • 20. (2024高二下·嘉陵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管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

    14世纪

    黑死病横行欧洲时,部分医生佩戴鸟嘴面罩,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疾病的传播。

    19世纪末

    巴斯德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细菌存在之后,莱德奇建议医护人员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结果大幅度减少了伤口感染率,口罩在欧洲医学界逐渐流行开来。

    1918到1919年

    西班牙流感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口罩成了疫病出现的象征性影像。

    1952年

    长期的污染以及高气压滞留导致伦敦大雾围城,伦敦人染上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肺部疾病,口罩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21世纪初

    2003年中国“非典(SARS)”期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此后,除了防毒、防霞、防过敏、防病毒之外,各色各款的口罩还成为年轻人展示个性与耍酷的.工具。

    ——据欧阳晓黎《口罩从历史中来》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