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古诗词诵读 /念奴娇·过洞庭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念奴...

更新时间:2024-07-25 浏览次数: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名篇名句默写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 (1)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星河,表达自己澄澈的内心的句子是“”。
    2. (2)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写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做酒器,低斟浅酌地招待天地万物的句子是“”。
    3. (3) 《念奴娇·过洞庭》中,写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临近中秋,碧空万里,一派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的句子是“”。
  •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自己种树的诀窍不是让树木活得长、长得快,而是“”,其观点对育人治国颇具启示意义。
    2. (2) 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都以宽广的水面衬出了船之渺小。
    3. (3) “浊酒”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借一壶浊酒,浇胸中块垒,在古诗词中并不鲜见,如“”。
  • 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 (2) 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3. (3)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4. (4)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
    5. (5)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二、小阅读
  • 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平浪静,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 .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 . 词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 . 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 5.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几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请简要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曾提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著名论断,强调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如果人类无度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同样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重要启示。《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给予“生生”和“共生”极高的价值期许。“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强调要遵循“天时”来进行生产生活,体现顺应规律、适度节用的发展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将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顺时”“以时”“不违时”,顺应和保护自然,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达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如何历史地、实践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和谐促进共生、以共生消解对立,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形成。

    (袁秀《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明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和实践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崇。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观,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在对待自然这个问题上,西方思想在两个世界之间摆动:一个是被看作自动机的世界,按照编定的程序运行;另一个是神学世界,按照上帝意志运行。

    无论“摆”向哪个世界,在西方看来,人都并非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被人认识、使用和改造的对象。这种主客二分法有利于人类大胆突破蒙昧与陈规,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但其弊端在于令人过度自信,索求无度,最终与自然对立起来。

    中国的自然观则“别开生面”。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传统思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主张“天人合一”。“人”并非“天”外之物,也就无所谓对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张载在《西铭》中说得更明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人处自然之中,人类固是同胞,万物亦为同类。

    在实践论方面,与西方哲学相通,中国哲学也强调“知天”。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了解和认识“天”以后,中国哲学指向的并非使用和改造,而是“于自然无所违”“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福建土楼的出现就印证了这一理念。福建土楼在建造时往往依山就势,能巧妙地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客家人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出于对近代以来西方自然观念的反思及对当代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关切,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赖。马克思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恩格斯提醒,不可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与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如榫遇卯,实现有机结合,产生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的辩证法为认识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国开出的对症之方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哲学家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应勇于担当,戮力同心,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未来可期。

    (文龙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何越来越受推崇?》,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关于“自然”的重要论述为当代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也符合“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 B . 只要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上,就可以解决和应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 C . 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导致东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也不相同。 D . 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为解决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赖,这与西方哲学的观点并不一致。 C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自然观有机结合的产物。 D . 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东西方哲学家用自己的智慧提出了解决之道。
    3.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B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D .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方法。
    5. (5) 云南滇池是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自然生态保护区,风光秀丽。近年来,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严重破坏了滇池的生态系统。为保护滇池生态,请结合两则材料向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建议。
四、古代诗歌阅读
  •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张孝祥,南宋词人,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做此词。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玉鉴琼田”运用比喻写出湖水的明净,“三万顷”与“扁舟一叶”一大一小形成对比,凸显了词人的渺小与孤单。 B . “肝肺皆冰雪”,借“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忠贞高洁,与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C . “短发萧骚襟袖冷”,这些细节中隐含着词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失落,而“稳泛”又显示了词人的自信、乐观与坚定。 D .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意境恢弘壮阔,想象大胆奇特,极具豪放词的风格和浪漫主义色彩。
    2. (2) 有人认为,本词体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思想,请结合作品内容具体分析。
  • 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径此地作此词。②挹:舀(水)。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万顷”与“一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洞庭湖的浩渺辽阔与人的渺小,与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所营造的意境迥然有别。 B . “表里俱澄澈”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秋月秋水上下通明的澄澈之美,二是湖上泛舟之人光明磊落的品格之美。 C . 孤光,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 D . 最后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直抒胸臆,说明词人已忘情于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自然之境,余味无穷。
    2. (2) 张孝祥词风豪迈,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请结合“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三句谈谈其豪放之特点。
  •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 “三万顷”与“一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洞庭湖的浩渺辽阔与人的渺小,与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所营造的意境迥然有别。 B . 全词的主旨句为“表里俱澄澈”,此句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秋月秋水上下通明的澄澈之美,二是湖上泛舟之人光明磊落的品格之美。 C . 孤光,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 D . 最后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直抒胸臆,说明词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自然之境,余味无穷。
    2. (2) 张孝祥词风豪迈,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请结合本词谈谈其豪放之处。
  •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洞庭湖

    许棠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时相引,行歌浩渺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游湖之感,次联写湖上所见,当船儿行至湖中时,忽然现出了一座山。 B . 渡湖的时间只有半日,但湖水广阔无边,时间紧迫,愁得诗人鬓发都要斑白了。 C . 颈联从高处远处写起,借鸟儿“畏坠”与帆船之“闲”,写出湖面的辽阔、空旷。 D . 尾联写渔夫正在湖上打鱼,他们互相招呼,行歌于烟波浩渺之中,此唱彼和。
    2. (2) 同是这洞庭湖,这首诗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所体现出的主题思想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