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5 美景奇观

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

更新时间:2024-09-26 浏览次数:3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元主题阅读
  • 1. [甲]海上日出(节选)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作者:巴金)

    [乙]海上生明月(节选)

    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项烟波。船像一条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圓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

    (作者:巴金)

    1. (1) 读选文甲,完成下表。

      时间段

      天空的状态

      转眼间

      出现红霞

      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没有亮光

      到了最后

    2. (2) 给选文乙中的画线句写批注。
    3. (3) 阅读两篇选文,下列说法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两篇选文都是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B . 两篇选文都主要从形状、颜色两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C . 选文甲描绘了海面上太阳升起的过程。 D . 太阳升起时亮光夺目,月亮升起时也是如此,发出夺目的光辉。
  • 2. 课外阅读。

    黄山奇松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 qiú)劲,虽然饱经风霜 , 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 (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情有独钟:

      饱经风霜:

    2. (2) 黄山松的“奇”表现在(    )(多选)
      A . 形态“奇”。    B . 存在价值“奇” C . 生长位置“奇”。     D . 顽强的精神“奇”
    3. (3) 短文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 3. 课外阅读

    南海明珠——海南岛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腰果、咖啡、芒果、荔枝、龙眼、波罗蜜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海产品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中南部,山上热带

    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游泳胜地亚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花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选自《作文周刊》,有删改)

    1. (1)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海南岛的,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
    2. (2) 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 . 总一分 B . 分一总 C . 总一分一总
    3. (3) 在文中找出描写椰子树的句子。
    4. (4) 用“//”把短文分成三个部分,在文中标出。
  • 4. 课外阅读。

    九曲溪漂流

    但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

    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    ;有的则雄踞一方, 有的像玉女插云,    ;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

    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篙,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而流淌,飘飘然而前行。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

    心随景动,景随舟移。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1. (1) 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威武凛然              亭亭玉立            风骨刚健

    2. (2) 九曲溪因“”而闻名。作者端坐竹筏,观赏一溪碧水和;顺水漂流,一路经过。景随舟移,作者仿佛听到了朱在吟唱九曲溪的诗篇。
    3. (3)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 (4) 下列对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

      ①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九曲溪山环水绕的特点。

      ②这句话写游客在九曲溪漂流赏景玩耍的情景。

      ③这句话写出了游客顺流而下惊险刺激的场面。

      ④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情。

    5. (5) 短文通过写九曲溪的奇景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课外阅读

    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意,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仟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月之很石,曾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循廊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入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围墙,墙上开了四个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游个园一周,真是如历四季。

    1. (1) 扬州个园得名的原因有个,用横线画出相应语句。
    2. (2) 短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出个园的特点?用曲线画出来。
    3. (3) 本文在介绍个园时用了哪些表示位置变化的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4) 读了这篇短文后,假如让你给自己的书房取个好名字,你会取什么呢?为什么?
  • 6. 课外阅读

    江岭油菜花开

    佚名

    江岭是“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被誉为“中国四大花海”之一。

    江岭的山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它们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大有小。长的几十米,短的三五米;宽的两三米,窄的无法用牛耕犁;大块的梯田有一亩,小块的梯田不够一名男子躺下。梯田一片片在山梁上延伸,护卫着山坡,护卫着村寨。

    春天的江岭,是油菜花的世界。[A]极目远眺,到处都是油菜花,像给大地披上了黃澄澄的盛装。我情不自禁地低头观赏起来:细细的茎,像笔杆一样直,犹如守护家园的卫士;绿叶衬着黄花,相看两不厌。[B]纤细的茎一节一节往,上蹿,小小的花一串一串向天笑

    余邵诗云:“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是的,花海里“留连戏蝶时时舞”,春风拂来,花香醉人,金浪翻滚,沙沙轻歌,构成了乡间缤纷多姿的景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流连忘返。

    江岭油菜花海如一幅淡雅的水彩画,远眺白墙黛瓦掩映在黄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

    1. (1) 读第二自然段,江岭梯田的特点是,作者在描写油菜花之前先介绍梯田的原因是
    2. (2) “相看两不厌”中的“两”指的是
    3. (3) 作者描写江岭油菜花开的美景时调动了多种感官,请从文中摘录相应的句子或词语。

      ①视觉:

      ②嗅觉:

      ③听觉:

    4. (4) 品读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好在哪里。
  •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河处悄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uò)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形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 (1) 解释下列成语。

      ①络绎不绝:

      ②巧夺天工:

    2. (2) 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 . 时间变化 B . 地点变化 C . 事情的发展
    3. (3) 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乐山城→
    4. (4) 用横线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这节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5. (5) 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将军洞(节选)

    吴然

    进庙拜了拜李将军,转上一圈,我们就去爬猴子水了。说真的,这里才是最好玩的地方。你看,陡陡的岩石,顺山坡白花花铺了一大片,山泉水哗哗哗淌下来!这水谁知道淌了几千几万年了呢?岩石被冲刷出了一条条的凹痕,这些凹痕是水走出来的路,也是水长出来的根,它们深深地扎在岩石上!

    这水不知怎么被叫做“猴子水”,是很久以前,常常有猴子来玩水吗?一定是了。高高的石壁上不是有一个石坑被称为“石交椅”吗?那一定是猴王的宝座吧。猴王坐在那里,手捧仙桃,看着小的们爬上爬下在水里戏耍,岂不快哉?哦,这不成了孙悟空孙猴子了吗?

    哈哈,咱们也来当一回猴子,看谁能坐上猴王的宝座!②据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可是哪里还有猴子攀援跳跃的本事呢?面前这石壁滑溜,把鞋子脱了,双脚双手也爬不上去。一个小伙子好不容易爬到半中腰,却又滑了下来。有经验的人,把身子转过来,把背贴在石壁上,用手用脚用屁股,一点一点往上“坐”,居然坐到了“石交椅”上!我试了多次没能爬上去,只好很没面子地从凿出的石窝上,手脚并用,攀登上去。

    (选自《吴然经典美文:洱海大耳朵》,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 (1) “哗哗哗”是形容的声音,像这样描写声音的词语还有等。
    2. (2) 画线句子①是一个句,画线句子②是一个句。

      A.疑问       B.反问       C.设问

    3. (3) 第1自然段中的“水走出来的路”“水长出来的根”都是指。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
    4. (4) 根据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有人说: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的是自己攀爬失败的沮丧心情。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写出自己的意见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