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2024年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11 浏览次数: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砚山模拟)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其中,大河流域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最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下图中区域②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 水稻 B . C . 小麦 D . 玉米
  • 2. (2023七上·资源期末)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3. (2024七下·南召期末)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 4. (2024·砚山模拟) 某校七年级开展古代历史人物专题展览。同学们搜集了四位历史人物的邮票,这些历史人物所代表的专题应是(   )

    A . 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 B . 开拓西域的探险家 C . 弘扬佛法的高僧 D . 远渡重洋的航海家
  • 5. (2024·砚山模拟) 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都是水利工程,明长城和北京城都是建筑工程。下面对这四个工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都江堰示意图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明长城示意图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A . 都江堰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B .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 . 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 . 都江堰、隋朝大运河、长城和明朝北京城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6. (2024·砚山模拟)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这场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2024·砚山模拟) 下列是中国近代不同政治派别的主张,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

    革命必先反满反清,其清廷已蜕变为“洋人之走狗”,焉可保狗护狗而不打狗乎。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A . 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 B . 反抗外来侵略,抵制西方文化 C . 发展资本主义,振兴民族经济 D . 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 8. 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由此引发了(   )
    A . 护法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9. “南湖船上一灯悬,照亮九州暗夜天。血雨腥风心不易,铁马冰河志犹坚。”诗句中“南湖船上一灯悬”指的是(   )
    A . 中华民国的创建 B .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 开辟井冈山道路 D . 工农红军的长征
  • 10. (2024九下·河西模拟) 中国人民坚持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 .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 淞沪会战------中国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 百团大战-----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 11. (2024·砚山模拟) 下面解放战争的示意图中,③处应填写(  )

    A . 转战陕北 B . 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2. 文艺作品是一种观念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文学家、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它包括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两种。下表中的文艺作品创作于(   )

    作者

    作品

    徐悲鸿

    《愚公移山》

    田汉、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国民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3. (2024·砚山模拟) 历史叙述包括史实和评价。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B . 黄继光英雄牺牲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 C . 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4. (2024八下·涪城期中) 某同学在团课学习中,从《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部党章通过于(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15. (2024九上·涪城开学考) 当前台湾政局发生显著变化,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两岸关系怎么走是当下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称:没有“九二共识”何以“点亮台湾”。“九二共识”是指(   )
    A .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B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 .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16. (2024八下·南昌期末)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中指出: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其中“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的是(    )
    A . 中美建交 B . 中日建交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
  • 17. 现在一位外籍游客到中国旅游,下列图中生活情景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B . C . D .
  • 18. (2024·砚山模拟)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代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   )
    A . 金字塔 B . 太阳历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种姓制度
  • 19. (2024·珠海模拟) 1453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盛极一时的帝国灭亡的教训启示我们( )

    A . 开放宽容才能繁荣,保守狭隘必将衰落 B . 要以排外的心理对待外来文化 C . 走向辉煌后必然走向灭亡 D . 只有扩张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 20. (2024九下·扬州模拟) 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神曲》《蒙娜丽莎》《哈姆雷特》等一系列文学艺术作品,它们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 人文主义 B . 神学至上 C . 唯心主义 D . 唯物主义
  • 21. “他们用和平的方式赶走了专制君王,迎来了更愿意妥协的新国王,新国王接受了《权利法案》,议会也向国王做出了让步。”这一历史事件使英国(   )
    A . 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 B . 走上民主共和制之路 C . 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D . 保留了君主专制制度
  • 22. (2024·砚山模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是(    )
    A . 《人民宪章》 B . 《国际歌》 C . 《共产党宣言》 D . 《联合国宪章》
  • 23. (2024·砚山模拟) 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为研究材料,可确定的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扩展 B . 民族独立战争 C . 君主专制加强 D . 对外殖民扩张
  • 24. (2024·砚山模拟) 海报作为大众宣传工具有助于我们了解重大历史事件。下面宣传画《1918年11月7日,起来吧,劳动人民!》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由此判断纪念的是

    A . 巴黎公社 B . 二月革命 C . 十月革命 D . 苏联成立
  • 25. (2024·砚山模拟)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战场都在欧洲 B . 都是反法西斯战争 C . 都以资本主义国家胜利告终 D . 都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2分,共50分)
  • 26. (2024·砚山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大地上生活劳作的各族人民,统称中华民族。其中,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经长期的民族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主题:。

    地区

    时期

    措施

    东北

    康熙时期

    康熙时期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签订《尼布楚条约》

    东南

    康熙时期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

    顺治时期

    册封五世达赖喇嘛

    康熙时期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时期

    设置

    乾隆时期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实行金瓶掣签制

    西北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西北边疆地区

    乾隆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②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

    ——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第三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4年)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材料四】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习近平2021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蒙古族建立并统一哪朝?该王朝在地方上开创什么政治制度影响至今?
    2.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①②的内容。根据材料二,归纳表格的主题。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及重要作用。
    4.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 27. (2024·砚山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①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②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③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⑤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⑥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⑦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是谁。毛泽东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2. (2) 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解说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80字)
  • 28. (2024·砚山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在经过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原来的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Ⅱ》

    【材料二】单位:亿美元

    1924~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从理论上来说,改革开放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从人民生活来说,广大老百姓希望尽快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改变长期缺吃少穿的局面。

    ——李忠杰《改革开放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通览》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列宁采取哪一政策来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图7中1929~1933年前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降的原因是什么。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政策有何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中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注意什么?
  • 29. (2024·砚山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新航路开辟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的分布,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内的种族隔离。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以外的地区的地步。

    【材料二】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和世界,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以外的地区”的历史原因。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新航路开辟”或“全球化”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