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三单元 /9 说“木叶”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

更新时间:2024-08-07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niǎo) 得鱼忘(shuān) 朗(shū) 翩起舞(piān) B . (jiǎo) 窸窸窣(suō) 绿(hè) 缠悱恻(mián) C . (shuó) 四处漂(bó) 及(chù) 空气湿(rùn) D . (zhēn) 冉升起(rǎn) 清(qī) 笑声朗(shuǎnɡ)
  •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

    ②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___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___不同起来。

    A . 传诵 启示 精练 显著 B . 传诵 启发 洗练 显然 C . 传颂 启示 洗练 显然 D . 传颂 启发 精练 显著
  •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些地方官员干工作急功近利,谋发展简单粗放,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却视而不见百姓的生活困难,缺少公仆意识。 B . 离开家乡只不过几天我就想家了,真是度日如年,一叶知秋呀。 C . 如果说身体的疾病令人畏惧,那么心理的骚乱则让人失魂落魄 , 仿佛行尸走肉。 D . 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中舒展着迷人的微笑。
  •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B .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C .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D .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 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B .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潜在的更为普遍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C . 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D . 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地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的鲜明形象。
  • 6. 下面四句诗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B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C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D .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 7.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老一辈虽然离开了岗位,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依然关心着年轻一代,关注着自己奉献毕生精力的事业。 B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人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心境澄澈,视野开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C . 这部作品可贵之处在于底蕴的深厚,在于思想的争鸣,在于审美的价值,“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读者不妨通过阅读来一起欣赏、探寻。 D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是这样,如果劳动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不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孩子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能力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 8.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中常常将“树叶”写作“木叶”,这是为什么呢?____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①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②“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③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④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

    ⑤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⑥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A . ②⑤③⑥①④ B . ⑤②①④③⑥ C . ②⑤①③⑥④ D . ⑤②①③④⑥
  • 9. 下列对文章1—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B .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C .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 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D .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二、小阅读
  • 10. 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指代“木”,“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的形象色彩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 B . “这”指代“木”,“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木”是秋风叶落情景 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C . “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 D . “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 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一切潜在的力量”。
三、语言文字运用
  • 11.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 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 .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 山。’” 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 .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 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 . “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四、小阅读
  • 12. 文章说:“木叶”与“树叶”仅一字之差,“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其差异“就几乎是一字千里”。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悟。(至少概括3点) 

    答:①;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