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7.0 | 12.5 | 21.5 | 39.7 | 49.0 |
组别 | 自来水处理方式 | 小白菜数量/株 | 浇水频率 |
A |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 30 | 1次/3天 |
B |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 30 | 1次/3天 |
C | 不作处理 | 30 | 待填 |
如图甲所示为发热包的部分说明,其中的铝粉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小乐进行了三组物质与水反应的放热性能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品名]发热包(食品专用) [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粉、碳酸钠 [使用方法]撕开塑料袋后加常温水 [贮存条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中使用 |
甲
据图乙所示曲线分析,该发热包发热的原因除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外,还与反应放热有关。发热包中药品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小乐依据发热包的发热原理,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自热”快餐盒,其中在内盒和外盒间预留气孔的目的是。
“酸浸”:是将菱锰矿与稀硫酸混合制得硫酸锰(),
“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吸收”:酸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用氨水吸收。
组别 | 1 | 2 | 3 | 4 | 5 |
矿酸比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浸出率/(%) | 75.9 | 83.8 | 91.8 | 92.8 | 93.0 |
小乐选择了“矿酸比”为“1:0.6”进行“酸浸”,其理由是。简要写出“温度”对浸出率影响实验的设计思路。。
实验装置:左侧带阀门的长玻璃管上端与充满水的注射器(活塞处于最大刻度处)连通,下端位于烧瓶底部;右侧短玻璃管与能测量温度、压强的传感器连通,数据采集处理器能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烧瓶(内有体积为的空气)放置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功率可调的电加热棒,通电后可给水加热。
实验一:①打开阀门,推动注射器活塞向烧瓶中注入适量水,②关闭阀门,开启数据采集处理器,待温度与水温相等时,记录气体的压强p和注入烧瓶中水的体积。重复①②步骤得到多组温度下的压强p与注入烧瓶中水的体积的实验数据。
实验二:①将装置恢复初始状态,② 待填 , 使水温升至并保持不变。重复实验一(温度与水温相等),得到多组温度下的压强p与注入烧瓶中水的体积的实验数据。
实验三:……,得到多组温度下的压强p与注入烧瓶中水的体积的实验数据。
经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其中。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斜坡的倾角有关;
猜想三: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冲上斜坡前的速度有关。
次数 | 1 | 2 | 3 | 4 | 5 |
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θ | 10° | 30° | 53° | 75° | 85° |
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s/m | 0.50 | 0.40 | 0.36 | 0.39 | 0.43 |
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元素,不可再分。
18世纪中叶,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将锌加入稀硫酸中制得“可燃空气”,将“可燃空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现容器内壁上出现了水雾。1781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完成了普利斯特里的实验,得出“水是一种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的结论。
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的质量增加,经研究证明铁转化为四氧化三铁。至此,水不是单一元素物质,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观点得到了化学界公认。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