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

更新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不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 1. 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装高锰酸钾 B . 点燃酒精灯 C . 加热高锰酸钾 D . 收集氧气
  • 2. 金属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金属锇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锇原子的质子数是76 B . 锇原子的中子数是76 C . 锇原子的电子数是114 D . 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克
  • 3. 用模型和符号表现事物是两种常见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符号的是(    )
    A . 原子结构 B . 眼球结构 C . 密度公式 D . 节约用水
  • 4. 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A . 制取 B . 收集 C . 验满 D . 性质检验
  • 5. 世界是由元素组成的.图中能正确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 B . C . D .
  • 6. 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  )

    A . B . C . D .
  • 7. 科学研究中常引入符号和模型,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化学符号的数字也有不同意义,下列关于“2“的意义表示正确的是(  )
    A . 2个氢氧根离子 B . 硫元素化合价为 C . 水中有2个氢原子 D . 二氧化碳中有2个氧元素
  • 8. 化合反应是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下列模型可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9. 科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如下图,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单质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 . 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 D . 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 10. 每年都有因用火不当而引发火灾,造成重大损失,下列关于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 实验桌上酒精灯打翻看火,用湿抹布盖灭 C . 高楼发生火灾,应跳楼逃生 D . 电器着火,应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 11.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氯气由氯原子构成

    ④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⑤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⑥原子不能再分

    ⑦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A . ②⑤⑥⑦ B . ①④⑤ C . ④⑤ D . ③④⑤
  • 1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反应到时生成了b克氧气 B . P点处固体成分是 C . 时段固体混合物质量不变可能是温度没有达到氯酸钾分解温度 D . 时段,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 13. 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为金属元素 B . 六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质子数为6 C . 十一点整,时针所指元素的离子符号为Na D . 钟面上时针、分针所指的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 14. 2023年,世界瞩目的杭州亚运会顺利进行。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 ,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分别为(  )
    A . B . C . D .
  • 15. 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实验中关于水的作用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烧杯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瓶子破裂 C .  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集气瓶中的水:溶解氧气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硫
二、填空题(16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7分)
  • 16. 用化学用语表示:
    1. (1) 3个氖原子
    2. (2) 液态氮
    3. (3) 三个硫酸根离子
    4. (4) 氯化钠
    5. (5) 水
  • 17. 信息:科学中我们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排布;如: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其中表示核电荷数,表示核外电子排布。图中的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某种元素的信息,②中是四种粒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 (1) 图①所代表的元素的原子的中子数为
    2. (2)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3. (3) 图C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18. 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甲实验中现象是发出色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19.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如图;

    1.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类型为
    2. (2) 实验结束时,若没有把导管移出水面就熄灭酒精灯,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20.如图所示为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 (3) 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4. (4) 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图A中的两种物质都属于
  • 20.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人炼锡的情景。将数百斤锡砂(主要成分:)装入洪炉,用木炭堆架起来,鼓风熔炼,火力足够时,锡便可顺畅流出。最后用铁管槽道将锡引入铺有炭末与瓷灰的炉外低池即可。
    1. (1) 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小科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

    1. (1)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体积变化情况是
    2. (2) 实验结束后,天平仍能保持平衡,请你从微观的角度解释
    3. (3) 图中,锥形瓶中固态物质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____。
      A . B . C . D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每空2分,共38分)
  • 22.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选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 (3) 若选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b或c)管进入。
    4. (4)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时,应从如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 23. 实验室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开始前,应检查 
    2. (2) 用装置A来制取CO2气体,应在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
    3. (3) B装置是用石灰水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性质,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4. 北京冬奥会水下机器人火炬对接,让无数网友看到了“水火相容”的情景。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情景展开了相关活动。

    查阅资料:火炬燃料丙烷的着火点:450℃;

    丙烷燃烧的实际温度400-900℃,取决于测定点相对火焰的位置。

    剧烈的燃烧反应能喷涌出高压炽热气体,能形成一个球形的气体罩

    1. (1) “水火相容”: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甲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2. (2) “水火不容”:将大试管向上移动一定高度,燃烧的白磷就熄灭了,其原因是:
    3. (3) 小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火炬模型,请结合材料说明该火炬能在水中持续燃烧的理由:
  • 25. 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形成,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请根据所学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 (1) 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2. (2) 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abcd四条线中,不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3. (3)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可多选)
      A .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 .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 . 玻尔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 26. 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1。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 , 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据此请回答:

    1. (1) 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
    2.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 , 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
      A . 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 . 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 . 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 D . 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27. 如图所示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装置,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1. (1) 装置甲中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现象是
    2. (2) 取出装置甲中①处的变红的石蕊试纸微热,发现石蕊试纸由红色变回紫色,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解答题(33题(3)和34题(2)每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
  • 28. 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溶液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1

    实验2

    的质量(克)

    0.5

    0.5

    溶液的体积(毫升)

    40

    待填

    水浴温度

    20

    80

    ……

    1. (1) 实验2中应加入溶液毫升。
    2. (2) 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比较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
    3. (3) 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
    4. (4) 如图2表示一定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____。
      A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B . 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C . 固体中的质量 D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 29.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2,(选用容积为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如图1为书本上用红磷测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中进入左瓶中的水位不足集气瓶体积的 , 原因不可能为____;
      A . 导管内残留部分水 B . 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动作缓慢 C . 装置气密性不好 D . 氧气浓度过低时红磷无法继续燃烧
    2. (2) 图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的注射器活塞置于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 (3) 图2实验中,小明同学忘记关闭弹簧夹就进行实验,等实验结束时,注射器活塞将从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刻度处才停止。
  • 30.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我校一兴趣小组对其电池以及充电方式等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们开展了相关的专题项目化研究活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从锂氢电池到锂电池,再到钠电池,钾电池,科学家在不断提升新能源电池的性能。

    1. (1)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选填“阴”或“阳”)离子,锂、钠、钾等金属型容易失去电子,所以常被用作电池材料。
    2. (2) 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也可形成相应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3. (3) 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金属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的时间最短的是电池。
  • 31. 维生素C(简写)又叫做抗坏血酸,可以对抗身体内的氧化性物质,促进人体胶原形成,对受损组织进行修补,促进人体的脂肪、蛋白质合成,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化学式:)的说明书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 (1) 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化学式中x为
  • 32. (2022八下·滨江期末)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样品,并用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4次实验(样品中其他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样品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质量(g)

    1.76

    3.52

    4.4

    M

    1. (1)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2. (2) 表中的M数值是 g。
    3. (3) 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33. 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克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克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2. (2) 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计算格式)
  • 34. 能源结构和技术的更新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1. (1) 工业合成氨的相关反应式为: , 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
    2. (2) 杭州亚运主火炬燃料使用的是废碳再生的“绿色零碳甲醇”.若这项技术得以推广,则人类每年因能源消费而向大气排放约220亿吨的 , 理论上可以将转化为几亿吨甲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注:(反应条件略)
五、选择题
  • 35. 现有由组成的混合物,经测知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此混合物中的质量比不可能为(  )
    A . 9:20:6 B . 9:20:5 C . 40:18:7 D . 27:60:8
  • 36.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
    A . 只由CO组成的纯净物 B . 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C . 只由组成的纯净物 D . 由CO和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 3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酒精不完全燃烧,全部变成 , 恢复至室温,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 则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
    A . B . C . D .
  • 38.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9. 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A . a+m+n B . a-m-n C . m+n-a D . m-n-a
  • 40. 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最适合用于(  )

    A . 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 . 亚硫酸钠和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 C . 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 . 浓氨水和烧碱制取氨气
  • 41. 在比较高的温度下,木炭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和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如图为实验装置图。根据已知条件和实验装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 . 反应过程中,铜元素化合价不变 C .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 .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 42. 实验室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5.8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d三点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 B . 图中ab间任一点(不含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C .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 D . 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5.8-x)g
  • 43. 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 . NO和O2 B . CO和N2 C . NO2和CO2 D . SO2和ClO2
  • 44. 某些盐在溶液中结晶时,析出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下表记录了的4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以及析出的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温度维持不变)的实验数据。当加入5.60克无水硫酸铜时,析出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

    加入的无水硫酸铜(克)

    2.50

    5.00

    8.00

    11.0

    析出的硫酸铜晶体(克)

    0.10

    4.60

    10.0

    15.4

    A . 3.88克 B . 5.32克 C . 5.68克 D . 6.82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