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9《桃花源记》同步习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题目
  • 1. 给加着重号的字词注音。

    落英缤纷  然 阡陌

    黄发垂     隔 叹

    云 出 太守

    迷 刘子

  • 2.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实词。
    1. (1) 溪行: 
    2. (2) 落英缤纷: 
    3. (3) 渔人甚之: 
    4. (4) 通人: 
    5. (5)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6. (6) 阡陌交通: 
    7. (7) 答之: 
    8. (8) 便还家: 
    9. (9) 来问讯:
    10. (10)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 (11) 此中人云:
    12. (12) 不足为外人道也:
    13. (13) 便向路:
    14. (14) 太守:
    15. (15) 欣然往:
  • 3. 翻译句子。
    1. (1)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2)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3)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4. 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 .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 .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 .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5. 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渔人甚异之。 B . 复前行。 C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 处处志之。
  • 6. 下列对课文的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过程。 B . 课文第三段描述桃源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C . 课文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此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D . 课文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 7. 名句默写。
    1. (1) 学诗如探桃花源,由“初极狭”,方能到“”。
    2. (2)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优美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

    3. (3) 通过古诗文,我们可以感慨于桃花源“,鸡犬相闻”的安宁祥和。
  • 8. 某同学根据“陶渊明相关文学知识表”进行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作品名称

    创作时间/历史背景

    作者经历/创作背景

    《归去来兮辞》

    写于义熙元年

    (公元405年)

    郡里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诗人束带迎接,他不愿意,随即辞官归田

    《归园

    田居》

    写于义熙二年

    (公元406年)

    405年,诗人辞官后,开始过隐居生活。《归园田居》第一首即写于辞官之后的第二年春天

    《饮酒》

    大约作于公元417年

    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诗人借酒为题,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桃花

    源记》

    大约作于公元421年

    朝政混乱,官场腐败,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

    A . 梳理创作时间及历史背景后,可以推测诗人陶渊明的创作高峰是在辞官归隐之后。 B . 阅读作者的经历、感知作品名称后,可以推测陶渊明长期隐居田园,其作品内容也大多与山水田园有关。 C . 依据作品名称,结合作者的经历,推测出陶渊明的诗歌很多都是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D . 梳理作者的经历,发现陶渊明性格刚强。在《桃花源记》中,他虚构了一个与当时的污浊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强烈地抨击了当时的统治者。
  •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桃 花 溪①

    【唐】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②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此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此诗与《桃花源记》的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 10.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 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 B . 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 C . 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 D . 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 1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世外桃源”出自《桃花源记》,已成为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地方。 B . 《桃花源记》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也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C .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和《饮酒》组诗等。 D . 古人对年龄的称呼,大多与头发有关,除了《桃花源记》中学习的“黄发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及笄、若冠、而立等。
  • 12. 下列对《桃花源记》的相关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 . 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D . 这篇课文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 13.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甲】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①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②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 ,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州名。②营溪:河流名。③人间:与前文“山野”对应,指有居民的地方。④俾(bǐ):使。⑤元结:唐代文学家,曾两度出任道州刺史,后因不爱官场生活而弃官归田。

    【乙文参考译文】

    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溪水拍打着两岸,岸边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1. (1) 填写下列表格。

      词语

      古义

      今义

      妻子

      对已婚男子配偶的称呼

      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3. (3) 甲文中的画线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甲、乙两文都是写景游记作品,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一样,请简要概括其不同。
  • 14.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其实古今中外对于最高的社会理想,都有着自己的见解。请结合下面几句话,从某一方面对“中国梦”的美好风貌进行想象,并用文字把它描写出来。100字左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子•尚贤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