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更新时间:2024-06-25 浏览次数: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以下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佛山醒狮点睛 B . 潮州麦秆剪纸画 C . 金渡花席编织 D . 丰顺埔寨烧火龙
  • 2. 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4年2月,我县官溪新农村举行春祭活动,精彩的演唱会举行后,观众在现场观看演出产生的垃圾,卫生保洁员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面巾纸 B . 怡宝矿泉水塑料瓶 C . 王老吉金属易拉罐 D . 山东啤酒玻璃瓶
  • 4. “有山千丈色如丹”。广东丹霞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岩石中含较多氧化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铁呈黑色 B . 氧化铁属于合金 C . 人体内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D .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5. 规范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 . 2个氦原子:He2 B . 3个铝离子:3Al+3 C . 二氧化氮分子:N2O D .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6. 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道尔顿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B . 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C . 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D . 张青莲主持测定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7. 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药品 B . 加热固体药品 C . 过滤 D . 稀释浓硫酸
  • 8. 项目式小组利用右图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韩江水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以降低库水的硬度 B . 可以将江水变成蒸馏水 C . 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 . 活性炭净水属于物理变化
  • 9. 如图,我县汤坑主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 B . 当日CO几乎未对主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C . 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D . “污染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 10. 2023年,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了超高纯度的纳米芯片,该芯片中含有镓元素和锗元素。下图是这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镓属于金属元素 B . 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1 C . 锗原子的中子数为32 D . 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
  • 11. (2021·高明模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 . 将t1℃时,丙的溶液升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 C . 在t2℃时,2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 D .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 12. 我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22:9 B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 . a分子的化学式为CH4 D .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 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观念: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B . 科学思维: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 . 科学探究与实践:探究水的组成,将水通电后检验正负极产生的气体 D . 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 14. (2022·盐池模拟)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内容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农业

    ①石油加工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②开发使用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③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利于煤充分燃烧

    ①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②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

    ③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①洗涤剂和汽油除去衣服上油污原理不一样

    ②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③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可长久保存

    ①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

    ②工业废水排放后再集中处理

    ③随意丢弃塑料制品造成“白色污染”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图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图2验证MnO2的催化作用 C . 图3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D . 图4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 16. 我县盛产的凤凰单从茶,茶香泗溢,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项目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图所示:

     

    1. (1) 茶叶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强血管、降血脂的作用。某种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6H6O2 , 其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 (3) 凤凰单从茶茶香四溢,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4. (4) 茶叶中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深加工的富硒山茶叶,除真空包装外,你建议给包袋内充入(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作保护气,利于延长保质期。
    5. (5) 黎峰山的森林覆盖率高,其空气中负氧离子丰富,益于人体健康,为进一步维护好我县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7. 【科普阅读】在中国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神舟十七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锂和水,然后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

    1. (1) 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采用液氧加煤油作为推进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填化学式);发动机点火后煤油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点火的作用是;航天煤油是从石油分离出来的,石油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飞船太阳能帆板工作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
    3. (3) 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填一种化学式即可)
    4. (4) 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填1种物质即可)。
    5. (5) 请结合材料,写出LiOH吸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下图是实验用的部分装置及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b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常用块状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制乙炔(C2H2),该反应非常剧烈。从图1中选择实验室制乙炔所用的最佳发生装置是
    4. (4) 为了解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情况,设计了图2所示实验装置。用烧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连接压强传感器和一支装有20mL蒸馏水的注射器,迅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压入烧瓶中,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CD段压强减小的原因是
    5. (5) 收集一瓶O2并进行性质检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请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

      实验时集气瓶瓶底炸裂,可能的原因是 。

  • 19. 【科学探究】盐碱地中所含的盐分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对其开发利用是提高农业产能的途径,但也是世界性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盐碱地土壤进行了研究。

    【查阅资料】盐碱地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有Na2CO3、NaCl、CaCl2、 Na2SO4

    【探究一】土壌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

    1. (1) 研磨的目的是
    2. (2) 经测定,滤液a的pH约为8。同学们对当地农民施肥给出了建议,在施用氮肥中,不宜选择含铵根的氮肥,其原因是
    3. (3) 【探究二】土壤所含的成分

      小明取少量滤液a,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 。

    4. (4) 小张取少量滤液a,加入适量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他得出结论:滤液a中含有Na2SO4

      同学们认为小张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滤液a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加入Y溶液的溶质是(填名称),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

    6. (6) 【得出结论】该地块的土壤中除了含有Na2CO3外,还含有(写化学式)。
    7. (7) 【拓展应用】

      下列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的方法是____(选填字母)。

      A . 施用适量熟石灰 B . 适量施用碳酸钙粉末 C . 用氨水进行喷灌 D . 适量施用酸性肥料
  • 20. 我国争取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CO2并将其资源化利用,正成为CO2控制排放的有效措施。

    I.CO2排放

    1. (1) 动植物呼吸和化石燃料煤、石油和 的燃烧都会释放CO2
    2. (2) II.CO2的捕集(图1)

      加热CaC2O4•H2O制备CaO。 CaC2O4•H2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H2OCaO+CO2↑+X↑+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生成的CaO更加疏松多孔,有利于CaO捕集CO2 , 主要原因是 。

    3. (3) 利用CaO捕集CO2

      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影响较大,由上图2可知,捕集器内温度应控制在 (填“650”或“750)℃为宜;捕集器内生成的CaCO3在煅烧炉中分解得到CaO和高浓度C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分解所得CaO投入捕集器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的优点是

    4. (4) Ⅲ.CO2的资源化利用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将CO2成功转化为汽油。

      反应1生成CO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5) 对该成果的评价正确的是 。

      A.该成果有助于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该成果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CO2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催化剂对转化过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21. 铁粉可用作“双吸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行业。
    1. (1) 铁粉可用作“双吸剂”保鲜,原理是它能吸收空气中的而生锈。
    2. (2) 项目学习小组模拟双吸剂原理,取一定量纯铁粉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然后称取13.6g已经结块成红褐色的铁锈样品(铁锈计算时以Fe2O3为准)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进行探究其组成,其生成气体与滴加稀硫酸的关系图如下:

      ①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 g时,开始有气体生成。最终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

      ②计算该铁锈样品中的Fe2O3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